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在奁内待时飞--妹妹真是语出惊人啊,从贾雨村这句诗看倒不是没有可能的。
后来我查了红学界的一些解释,发现也无定论。《红楼梦大辞典》里解释说,如冰水好一句取自寒山的无题诗:欲识生死譬,且将冰水比。水结即成冰,冰消返成水。曹雪芹用冰与水的关系譬喻李纨的尊容与槁朽,不过皆如生死之一体两面,也皆可反复无常,不值得去妒忌。
还有说法是说冰水都指李纨的贞洁,如冰似水一般洁净令人嫉妒。我觉得更不对了,因为接不下枉与他人做笑谈这一句了。
我倒是看过另一种比较新的看法,也忘了在哪儿看的了。大意是说书里将女儿比作水,而李纨作为守寡节妇,堪比结成了冰的水。她纵有女人如水的洁净,但也失于冰冷。她是如冰好水,但也是一生都在空相妒。
宝玉被打,王夫人想起来贾珠,口中痛呼贾珠“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李纨听了只放声大哭。这里且不说王夫人那句话会让宝玉多寒心,只说李纨,我觉得她确实薄命,就是青年丧偶守寡这一条就真薄命了,也着实是个可怜人儿。
可这么个可怜人,却偏偏住在大观园里,绮罗丛中,每日里见到的都是脂正香,粉正浓。宝黛的小儿女情状就不说了。李纨说起王熙凤有平儿襄助,想到了被自己打发走的几个丈夫的妾,几欲落泪,她对平儿和凤姐儿也是羡慕的。甚至,也有些嫉妒吧。不然李纨也不会总是酸凤姐儿,嫌弃她分斤拨两的俗气,荣府里认真讲起来,只有她和凤姐儿两个正头年轻媳妇,她多少也会和凤姐儿比吧。再槁木死灰的人,也不会无情无趣。李纨却不得不压抑自己全部的情趣,扮演一个贞洁妇人,她对大观园能有多少爱意呢?
所以我比较同意,李纨在贾兰中举后,对贾府的败落持不干预,不襄助的态度,是如冰一样的冷淡的。好水如冰,李纨一生都在羡慕着大观园里鲜活的生命,同样,在贾兰发达后,被她羡慕过的众人也会妒忌她。但这相妒都是空的,也只是他人的笑谈罢了。
这样解释如冰水好一句我觉得还是比较能说服我的。
说到李纨,我有点怀疑贾家败落,举家食粥的时候,贾兰功成名就(判词里李纨是凤冠霞帔),对于昔年的宝玉等人采取了袖手旁观的态度,所以曹公不免有点不平。李纨在和姐妹们玩游戏的时候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你们掷去罢,我只自吃一杯,不问你们的废与兴。” 贾兰在宝玉打架的时候也劝过同桌,“好兄弟,不与咱们相干。” 过节猜灯谜,贾兰不来,因为“老爷并没叫他去。“ 总之从很多地方看起来,贾兰和李纨似乎并没有把贾家的人当自己人,富贵的时候不主动攀附,败落的时候也事不关己。作者不平的地方也许在于,贾家其实是很疼爱李纨的。按凤姐的说法:“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子,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足的又添了十两银子,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里的地,各人取租子;年终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儿。你娘儿们主子奴才共总没有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旧是官中的。“ 钱只是一个方面,但是从书里的细节看起来,除了不是众星捧月的中心之外,贾家确实好像没有亏负过他们,这样疏远的态度有点不近人情了。
一年明月 发表于 11/6/2016 9:54:50 PM
她是荣国府的长孙媳妇,贾兰是长孙长重孙,荣国府管事的应该是她而不是王熙凤,她的儿子贾兰是荣国府未来的主人,按理贾兰才是最应该被贾母最疼惜的一个人,被老太太捧在手掌心精心呵护长大的一个,因为贾珠走的早,宝玉抢了贾兰的风头。
李嫁到荣国府当长孙媳妇,自然是贾府千挑万选的一个人物,贾兰的功名自然是得益于他妈的栽培,文武全方位的培养,这些都配的起她的身世背景。细读她是很有手段的,无奈贾珠死的早,一身可以呼风唤雨的管家手段变成自保手段,和儿子活得舒服自得,不占便宜,但是也绝对不吃亏。至于贾兰那段老爷没有叫他去就不去也符合她的教育,孤儿寡母最忌讳高调讨人嫌,作为长子长孙的地位,自然是应该被想到的,想不到就老实的躲着点,别找没趣。
