ADVERTISEMENT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原理叫镜像映射。世界是客观的,人对世界的视角却是主观的。
一个出名的案例是,有个女人常年觉得受身边各种男性朋友的性骚扰。后来通过测试和试验发现,有问题的是她本人。她男性朋友做的无意识的动作,就能唤起她的性意向。是她过于重视sex满脑都是sex,才导致对他人行为产生了反常的映射。
如何建立你的profile呢?
指着你骂的有多方面,偏偏你最最介意的就是说你是johnjay。这是因为你johnhay对自己的黑历史太想隐瞒,披着马甲上来,这是你最心虚的事。你的全副意识都在这件事上罢了。
你的口头禅懂,真是遮也遮不住,在这坛子里唯一见过说这一字禅的,就是你johnhay。你敢不敢发誓,如果你是johnhay,你和你全家都立刻被雷劈死?
我的身高,衣服尺码甚至肤色粉底号,都从来不是秘密,每个人都可以搜到。一个常年穿0号粉底色ivory的人,你极反常的句句都离不开,肥,黑,矮。同样,是因为你满脑子都在减肥,增白,拔高上。恰恰是说明你自己这方面有缺陷。
还有你到处维护奔四未婚女性,常常提起自己家人,却从未提起丈夫。你没工作找人帮你refer。你骂人的词语不仅下流低俗,还非常过时老套,破鞋这种话好像是我妈那个年代的。。你黑材料太多了好吗,我黑都黑不过来。
找工作也好,找老公也好,都是一个total package。你两者都无,只能说你既无美貌,也无才华。
这楼里对林粉的分析何其正确,多谢你跳出来配合我的说法。
scootie 发表于 3/30/2017 5:27:27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150625&postid=74490762#74490762][/url]
你吧里扒拉废话那么多,还不如运用你擅长找出我是john的证据,我要不是john你死全家!
我可以发誓,你敢不敢跟?你要敢跟,我们一起怎样?!
我告诉你,你别太自以为是了,你说我是,你得拿出证据,就这么红口白牙扣大帽子,你很容易精分啊
忽然觉得我跟你发誓我很冤啊,凭啥你说我是john我就的发誓我不是啊,那我说你在华人圈子里随便卖逼你是不是也要发个誓你没卖呢?
就凭那么一点疑神疑鬼的猜测就可以笃定推断肯定我是john了,聂树斌就是这么冤死的吧?土工那一套你照盘全收
矮粗黑肥我不想和你这么愚蠢的蠢货继续吵架,和笨蛋吵架一点乐趣都没有,咱们就从小细节找突破口,你说我穿那啥啥S开头的鞋,你有任何证据,比如照片,链接,博客等等。。任何都可以,证明是我吗?
先说好,如果我不是你说的john,也没穿过啥啥S的鞋,你是不是应该当露脸持ID公开在华人道歉?
先说好,如果我不是你说的john,也没穿过啥啥S的鞋,你是不是应该当露脸持ID公开在华人道歉?
看来看去两位都是大家,主要成就其实也不在同一领域,不敢妄作非议。
只说说自己的感触,原生家庭对人太重要了。林父母不和,自己对母亲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也许潜意识里对女性传统贤良淑德有抵触,事事锋芒毕露,就好像哪怕燃尽自己也要光芒万丈,似乎怕受人冷落。
冰心文笔怎样不多评价,难能可贵的是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心,应该是个很能吸引到正能量的人,所以相对顺遂。
所以为人父母,做到夫妻和谐、让孩子感到包容和爱,才是给孩子一生的礼物。
thymetime 发表于 3/30/2017 11:58:11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150625&postid=74487470#74487470][/url]
只说说自己的感触,原生家庭对人太重要了。林父母不和,自己对母亲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也许潜意识里对女性传统贤良淑德有抵触,事事锋芒毕露,就好像哪怕燃尽自己也要光芒万丈,似乎怕受人冷落。
冰心文笔怎样不多评价,难能可贵的是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心,应该是个很能吸引到正能量的人,所以相对顺遂。
所以为人父母,做到夫妻和谐、让孩子感到包容和爱,才是给孩子一生的礼物。
thymetime 发表于 3/30/2017 11:58:11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150625&postid=74487470#74487470][/url]
很赞同。林就是怕被冷落。人格上似乎缺少了点啥。和他人的关系总是有些别扭。
冰心真的很幸福。一个从小很幸福,体会过爱的人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心里存着善。温暖自己,也温暖他人。
冰心真的很幸福。一个从小很幸福,体会过爱的人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心里存着善。温暖自己,也温暖他人。
不是林粉,但是冰心实在不是我的茶,八卦她一下~ 她取笑丈夫的宝塔诗可看不出有多高情商的:
马
香丁
羽毛纱
样样都差
傻姑爷到家
说起真是笑话
教育原来在清华
当时的清华校长续了两句:
冰心女士眼力不佳
书呆子怎配得交际花
谁要她开地图炮,这个也算自取其辱了。^_^ 写太太的客厅,尤其无聊。林徽因至少不攻击别人的生活方式。
只说作品的话,张爱玲以前说过,“如果必须把女作者特别分作一栏来评论的话,那么,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 我觉得也是。
马
香丁
羽毛纱
样样都差
傻姑爷到家
说起真是笑话
教育原来在清华
当时的清华校长续了两句:
冰心女士眼力不佳
书呆子怎配得交际花
谁要她开地图炮,这个也算自取其辱了。^_^ 写太太的客厅,尤其无聊。林徽因至少不攻击别人的生活方式。
只说作品的话,张爱玲以前说过,“如果必须把女作者特别分作一栏来评论的话,那么,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 我觉得也是。
有些人已经下降到到人身攻击,还是喝口茶继续看看冰心的生平故事吧。
第二章 北京
我对北京的感情,是随着居住的年月
而增加的。
——冰心:《我到了北京》
上面说过,1913年,谢葆璋接到了当时的海军部长黄钟瑛令他北上北京,出任海军部军学司长的电报之后,他就立刻启程,北上赴任了。
几个月以后,在这一年的初秋,他的妻子杨福慈也收拾停当,带着他们的女儿冰心和三个儿子,由孩子们的舅舅杨子敬先生陪伴、护送着,启程北上了。
这次举家北上北京,与十年前北上烟台一样,仍然是取道水路。所不同的只是,上次杨福慈膝下只有一个女儿,而现在,又多了三个儿子。
这一支由两个大人和四个孩子组成的家庭大军,告别了山青水秀的故乡福州,开始了行程几千里的自南至北的漫长旅程。
他们先登上了去上海的轮船,在东海上航行了几天,之后,就进入了黄浦江口,到沪作短暂的停留和休整,然后,又登上了去塘沽的轮船,在渤海里航行了几天,最后,终于驶进了塘沽口的十八湾。
在烟台看惯了青蓝色的美丽的大海,又在故乡福州饱览了亚热带特有的郁郁葱葱和姹紫嫣红之后的小冰心,乍一看见十八湾的浑黄的河水和极浅的河滩,内心里立刻涌起了一股抑郁和烦躁的情绪,——她觉得这里的颜色,实在是太黄了,太单调了!
