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没有妹妹听过百家讲坛周思源的《莫名其妙赵姨娘》,他说赵姨娘容貌不好,根据是贾环形容猥琐,肯定是赵姨娘的遗传。这我倒不同意,探春也是赵姨娘生的,那可是俊眼修眉见之忘俗,再加上贾政那样的表现,所以我觉得赵姨娘年轻时也是很美的。
另外,周思源还说曹雪芹最讨厌的人就是赵姨娘,这一点我也不太认同,赵姨娘的种种不堪,也是应了“女人嫁了男人就混账起来”吧?不是有人推论赵姨娘就是晴雯嫁人后的样子吗?
wuyanqingbo 发表于 11/8/2016 9:09:09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261746#73261746][/url]
我认为赵姨娘年轻的时候应该是漂亮的,不然贾母这个绝对颜控怎么能忍呢?贾政又是极遵从贾母的。
但赵姨娘也绝非晴雯一类的人。晴雯天生傲骨志气高,坠儿偷了虾须镯使怡红院蒙羞能使她生如此大的气,她就算充做姨娘也不会像赵姨娘那样蝇营狗苟的。但有些丫鬟辈儿嫁人后说不定会朝赵姨娘的方向发展,比如司棋及其周边,坠儿,入画等等,这跟她们嫁谁,嫁到哪里有很大的关系。
我也赞同MM赵姨娘可能也未必生来就如此不堪,宝玉对女人出嫁“宝珠”到“死鱼眼睛”的褪变过程也恐怕是对他多年亲身观察的客观总结。那时的世道就是这样,大老爷们儿都要绷面子,所以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事儿也都只好留给娘们儿去搭理,加上女人活动范围有限,成日家挤在一起,眼界、知识、心胸都不能得到拓宽,所以就越来越“不堪”了。因此也不能全怪这些女人们,倘若她们各个都养尊处优、都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也不会只一任变得琐碎世俗了。还是新时代好呀。
当然,赵姨娘比不得一般的婆子们,她是有分例也不用干活儿的。但是女儿不待见她(像贾府这样的家庭,按理庶出的子女也只认嫡母为娘,生母虽然是姨娘,但还是奴才辈的),儿子又不争气,她心里也是愤懑着的吧。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怜之处,哈哈,但她为谋家产而害宝玉我也是万万不能原谅的。
哈哈,MM深夜撰长文辛苦啦,大白天打开论坛逆选举大潮看您的回复也是赏心乐事一件。
感谢MM补充了那么多关于明清家族财产继承的实施细则,很受启发。
关于MM提到林父为了保证黛玉是财产唯一继承人竟然宁可做“绝户”这一说法实在有些险呐,让我心口一大惊。
仔细想来,林如海远虑黛玉将来,想在经济上给予其强大后盾这是很慈父爱女之心,顺理成章。但在当时,女子到底还是要嫁入夫家的,如果遇人不淑,再大的家业也不免落空。所以比起财产继承,择婿应该才是林如海为黛玉打算的重中之重。
MM认为贾母、贾政与林如海早有议亲意象,这个我非常同意。先前我有一个回复也是以贾母执意要让贾琏这个荣府对外大总管护送黛玉回扬州这个事实来推测贾母很有可能想在林如海生前敲定宝黛婚事。但既然在如海心里早已为黛玉找好归宿,那为何一定要将财产全部留予黛玉呢,甚至还不惜担负“断子绝孙”的罪名。这里的逻辑链上似乎还少了“黛玉要进贾府就必须获得林府全部财产”这一环,还请MM指明。
受MM启发,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林父从小将黛玉送去贾家会不会也有政治顾虑。
前些年有个电视剧叫《大清盐商》,是以乾隆年间爆发的两淮盐引案为背景的,事发地点就是在扬州,我还有些印象。
盐官一职的确是油水颇丰的肥缺,即使不贪赃枉法,其收入也是可观的(朝廷还特派“养廉银”),可事实上这也是政治风险相对较高一个岗位。
身为盐官,上要担负国家财政收入的巨大压力,下要时刻与盐商巨贾们斗智斗勇,遇到各类朝中大事(庆典、工程)大灾(军需、赈灾)还要撮集盐商捐输,在地方上也要缉缴走私,平衡盐价,动辄就会得罪当地土霸豪强。
盐务实则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冲突、激荡最繁密的地方,盐官夹在其中,要么就与盐商同流合污、欺下瞒上,但做好随时抄家砍头的准备;要么与盐商泾渭严分,屏气凝神防范盐商一切腐化、构陷、打击报复的伎俩;要么就只好选择明哲保身,两边讨好,战战兢兢唯恐哪一步没踩稳就掉进沟里去了。在这个位置上能混得如遇得水,且全身而退的是实在都是些“人精”啊。
再看林如海的例子,以前虽也在稽查部门,但贾雨村到扬州的时候林如海也刚来这里任“巡盐御史”一月有余,也算是初来乍到。时隔一年,嫡妻贾敏也“一疾而终”,黛玉年仅五六岁就懂得为母亲侍奉汤药,不得不让人觉得这一家子忧患深重啊。清朝盐务这淌水深秘浑秽,林如海看着和贾政俩人相惺相惜,定然不会是与盐商沆瀣一气之辈,其中关节就不得不引人猜测了啊。
林如海劝黛玉赴京时说过他“再无续室之意”(他这时才四十来岁,说这话会不会太早?),且黛玉如果“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他)顾盼之忧”,这是铁了心要把自己处于孤绝之境的节奏啊(而他自己果然在几年之后也死在了扬州)。贾敏之死会不会和政治报复有关呢?如果是这样,林父不肯再娶,不肯过继子嗣,还要把唯一的独生女远送他乡会不会都有政治上的考虑?