作为院长女儿,诗社是她牵头搞的,写诗好需要才情,有评鉴的眼光就是素养,显然她的素养是很好的。
如果贾珠还活着,她和儿子贾兰在贾府是啥待遇,王熙凤敢这样跟李说话吗,得天天屁颠屁颠的在后面跟着笑着巴结着好不好,这还不算欺负人吗。
她和儿子在别人食粥的时候还有饭吃,是人家平时省下来的,大难临头,只能各顾各的了。
哪有, 贾雨村是个小人, 对帮助过他的甄士隐的女儿香菱那么残忍,是个极善钻营,自私自利的家伙。
宝钗是“山中高士晶莹雪”,但看她在帮探春打理大观园的时候就知道,虽然她识实务,却不嗜其利。 她还把探春及时拉回正道:“你才办了两天时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虚了。你再出去见了那些利弊大事,越发把孔子也看虚了!” 且对李纨说:“学问中便是正事。。。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
这境界, 岂非那市俗中的市俗贾雨村可比的。
哎呀,以前有好几个回复硬把宝钗和贾雨村联系在一起,以为是玩笑。现在MM也这么说,实在忍不住了。我们万万不能这么想呀。
贾雨村,虽然字时飞,但连上姓就是“贾时飞”。就算这支钗等待着“时飞”也万万不是这个“假时飞”呀。这正是曹公在跟我们点明,宝钗与贾雨村之辈看似“志同道合”实则泾渭分明,万不能等同视之。
我前面有回复区别“仕途经济”和“追名逐利”的意涵,宝钗和贾雨村便是前后对比的两个例子,都积极入世,都提倡做官,然而这两种人其实水火不容。
真心走上“仕途经济”道路的人带着政治抱负入朝,以圣人之言自省自律,奔的就是个海清河晏、国泰民安,宝钗虽是女儿身,但实在属于此类人;“追名逐利”的人眼里只有自己的飞黄腾达,然而人性是如此脆弱,没有思想信念的支撑一个人很快就会被钱财、权势和名望腐化,从而贪赃枉法,作奸犯科起来,贾雨村绝对是这类人。从仕途走向上可以看出,这两类人虽然可能同朝为官,实是背道而驰的。
另外再加一句,《好了歌》里虽然也唱“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但这两句是接在“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后面的。也就是说,为求功禄名利的人最后都是空欢喜一场,但这里可没有“圣人”和“君子”的事啊,必须要有区别。
宝姐姐这么沉静稳妥的人也还有一首《螃蟹咏》: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这首诗言语直率辛辣,讥骂世人追名逐利,欺世盗名,终究不得善终。这是宝钗直抒胸中对这样的人的鄙夷和忿恨;骂的俨然就是贾雨村啊(当然宝钗养在深闺,也不一定personally认识贾雨村为人的本质)。
贾雨村,名化(话),字雨村。我们不能当真他说的话,因为那是“假话”,是“假语村言”。我认为贾雨村这个人物实在是功能性大于文学性,一方面把我们的视线从十里街(势利街)、仁清巷(人情巷)引到了荣国府,一方面又穿针引线让我们看到在几大“诗礼簪缨”之家没落的同时,这些“追名逐利”的小人正在一步一步企近政治核心,这实是曹公草蛇灰线的另一笔呀。
况且有很重要的一点似乎被忽略了,“钗于奁内待时飞”前一句是“玉在椟中求善价”,如果都按字面意思理解,宝钗固是入了贾雨村这类人之流,那“玉”求善价呢,这是黛玉要把自己卖掉的节奏啊,不通不通。
我手上的《红楼梦》版本在这两句诗之后有两段甲戌批注:“表过黛玉则紧接上宝钗”,另有一批“前用二玉合传,今用二宝合传,自是书中正眼”,可见脂砚斋是认为这两句的确在说黛玉、宝钗,甚至连带着宝玉合述,前后分别讲“二玉”和“二黛”。
再者,“待价而沽”这个意象原典出自《论语.子罕》,原本是没有贬义的。这里只是借贾雨村一时意淫引出此句而已,他后面自己也说了“不过偶吟前人之句”而已,说明这不是他的原创(不然为何只有两句,两句也不能成诗啊),我认为这也是曹公要把这两句诗跟贾雨村这个“禄蠹”撇清关系。
综上,我们不能再把宝钗与贾雨村之流并论了,更别谈作婚姻联想了,何忍于心呐!
到底了
Hot Deals
All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