抵达塘沽之后,他们又坐上了火车,先天津,后北京。虽然陆路代替了水路,而令人抑郁、烦躁的黄色,依然不改。小冰心想起了初秋的南国——那里,是一片充满了生机的绿色。深绿,浅绿,翠绿,墨绿,相间交错,彼此映衬。而这里,初秋的北方,却只能够在一大片一大片的黄色的基调上,偶尔看到一小块一小块的绿色,点缀其间。车窗外面那一望无际的农田里,总是黄多青少,虽然方圆十分辽阔,却显得缺乏生气。这些一望无际的缺少生气的农田,给热爱大自然、初次来京的小冰心,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当火车徐徐地驶进北京东车站的时候,谢葆璋已经站在月台上,迎候着自己的妻儿和妻兄。他把他们接出了站台,然后又把他们安置在站外等候的马车上。小冰心就这样,生平第一次踏上了北京的土地。
北京,这座历史上的名城,它曾经是几代封建王朝的京城,当时,又是袁世凯政府的所在地。对于一个初次见到它的仪容的人说来,它应该具有怎样的雄姿和怎样的魅力,才能算得名副其实呢?
冰心是在大海旁边长大的孩子,又刚刚告别了有着亚热带风光的美丽的故乡,她曾经饱览过大自然变幻无穷的神奇形象,以及绚丽美妙的色彩,这个从小就爱独自幻想的小姑娘,会对将要成为她的第二故乡的北京城,有着什么样的看法呢?
关于北京,小冰心早就听到过不少不很诱人的说法。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的舅舅们——老同盟会员杨子敬先生,还有正在大学读书的年纪较轻的舅舅,就在家庭里的闲谈中,多次地讲起过北京和那里的皇宫。他们讲过清政府的昏庸和腐败,讲过北京市容是如何的破旧和颓败,老百姓的生活是如何的贫穷和困苦。所以,当小冰心知道父亲已经为他们全家在北京租好了房子,母亲和舅舅就要带领自己和弟弟们到北京去,她却对这个将去的地方没有什么迫切的向往。
这时候,小冰心已经跟随着父亲、母亲、舅舅和弟弟们,离开了北京东车站。首先映入小冰心眼帘的,竟是一座灰色的又高又厚的城墙。小冰心坐在马车里,好奇地观赏着窗外的街景——果然象她舅舅们所说的那样,这个赫赫有名的京城的市容,原来竟是如此的破旧与颓败。除去又高又厚的灰色城墙之外,就是黄色的土路,这些土路是用黄土铺成的,只要风一吹,就尘沙飞扬。
再看看街上的行人,他们大都穿着色彩单调的衣服,个个都象满腹心事的样子,走起路来没有神采。有的迂缓,有的匆忙。在这些行人中间,还间或看到人力车夫,他们汗流满面,穿着破烂的衣裳,拉着坐客,或是疾走,或是奔跑。也有一些衣不蔽体的贫民,蜷缩在门洞里。这些人的形象,小冰心看了,都觉得心酸。
这一切,仿佛是向初来北京的小冰心,印证舅舅们早年对她的讲述,使这个喜爱大海和南国风光的女孩儿,产生了一种茫然的心绪。
第二章 北京
我对北京的感情,是随着居住的年月
而增加的。
——冰心:《我到了北京》
上面说过,1913年,谢葆璋接到了当时的海军部长黄钟瑛令他北上北京,出任海军部军学司长的电报之后,他就立刻启程,北上赴任了。
几个月以后,在这一年的初秋,他的妻子杨福慈也收拾停当,带着他们的女儿冰心和三个儿子,由孩子们的舅舅杨子敬先生陪伴、护送着,启程北上了。
这次举家北上北京,与十年前北上烟台一样,仍然是取道水路。所不同的只是,上次杨福慈膝下只有一个女儿,而现在,又多了三个儿子。
这一支由两个大人和四个孩子组成的家庭大军,告别了山青水秀的故乡福州,开始了行程几千里的自南至北的漫长旅程。
他们先登上了去上海的轮船,在东海上航行了几天,之后,就进入了黄浦江口,到沪作短暂的停留和休整,然后,又登上了去塘沽的轮船,在渤海里航行了几天,最后,终于驶进了塘沽口的十八湾。
在烟台看惯了青蓝色的美丽的大海,又在故乡福州饱览了亚热带特有的郁郁葱葱和姹紫嫣红之后的小冰心,乍一看见十八湾的浑黄的河水和极浅的河滩,内心里立刻涌起了一股抑郁和烦躁的情绪,——她觉得这里的颜色,实在是太黄了,太单调了!