只是MM提到这里我思维跳跃了一下,哈哈,MM对于林家财产怎么用于贾家见省亲别院的分析还请再继续呀!
1011s 发表于 11/9/2016 1:54:30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271408#73271408][/url]
不过我和好友的想法十分疯狂,想写个彻底颠覆红楼的搞笑推理同人文,所以很多想法说出来大约会被红楼粉丝喷死。
我就没敢在这帖子里说这些推测,哈哈,我怕破坏这帖子的和谐气氛。
现在美眉先说出来了,我好开心呐!
我的想法和美眉不谋而合,林如海是要做孤臣的,简在帝心的他深谙官场丘壑,但他在接受巡盐御史这个职位时就当明白,他唯有一条道走到黑,不可能圆融通达地上承皇恩下沐民誉,中还游刃有余于同僚之间。这不是能力问题,实乃立场问题。
这里透露点我的个人经历。我爸爸就是反贪工作一线公务员,中学时,动不动家里就接到他秘书电话,说我爸爸这个月就不回家了,去哪里了不知道,干啥了不能告诉,反正就是工作……那时候我心里是很惶恐的。我爸爸一度还给配了枪,不过不是打子弹的,是那种可以喷出麻醉气体的枪,我还偷着翻出来玩过,哈哈。
我知道纠察反贪的政府官员有多辛苦多危险。我爸爸工资栏里有一项就是安全补贴费。印象最深刻的是初中有一次午休时,几个奇怪的人去学校班级里打听我,我当时很机灵,远远听见他们在隔壁班问我的名字,我就速度跑回我们班交待几个同学说我回家了……
后来回家后告诉我爸爸,描述了其中一个女人的长相,她脸上有块大斑。我爸爸当时就吓得脸色变了。交待我再遇见那伙人一定远远躲开。那些天我上下学家里人都接送我的。后来我爸妈跟我说,那个女的爸爸被双规调查,我爸爸是主审人,她们也未必是真想对我做什么,无非就是一哄二骗三恐吓,对我爸爸心理攻势罢了。但就这样,我爸我妈和我也害怕呀。
现在我爸爸已经退休了,我们家真是再也没有这样安心过的。
这也是我为啥死也不要做公务员的原因。因为在我幼小心灵里,就深深镌刻着公务员不是贪的,就是反贪的,哪个都不容易做,哈哈哈。童年心理阴影真是面积好大呀。
想到这里,改天要跟我爸好好聊聊红楼里林如海这一段,说不定我爸有更深的体会呢。再次万幸我生在新社会,我可爱可敬滴老爸平安退休啦,我也不会不做公务员就实现不了人生价值啦!