抵达塘沽之后,他们又坐上了火车,先天津,后北京。虽然陆路代替了水路,而令人抑郁、烦躁的黄色,依然不改。小冰心想起了初秋的南国——那里,是一片充满了生机的绿色。深绿,浅绿,翠绿,墨绿,相间交错,彼此映衬。而这里,初秋的北方,却只能够在一大片一大片的黄色的基调上,偶尔看到一小块一小块的绿色,点缀其间。车窗外面那一望无际的农田里,总是黄多青少,虽然方圆十分辽阔,却显得缺乏生气。这些一望无际的缺少生气的农田,给热爱大自然、初次来京的小冰心,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当火车徐徐地驶进北京东车站的时候,谢葆璋已经站在月台上,迎候着自己的妻儿和妻兄。他把他们接出了站台,然后又把他们安置在站外等候的马车上。小冰心就这样,生平第一次踏上了北京的土地。
北京,这座历史上的名城,它曾经是几代封建王朝的京城,当时,又是袁世凯政府的所在地。对于一个初次见到它的仪容的人说来,它应该具有怎样的雄姿和怎样的魅力,才能算得名副其实呢?
冰心是在大海旁边长大的孩子,又刚刚告别了有着亚热带风光的美丽的故乡,她曾经饱览过大自然变幻无穷的神奇形象,以及绚丽美妙的色彩,这个从小就爱独自幻想的小姑娘,会对将要成为她的第二故乡的北京城,有着什么样的看法呢?
关于北京,小冰心早就听到过不少不很诱人的说法。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的舅舅们——老同盟会员杨子敬先生,还有正在大学读书的年纪较轻的舅舅,就在家庭里的闲谈中,多次地讲起过北京和那里的皇宫。他们讲过清政府的昏庸和腐败,讲过北京市容是如何的破旧和颓败,老百姓的生活是如何的贫穷和困苦。所以,当小冰心知道父亲已经为他们全家在北京租好了房子,母亲和舅舅就要带领自己和弟弟们到北京去,她却对这个将去的地方没有什么迫切的向往。
这时候,小冰心已经跟随着父亲、母亲、舅舅和弟弟们,离开了北京东车站。首先映入小冰心眼帘的,竟是一座灰色的又高又厚的城墙。小冰心坐在马车里,好奇地观赏着窗外的街景——果然象她舅舅们所说的那样,这个赫赫有名的京城的市容,原来竟是如此的破旧与颓败。除去又高又厚的灰色城墙之外,就是黄色的土路,这些土路是用黄土铺成的,只要风一吹,就尘沙飞扬。
再看看街上的行人,他们大都穿着色彩单调的衣服,个个都象满腹心事的样子,走起路来没有神采。有的迂缓,有的匆忙。在这些行人中间,还间或看到人力车夫,他们汗流满面,穿着破烂的衣裳,拉着坐客,或是疾走,或是奔跑。也有一些衣不蔽体的贫民,蜷缩在门洞里。这些人的形象,小冰心看了,都觉得心酸。
这一切,仿佛是向初来北京的小冰心,印证舅舅们早年对她的讲述,使这个喜爱大海和南国风光的女孩儿,产生了一种茫然的心绪。
十年后,当冰心长成为一个大姑娘,告别了祖国和亲人,到美国去留学之后,她在地球的那一面,想念北京的时候,还没有忘记北京给予她的这个最初的印象。她不由自主地写到了北京的灰色的城墙,和尘土飞扬的街道,泥泞的小胡同,以及奔走着的流汗的人力车夫。可见她在少女时代第一次见到北京时,北京留给她的印象有多深!
那一次,坐在马车里,只是因为见到了分别半年之久的亲爱的父亲,才使她的茫然漠然的心绪,又渐渐地和缓了过来。
就在小冰心思前想后的时候,马车已经走进了东城一条宽敞的大胡同里。这条大胡同,后来因为演出过形形色色的历史故事而闻名中外,这就是有名的铁狮子胡同。
在这条大胡同的中间偏东一点儿,向北边斜插过去,还有一条曲里拐弯的小胡同,叫做中剪子巷。马车逐渐地减慢了速度,弯进了这条小巷子的南口,停在了十四号的门前。——这个十四号门里,就是谢葆璋在北京安置的新家(为了找到中剪子巷十四号这个院落,笔者曾经三次去中剪子巷胡同寻找,又请教过几位对冰心老人十分熟悉的作家朋友,但是因为年代久远,时事变迁,门牌号码几经变更,实在难以确定哪个大门就是本世纪初的十四号。为此,笔者又专门请教了传主谢冰心先生,冰心在她1985年8月8日给笔者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的中剪子巷十四号旧居,是进铁狮子胡同,南口,路西,不远,那大院恐已盖满房子了。”根据冰心本人的指点,笔者又去中剪子巷寻访,在靠近中剪子巷胡同南口路西不远的地方,确实已经挤满了房子,因此确实已经无法辨认昔日的十四号,而只能确定一个大致的方位了)①。
当时的十四号院有一个不大的院门②,左边门框上挂着一块写有“齐宅”两字的黑底金字牌子,这是一所典型的中等人家的宅第。齐家是这所宅子的房东,他们是旗人。户主齐老太太年轻时当过和敬公主府的奶妈子,公主府的后门就在十四号门的旁边,而大门则开在铁狮子胡同。谢葆璋家居住的房子,是向齐家租来的。
--------
①详见笔者《为冰心写传》一文,载1986年1月28日《文汇报》。
②这是根据谢冰心先生本人的记忆描写的,见冰心《我到了北京》。
那一次,坐在马车里,只是因为见到了分别半年之久的亲爱的父亲,才使她的茫然漠然的心绪,又渐渐地和缓了过来。
就在小冰心思前想后的时候,马车已经走进了东城一条宽敞的大胡同里。这条大胡同,后来因为演出过形形色色的历史故事而闻名中外,这就是有名的铁狮子胡同。
在这条大胡同的中间偏东一点儿,向北边斜插过去,还有一条曲里拐弯的小胡同,叫做中剪子巷。马车逐渐地减慢了速度,弯进了这条小巷子的南口,停在了十四号的门前。——这个十四号门里,就是谢葆璋在北京安置的新家(为了找到中剪子巷十四号这个院落,笔者曾经三次去中剪子巷胡同寻找,又请教过几位对冰心老人十分熟悉的作家朋友,但是因为年代久远,时事变迁,门牌号码几经变更,实在难以确定哪个大门就是本世纪初的十四号。为此,笔者又专门请教了传主谢冰心先生,冰心在她1985年8月8日给笔者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的中剪子巷十四号旧居,是进铁狮子胡同,南口,路西,不远,那大院恐已盖满房子了。”根据冰心本人的指点,笔者又去中剪子巷寻访,在靠近中剪子巷胡同南口路西不远的地方,确实已经挤满了房子,因此确实已经无法辨认昔日的十四号,而只能确定一个大致的方位了)①。
当时的十四号院有一个不大的院门②,左边门框上挂着一块写有“齐宅”两字的黑底金字牌子,这是一所典型的中等人家的宅第。齐家是这所宅子的房东,他们是旗人。户主齐老太太年轻时当过和敬公主府的奶妈子,公主府的后门就在十四号门的旁边,而大门则开在铁狮子胡同。谢葆璋家居住的房子,是向齐家租来的。
--------
①详见笔者《为冰心写传》一文,载1986年1月28日《文汇报》。
②这是根据谢冰心先生本人的记忆描写的,见冰心《我到了北京》。
齐、谢两家在这所宅子里合住,但从房子的布局来看,他们又自成格局,互不干扰。进院门后往右边走,一座两扇门内,那是齐家的住处。而进院门后往左边走,走过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的外院,再走进一座朝南的四扇门,则是一个不大的三合院。这个三合院,就是谢葆璋家的住所。
三合院里,有三间正房。正房前面有廊子,里面东西两边还各有一个套间,每个套间里都盘着砖炕。这五间北房,就是谢葆璋夫妇和四个孩子的卧室。
五间北房里,除去东西两个套间之外,三间正房,是两明一暗的,它们修得很讲究:有玻璃的后窗,还有雕花的槅扇,槅扇上的每一个小木框里,都嵌着一幅画或一首诗——画,是水墨的或彩色的花卉山水;诗,是我国古典诗人的名句。这样讲究的装饰品,小冰心在烟台或在福州的家里,从未看见过,因此很喜欢,也在她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进入老年之后,她还能够背诵其中的一首七律:
飘然高唱入层云
风急天高忽断闻
难解乱丝唯勿理
善存余焰不教焚
事当路口三叉误
人便江头九派分
今日始知吾左计
柱亲书剑负耕耘
除去正房之外,还有三间东厢房,两明一暗,这是谢葆璋的书房兼客厅。东厢房对面是西厢房,也是两明一暗,用作冰心舅舅的卧室,兼作冰心弟弟们读书的书房。从这个三合院正房廊前的东边过去,还有一个很小的院子,这是厨房和厨师的住所。
谢葆璋家就在这座三合院里,一共住了十六年。
辛亥革命虽然已于两年前就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延续了几千年之久的封建帝制。一年前的元旦,又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了临时大总统。可是不久,在封建军阀的压力下,孙中山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多少志士仁人为之流血牺牲,好不容易得来的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却被一个心怀叵测的无耻之徒袁世凯窃取。这个曾经向西太后告密,用谭嗣同等维新派的头颅和鲜血染红了自己的帽顶子的卑鄙小人,在北京就任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1913年6月,满脑子封建思想的袁世凯逆历史潮流而动,开始为复辟帝制和他本人日后登基大造舆论,竟然利用手中的职权,通令各省尊孔祀孔。