对了,MM提到曹公有些地方对于时间的把控不太准确,几件事搅在一起就晕了,我也深感此惑呀。估计也是《红楼梦》虽经几稿修改,但始终没有终稿的缘故,我们读者也只能呵呵了。
但就单在一件事的时间叙述上我认为还是可以稍作细究。
关于贾琏和黛玉扬州、苏州一去多久的问题,如MM所说,贾家是某年“冬底”收到林父来信,“作速择了日期”贾琏、黛玉就启程了。这个“冬底”,有可能是冬日年底,也可能是冬季尾声要开春的时候。如果做前一种理解,那么大约就是在“腊月”,如果做后一种理解那么正月、二月都是有可能的了。
昭儿回来奉贾琏之命索要“大毛衣”,如果是当年冬天去又当年冬天返,估计临走时就备下了。所以我猜想有可能他们是年初出发,当时冬去春来穿得相对少一些,昭儿回来应该是又快入冬的某月,根据林如海的去世时间,我才是十月或十一月。
另外,昭儿回来报信说“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 如果按MM的猜测,林如海九月去了,书信耽搁,黛玉十一、十二月才启程探父,但停灵、扶灵回原籍、下葬,再加沿途往返折耗的时间,我想当年年底可能是回不来的。
再有就是,宝玉再看到黛玉时在心中“品度”了一番,觉得黛玉“越发出落的超逸了”。我以自己在中学时的经历来揣度,和小学同学再见面如果要切实感觉到外貌的变化可能还是需要时隔一学期左右的,哈哈,一个月就长漂亮了不是很科学呀,哪怕宝玉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呢。所以我还是倾向于黛玉、贾琏出走了半年以上哈。
1011s 发表于 11/9/2016 2:30:54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271987#73271987][/url]
是呀,美眉这样说,我的推断确实有些牵强的。
不过林如海为了黛玉主动绝户我觉得还是很有逻辑支持的。
如果林如海过继了嗣子会如何呢?首先,黛玉就分不到或分很少家产,对她的生活保障就会少很多。其次,最关键的,若林如海有嗣子,那么黛玉很可能就不能常住贾府,出嫁前要依附这个嗣兄生活的。
这个就是当时社会的礼法。一旦林家有后,宗祠不绝,黛玉的一切生活安排甚至婚姻,那这个嗣兄都有置喙的可能。即便林如海在生前就安排妥当黛玉的婚约,和宗族人等交待了黛玉的婚姻去向,可黛玉此时离成年结婚还有几年的时间,这几年间黛玉就得和嗣兄生活在一起,别说林父了,我们读者想想就很不放心呀。还有一点,宝黛二人的婚约确实不能公之于众,一旦说出来,黛玉未嫁前就住贾府,还和宝玉同吃同住,就非常于礼不合。可黛玉又无处可去,所以宝黛二人婚约也只能秘而不发,但大家都心知肚明罢了。这不比尤二姐进贾琏屋里,那是纳妾,什么时候抬进来都不是个大事。但即便如此,凤姐也要告诉老太太他们孝期就抬人不过是先接进来养着不圆房。不过一床大被遮着,明面上礼绝不能违,实际该怎样怎样了。
而尤氏姐妹一段,贾琏的小厮兴儿都知道黛玉是宝玉的未婚妻,“只未露形”,过得二三年,老太太一发话就定了的。这也又多了一笔印证。
所以,黛玉宝玉的婚约,我同意美眉说的,倾向林如海和贾政间是有至少言语上的交待的,贾母也是支持的。
林家财产既然不能交给嗣子,就只能黛玉完全继承,而黛玉一个未成年女孩儿,偌大的财产根本就不是福,而是祸,所以林如海托孤给贾府,甚至已经可能言明这笔钱除却黛玉的日常供养和嫁妆外,其余贾府可以自行处置。这样,才能让林如海安心离去。
看后文的发展,贾府一开始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大观园建造的奢华富丽,连元妃自己都说太过了,可想所费一定不菲。而贾珍给荣府算过账,这两年荣国府都是入不敷出的,哪里来的银子建大观园?除了黛玉的遗产我也想不出别的了。贾琏说的那句何时再发笔二三百万的财,也点出了,荣国府发过这样一笔大财。若常规收入,必不是发财这样字眼来形容,可想而知是意外之财。
至于有人说贾琏吞了这笔钱,我是觉得不成立的。他没那样本事,林如海也没这样好糊弄,贾政贾母眼睛也亮。贾琏至多就是手里漏了些,肥肥小金库罢了。
我认为赵姨娘年轻的时候应该是漂亮的,不然贾母这个绝对颜控怎么能忍呢?贾政又是极遵从贾母的。
但赵姨娘也绝非晴雯一类的人。晴雯天生傲骨志气高,坠儿偷了虾须镯使怡红院蒙羞能使她生如此大的气,她就算充做姨娘也不会像赵姨娘那样蝇营狗苟的。但有些丫鬟辈儿嫁人后说不定会朝赵姨娘的方向发展,比如司棋及其周边,坠儿,入画等等,这跟她们嫁谁,嫁到哪里有很大的关系。