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面,进了海军部之后的谢葆璋,这位拥护共和,向往民主,思想开明,热爱祖国的军官,就难以施展自己的抱负了。冰心到了八十岁的高龄,还记得她小时候,父亲进京的前几年,在烟台海边的沙滩上,对她说过的一段话:“我在巡洋舰上的时候,还常常到外国去访问。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我觉得到哪里都抬不起头来,你不到外国,不知道中国的可爱,离中国越远,就对她越亲。但是我们中国多么可怜啊,不振兴起来,就会被人家瓜分了去。可是我们现在难关多得很,上头腐败……”①但是现在,辛亥革命毕竟已经胜利了,腐败的清朝政府毕竟已经被推翻了,时代不同了,谢葆璋满以为就可以大干一场,振兴中国的海军了。没想到,袁世凯控制下的官僚衙门,比腐败的清朝衙门好不了多少。他兴冲冲地从故乡赶到北京,却被困在一个阴谋小人所控制的封建衙门里,他的处境和心情,自然就与他在烟台大办海军学校时不一样了。所以在女儿冰心的眼睛里,他是消沉得多了。
--------
①冰心:《童年杂忆》
三合院里,有三间正房。正房前面有廊子,里面东西两边还各有一个套间,每个套间里都盘着砖炕。这五间北房,就是谢葆璋夫妇和四个孩子的卧室。
五间北房里,除去东西两个套间之外,三间正房,是两明一暗的,它们修得很讲究:有玻璃的后窗,还有雕花的槅扇,槅扇上的每一个小木框里,都嵌着一幅画或一首诗——画,是水墨的或彩色的花卉山水;诗,是我国古典诗人的名句。这样讲究的装饰品,小冰心在烟台或在福州的家里,从未看见过,因此很喜欢,也在她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进入老年之后,她还能够背诵其中的一首七律:
飘然高唱入层云
风急天高忽断闻
难解乱丝唯勿理
善存余焰不教焚
事当路口三叉误
人便江头九派分
今日始知吾左计
柱亲书剑负耕耘
除去正房之外,还有三间东厢房,两明一暗,这是谢葆璋的书房兼客厅。东厢房对面是西厢房,也是两明一暗,用作冰心舅舅的卧室,兼作冰心弟弟们读书的书房。从这个三合院正房廊前的东边过去,还有一个很小的院子,这是厨房和厨师的住所。
谢葆璋家就在这座三合院里,一共住了十六年。
辛亥革命虽然已于两年前就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延续了几千年之久的封建帝制。一年前的元旦,又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了临时大总统。可是不久,在封建军阀的压力下,孙中山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多少志士仁人为之流血牺牲,好不容易得来的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却被一个心怀叵测的无耻之徒袁世凯窃取。这个曾经向西太后告密,用谭嗣同等维新派的头颅和鲜血染红了自己的帽顶子的卑鄙小人,在北京就任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1913年6月,满脑子封建思想的袁世凯逆历史潮流而动,开始为复辟帝制和他本人日后登基大造舆论,竟然利用手中的职权,通令各省尊孔祀孔。
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面,进了海军部之后的谢葆璋,这位拥护共和,向往民主,思想开明,热爱祖国的军官,就难以施展自己的抱负了。冰心到了八十岁的高龄,还记得她小时候,父亲进京的前几年,在烟台海边的沙滩上,对她说过的一段话:“我在巡洋舰上的时候,还常常到外国去访问。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我觉得到哪里都抬不起头来,你不到外国,不知道中国的可爱,离中国越远,就对她越亲。但是我们中国多么可怜啊,不振兴起来,就会被人家瓜分了去。可是我们现在难关多得很,上头腐败……”①但是现在,辛亥革命毕竟已经胜利了,腐败的清朝政府毕竟已经被推翻了,时代不同了,谢葆璋满以为就可以大干一场,振兴中国的海军了。没想到,袁世凯控制下的官僚衙门,比腐败的清朝衙门好不了多少。他兴冲冲地从故乡赶到北京,却被困在一个阴谋小人所控制的封建衙门里,他的处境和心情,自然就与他在烟台大办海军学校时不一样了。所以在女儿冰心的眼睛里,他是消沉得多了。
--------
①冰心:《童年杂忆》
后来,待冰心长大成人之后,在五四运动发生后不久,她曾写了一篇描写辛亥革命后不久北京衙门状况的小说《去国》。这篇小说里的人物之一朱衡,他的心理状态,就很有一点儿当时谢葆璋心情的影子。朱衡在辛亥革命前就是同盟会里的重要人物,他为辛亥革命贡献出了父亲遗留给他的万贯家财,为革命忘我地奔走,怀抱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热情,过着“今日海角,明日天涯”,“剑外惟余肝胆在,镜中应诧头颅好”的日子,终于盼来了辛亥革命的胜利。然而,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官场内依然是腐败不堪,封建军阀们一言战,金钱就消耗在硝烟弹雨里;一言和,金钱又耗费在应酬疏通中。可是一遇见对国计民生有用的事情,政府就一个钱也没有了,什么事都不做了。这样的政局,使这个老同盟会员十分寒心,十分悲愤。他和他的革命同志们为之流血牺牲,抛头颅,洒热血,奋斗得来的原来是这样的共和。这样的结局,简直是太令有志之士失望了。虽然朱衡绝不就是谢葆璋的艺术再现,但是,我们却可以看出来:朱衡这个人物的心境,尤其是他对当时政治局面的失望,确实包含着当时谢葆璋心情的成分。谢葆璋当时的处境,谢葆璋当时的心情,一定给女儿冰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这位女作家后来构思这篇小说,提供了创作的素材。
进了海军部之后的谢葆璋,再也不能够陪伴着心爱的女儿,到海边去骑马,去散步了;他似乎也再没有过去那样浓厚的兴致,与女儿谈天说地了!他过去在海边,曾经时常带领着小冰心,到海军军官学校去玩耍;可是现在在北京,他却决不带女儿冰心到衙门里去。
他排遣自己郁闷心情的唯一办法,似乎就是种花。大概是要把南国的色彩,转移些到土黄色的北京来,谢葆璋在自家住的三合院里,砌了一个小花台,每天下班回来,就卷起袖子种花。
但是这个小小的花台,还满足不了谢葆璋爱花的欲望,他又在外面那个长方形的院子里,搭起了一个葡萄架子,栽上了葡萄秧子。这些葡萄秧子,都是他在海军学校的老朋友们,从烟台给他寄来的。
继而他又把自己的花园,渐渐地扩展到了大门以外的地方。他在门口种起了容易成活生长的野茉莉和蜀葵。
光是花园还不够,他又为孩子们立起了一个秋千架子,引来了十四号周围的儿童。这群孩子一边在这里玩耍,一边就给这个有秋千、有花园的地方,起了一个绰号,叫做“谢家大院”。
“谢家大院”是中剪子巷的儿童们聚会的地方,除了看花和打秋千之外,他们还在这里跳绳,踢毽子,放风筝,抖空竹,练自行车,等等。因为有孩子,又招引来了“打糖锣的”担子,这担子里面真可说是包罗万象,——有糖球,有面具,有风筝,有刀枪,价钱很便宜。锣声一响,孩子们立刻从四面八方跑来,谢家的三个男孩也会从院子里飞奔而出。
这时,“谢家大院”就会比平时热闹多了。
这院内院外的场景,就是小冰心初到北京后生活的世界。
进了海军部之后的谢葆璋,再也不能够陪伴着心爱的女儿,到海边去骑马,去散步了;他似乎也再没有过去那样浓厚的兴致,与女儿谈天说地了!他过去在海边,曾经时常带领着小冰心,到海军军官学校去玩耍;可是现在在北京,他却决不带女儿冰心到衙门里去。
他排遣自己郁闷心情的唯一办法,似乎就是种花。大概是要把南国的色彩,转移些到土黄色的北京来,谢葆璋在自家住的三合院里,砌了一个小花台,每天下班回来,就卷起袖子种花。
但是这个小小的花台,还满足不了谢葆璋爱花的欲望,他又在外面那个长方形的院子里,搭起了一个葡萄架子,栽上了葡萄秧子。这些葡萄秧子,都是他在海军学校的老朋友们,从烟台给他寄来的。
继而他又把自己的花园,渐渐地扩展到了大门以外的地方。他在门口种起了容易成活生长的野茉莉和蜀葵。
光是花园还不够,他又为孩子们立起了一个秋千架子,引来了十四号周围的儿童。这群孩子一边在这里玩耍,一边就给这个有秋千、有花园的地方,起了一个绰号,叫做“谢家大院”。
“谢家大院”是中剪子巷的儿童们聚会的地方,除了看花和打秋千之外,他们还在这里跳绳,踢毽子,放风筝,抖空竹,练自行车,等等。因为有孩子,又招引来了“打糖锣的”担子,这担子里面真可说是包罗万象,——有糖球,有面具,有风筝,有刀枪,价钱很便宜。锣声一响,孩子们立刻从四面八方跑来,谢家的三个男孩也会从院子里飞奔而出。
这时,“谢家大院”就会比平时热闹多了。
这院内院外的场景,就是小冰心初到北京后生活的世界。
ADVERTISEMENT
冰心初到北京之后,没有进学校,白天父亲去上班,她就在家里陪伴着母亲和弟弟们。这时候,母亲的身体比以前更差了,常常觉得臂腕酸痛,小冰心就常常帮助母亲梳头,并开始学习着做女红,料理家务。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家,这时候已经开始懂得了母亲的难处——原来,料理家务是一件极操心、极不容易对付的事情。
她的唯一的消遣,是翻看母亲订阅的几本杂志。象《小说月报》,还有《东方杂志》,《妇女杂志》,等等。那时的《小说月报》上,既有图画,又有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林纾、周瘦鹃等人翻译的外国小说,还有笔记,文苑,新知识,谐文,译丛,风丝雨片等专栏,真可说是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对于这位十三、四岁的少女说来,比她童年时候在烟台的大海边,以及后来在福州她祖父的书房里,看到过的那些书,还要引人入胜。她当时并未料到,七八年以后,她会成为文学研究会的一员,在自己现在如此热衷地阅读着的杂志上,发表她自己写作的“问题小说”。
在晚上,她就帮助弟弟们复习功课。复习完了,就给他们讲故事。故事的内容,都是她在现在,或过去从中外古今的小说里或杂志里看来的。她从小就熟读《三国志》、《水浒》、《聊斋志异》、《孝女耐儿传》、《说部丛书》、《西游记》、《天雨花》、《再生缘》、《儿女英雄传》、《说岳》、《东周列国志》等等大部头小说,还有林纾翻译的《块肉余生述》(今译作《大卫·科波菲尔》——笔者注)等外国小说,《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将,《聊斋志异》中的人,鬼,狐狸精,《天雨花》与《再生缘》中有才干的女孩子左仪贞及孟丽君,都是小冰心在童年时代就十分神往的人物。现在,她又从诸如《小说月报》等杂志里,看来了新创作的各种各样的中国小说,与新翻译过来的形形色色的外国小说。再加上她的一点想象,一点虚构,编成冰心式的体裁,一个片断、一个片断地讲给弟弟们听。直听得他们如醉如痴,有时微笑,有时流泪。冰心后来长大成人之后,曾经在她自己的组诗《繁星·八三》中,写过这样一段:
小弟弟!
你恼我么?
灯影下,
我只管以无稽的故事,
来骗取你,
绯红的笑颊,
凝注的双眸。
含着深情,回忆了她与弟弟们亲密相处的情景。而少女冰心当时的讲故事,就是女作家将来走上创作道路的口头练习。一年之中,她竟给弟弟们讲了三百多则故事,真是一位少年多产的口头文学小作家。
有时候,她也领着三个弟弟在院子里做游戏,玩北京的儿童们最喜欢玩的花样——老鹰捉小鸡之类。
除去口头讲述故事之外,她又象童年时代那样,第二次提笔练习写作小说。她写了一篇讲述一位女革命家事迹的《自由花》,又写了一篇《女侦探》,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那时,倡导文学革命的高潮还没有到来,所以冰心的写作尝试还没有使用白话文,而是使用文言文)。而且都是没有结局的长篇小说。这是女作家将来走上创作道路的第二次笔头练习。
这时的冰心毕竟是孩子。有时。她也和弟弟们一起去玩耍——看花草,打秋千,跳绳,踢毽子。有机会的时候,还极有兴趣地观看王府后门出来进去的满族贵妇人,她们身穿颜色鲜艳的旗袍和坎肩,脚蹬高底鞋,梳着“两把头”,髻后拖着很长的“燕尾儿”,彼此见面、告别,都要不住地蹲下去、站起来,站起来、蹲下去,请安问好,频频寒喧。这种架势,小冰心过去从来没有看见过,她觉得新鲜极了。除去观看旗人习俗之外,只要“打糖锣的”担子一来,她也跟着弟弟们去参观。这“打糖锣的”担子给冰心的印象极深,直到老年之后,她有机会与民间艺人面人张相识,还请这位面人张给她捏了一副“打糖锣的”担子,把它摆在自己的书柜里,用来纪念自己少年时代的这段生活。
至于“谢家大院”以外的世界,她就几乎很少接触到了。——那时候的北京城里,可去的地方很少。故宫、景山和北海,都属于紫禁城区,不对百姓开放。只由舅舅带着,去逛了一趟东四牌楼的隆福寺庙会。隆福寺离中剪子巷不远,步行十几分钟,即可到达。
庙会里十分热闹,各种各样的卖货小摊儿,栉比鳞次。有卖北京小吃的食品摊儿,什么煎饼,油条,糖火烧,蜜麻花,蒜泥灌肠,白水羊头肉,豆腐脑儿,江米切糕,驴打滚儿,炒肝儿,小枣粽子,等等,真是品种齐全,应有尽有。也有卖服装鞋袜,各式帽子,布头儿,胰子,牙粉,胶鞋,雨伞,各种日用品的小摊儿。还有卖古玩玉器,金银手饰的。除去卖东西的之外,还有说书的,变戏法的,唱小戏的,算命的,练武术的,也都竭力地在吸引着逛庙会的人们。
不过,最吸引小孩子的,还是卖玩具的玩具摊。这里有用彩纸扎成的戏装小人,有文官,也有武将。象舞台上的武将一样,这些戏装小人的武将,也是全副盔甲,头上也插着翎毛,背后也扎着几面小旗子。这个卖戏装小人的玩具摊,吸引了冰心和与她同来的几个小弟弟的目光,他们看啊,看啊,总看不够。
呈现在这里的,是一个红火的,纷乱的场面。有着浓厚的北方习俗的色彩,是生长在海边与南国的小冰心,不曾看见过的,因此给她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还有就是代表母亲,陪着房东齐家的女眷,到东安市场的吉祥剧院,去听过几次京戏。——那是杨小楼主演的黄天霸故事,还有梅兰芳主演的《汾河湾》。
然而除了逛过一次隆福寺庙会,听过几次京戏之外,生活的天地似乎始终限制在“谢家大院”以内的地方。见到的人,除去父母、舅舅和弟弟,就是房东姓齐的一家人。生活的内容,除去上面述说的那些,就是偶尔在夜晚,听见从胡同里传进来的叫卖声,——“赛梨的萝卜”,“硬面饽饽”,“羊头肉”,“铁蚕豆”,“热馄饨”,“肉包子”,……有的响亮,有的沉闷,有的悠长,有的凄清。还时而夹杂着算命瞎子敲出来的小锣声。这种生活情调里充满了纯粹的北京风味,但却常常使热爱大自然的小冰心,内心感到彷徨,而且烦闷。
这样的生活,她过了一年。
她的唯一的消遣,是翻看母亲订阅的几本杂志。象《小说月报》,还有《东方杂志》,《妇女杂志》,等等。那时的《小说月报》上,既有图画,又有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林纾、周瘦鹃等人翻译的外国小说,还有笔记,文苑,新知识,谐文,译丛,风丝雨片等专栏,真可说是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对于这位十三、四岁的少女说来,比她童年时候在烟台的大海边,以及后来在福州她祖父的书房里,看到过的那些书,还要引人入胜。她当时并未料到,七八年以后,她会成为文学研究会的一员,在自己现在如此热衷地阅读着的杂志上,发表她自己写作的“问题小说”。
在晚上,她就帮助弟弟们复习功课。复习完了,就给他们讲故事。故事的内容,都是她在现在,或过去从中外古今的小说里或杂志里看来的。她从小就熟读《三国志》、《水浒》、《聊斋志异》、《孝女耐儿传》、《说部丛书》、《西游记》、《天雨花》、《再生缘》、《儿女英雄传》、《说岳》、《东周列国志》等等大部头小说,还有林纾翻译的《块肉余生述》(今译作《大卫·科波菲尔》——笔者注)等外国小说,《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将,《聊斋志异》中的人,鬼,狐狸精,《天雨花》与《再生缘》中有才干的女孩子左仪贞及孟丽君,都是小冰心在童年时代就十分神往的人物。现在,她又从诸如《小说月报》等杂志里,看来了新创作的各种各样的中国小说,与新翻译过来的形形色色的外国小说。再加上她的一点想象,一点虚构,编成冰心式的体裁,一个片断、一个片断地讲给弟弟们听。直听得他们如醉如痴,有时微笑,有时流泪。冰心后来长大成人之后,曾经在她自己的组诗《繁星·八三》中,写过这样一段:
小弟弟!
你恼我么?
灯影下,
我只管以无稽的故事,
来骗取你,
绯红的笑颊,
凝注的双眸。
含着深情,回忆了她与弟弟们亲密相处的情景。而少女冰心当时的讲故事,就是女作家将来走上创作道路的口头练习。一年之中,她竟给弟弟们讲了三百多则故事,真是一位少年多产的口头文学小作家。
有时候,她也领着三个弟弟在院子里做游戏,玩北京的儿童们最喜欢玩的花样——老鹰捉小鸡之类。
除去口头讲述故事之外,她又象童年时代那样,第二次提笔练习写作小说。她写了一篇讲述一位女革命家事迹的《自由花》,又写了一篇《女侦探》,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那时,倡导文学革命的高潮还没有到来,所以冰心的写作尝试还没有使用白话文,而是使用文言文)。而且都是没有结局的长篇小说。这是女作家将来走上创作道路的第二次笔头练习。
这时的冰心毕竟是孩子。有时。她也和弟弟们一起去玩耍——看花草,打秋千,跳绳,踢毽子。有机会的时候,还极有兴趣地观看王府后门出来进去的满族贵妇人,她们身穿颜色鲜艳的旗袍和坎肩,脚蹬高底鞋,梳着“两把头”,髻后拖着很长的“燕尾儿”,彼此见面、告别,都要不住地蹲下去、站起来,站起来、蹲下去,请安问好,频频寒喧。这种架势,小冰心过去从来没有看见过,她觉得新鲜极了。除去观看旗人习俗之外,只要“打糖锣的”担子一来,她也跟着弟弟们去参观。这“打糖锣的”担子给冰心的印象极深,直到老年之后,她有机会与民间艺人面人张相识,还请这位面人张给她捏了一副“打糖锣的”担子,把它摆在自己的书柜里,用来纪念自己少年时代的这段生活。
至于“谢家大院”以外的世界,她就几乎很少接触到了。——那时候的北京城里,可去的地方很少。故宫、景山和北海,都属于紫禁城区,不对百姓开放。只由舅舅带着,去逛了一趟东四牌楼的隆福寺庙会。隆福寺离中剪子巷不远,步行十几分钟,即可到达。
庙会里十分热闹,各种各样的卖货小摊儿,栉比鳞次。有卖北京小吃的食品摊儿,什么煎饼,油条,糖火烧,蜜麻花,蒜泥灌肠,白水羊头肉,豆腐脑儿,江米切糕,驴打滚儿,炒肝儿,小枣粽子,等等,真是品种齐全,应有尽有。也有卖服装鞋袜,各式帽子,布头儿,胰子,牙粉,胶鞋,雨伞,各种日用品的小摊儿。还有卖古玩玉器,金银手饰的。除去卖东西的之外,还有说书的,变戏法的,唱小戏的,算命的,练武术的,也都竭力地在吸引着逛庙会的人们。
不过,最吸引小孩子的,还是卖玩具的玩具摊。这里有用彩纸扎成的戏装小人,有文官,也有武将。象舞台上的武将一样,这些戏装小人的武将,也是全副盔甲,头上也插着翎毛,背后也扎着几面小旗子。这个卖戏装小人的玩具摊,吸引了冰心和与她同来的几个小弟弟的目光,他们看啊,看啊,总看不够。
呈现在这里的,是一个红火的,纷乱的场面。有着浓厚的北方习俗的色彩,是生长在海边与南国的小冰心,不曾看见过的,因此给她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还有就是代表母亲,陪着房东齐家的女眷,到东安市场的吉祥剧院,去听过几次京戏。——那是杨小楼主演的黄天霸故事,还有梅兰芳主演的《汾河湾》。
然而除了逛过一次隆福寺庙会,听过几次京戏之外,生活的天地似乎始终限制在“谢家大院”以内的地方。见到的人,除去父母、舅舅和弟弟,就是房东姓齐的一家人。生活的内容,除去上面述说的那些,就是偶尔在夜晚,听见从胡同里传进来的叫卖声,——“赛梨的萝卜”,“硬面饽饽”,“羊头肉”,“铁蚕豆”,“热馄饨”,“肉包子”,……有的响亮,有的沉闷,有的悠长,有的凄清。还时而夹杂着算命瞎子敲出来的小锣声。这种生活情调里充满了纯粹的北京风味,但却常常使热爱大自然的小冰心,内心感到彷徨,而且烦闷。
这样的生活,她过了一年。
初始化编辑器...
到底了
ADVERTISEMENT
Hot Deals
All DealsRealcook 17英寸木炭烧烤烟熏炉 - 完美户外烧烤伴侣 享33%折扣
保障您的三星 Galaxy S23 Plus,享受 38% 折扣!
Crocs 儿童鞋提前黑色星期五特惠,最高 50% 折扣
Nike儿童精选款低至六折,会员额外享七五折
Saks 时尚特卖 – 高达 40% 优惠
Ecco 黑色星期五大促 - 最高五折优惠
Nordstrom SKIMS新品折扣高达60%优惠
正价商品低至六折
Calvin Klein 黑色星期五早鸟全场特卖 - 全场最高 50% 折扣 + 额外 30% 折扣
Crocs特卖促销 高达50%折扣
DSW 靴子特卖 - 高达60%折扣+额外30%折扣
VOLANTEXRC Atomic XS高速遥控船,适合儿童和成人,现享29%折扣!
升级您的Weber烤架,享受26%折扣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