我也赞同MM赵姨娘可能也未必生来就如此不堪,宝玉对女人出嫁“宝珠”到“死鱼眼睛”的褪变过程也恐怕是对他多年亲身观察的客观总结。那时的世道就是这样,大老爷们儿都要绷面子,所以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事儿也都只好留给娘们儿去搭理,加上女人活动范围有限,成日家挤在一起,眼界、知识、心胸都不能得到拓宽,所以就越来越“不堪”了。因此也不能全怪这些女人们,倘若她们各个都养尊处优、都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也不会只一任变得琐碎世俗了。还是新时代好呀。
当然,赵姨娘比不得一般的婆子们,她是有分例也不用干活儿的。但是女儿不待见她(像贾府这样的家庭,按理庶出的子女也只认嫡母为娘,生母虽然是姨娘,但还是奴才辈的),儿子又不争气,她心里也是愤懑着的吧。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怜之处,哈哈,但她为谋家产而害宝玉我也是万万不能原谅的。
1011s 发表于 11/9/2016 2:52:35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272273#73272273][/url]
同意。赵姨娘是粗鄙,但颜色绝对不会丑陋不堪。书里就是对贾环的样貌也没有直接描写得很丑陋吧,只是说他气质猥琐性格暴躁,行动小家子气上不得台面。探春又是美人儿。赵姨娘绝对是美貌的。所以我才觉得家政假正经的可笑嘛,他真实的审美取向就是赵姨娘这样美貌粗鄙之人,但偏偏要做出欣赏高雅,满口之乎者也的样子来。宝玉爱鲜亮颜色爱美女他就厌恶,哈哈,想想也是附庸风雅可笑的。宝玉反对他爱的矫揉造作的稻香村,其实就点出来父子俩三观的严重不同啊。
不过我和好友的想法十分疯狂,想写个彻底颠覆红楼的搞笑推理同人文,所以很多想法说出来大约会被红楼粉丝喷死。
我就没敢在这帖子里说这些推测,哈哈,我怕破坏这帖子的和谐气氛。
现在美眉先说出来了,我好开心呐!
我的想法和美眉不谋而合,林如海是要做孤臣的,简在帝心的他深谙官场丘壑,但他在接受巡盐御史这个职位时就当明白,他唯有一条道走到黑,不可能圆融通达地上承皇恩下沐民誉,中还游刃有余于同僚之间。这不是能力问题,实乃立场问题。
这里透露点我的个人经历。我爸爸就是反贪工作一线公务员,中学时,动不动家里就接到他秘书电话,说我爸爸这个月就不回家了,去哪里了不知道,干啥了不能告诉,反正就是工作……那时候我心里是很惶恐的。我爸爸一度还给配了枪,不过不是打子弹的,是那种可以喷出麻醉气体的枪,我还偷着翻出来玩过,哈哈。
我知道纠察反贪的政府官员有多辛苦多危险。我爸爸工资栏里有一项就是安全补贴费。印象最深刻的是初中有一次午休时,几个奇怪的人去学校班级里打听我,我当时很机灵,远远听见他们在隔壁班问我的名字,我就速度跑回我们班交待几个同学说我回家了……
后来回家后告诉我爸爸,描述了其中一个女人的长相,她脸上有块大斑。我爸爸当时就吓得脸色变了。交待我再遇见那伙人一定远远躲开。那些天我上下学家里人都接送我的。后来我爸妈跟我说,那个女的爸爸被双规调查,我爸爸是主审人,她们也未必是真想对我做什么,无非就是一哄二骗三恐吓,对我爸爸心理攻势罢了。但就这样,我爸我妈和我也害怕呀。
现在我爸爸已经退休了,我们家真是再也没有这样安心过的。
这也是我为啥死也不要做公务员的原因。因为在我幼小心灵里,就深深镌刻着公务员不是贪的,就是反贪的,哪个都不容易做,哈哈哈。童年心理阴影真是面积好大呀。
想到这里,改天要跟我爸好好聊聊红楼里林如海这一段,说不定我爸有更深的体会呢。再次万幸我生在新社会,我可爱可敬滴老爸平安退休啦,我也不会不做公务员就实现不了人生价值啦!
cristal2011 发表于 11/9/2016 2:55:50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272324#73272324][/url]
哈哈哈哈,那我也跟着MM“疯狂大胆”了一把。MM爸爸一定很酷,我来自一个前些年反腐反贪闹得全国沸腾的省市,当时那个政治气氛真是肃杀呀,虽然我也不在国内,光听亲戚朋友讲讲都觉得引人入胜啊。我还经常想象反腐一线公务员手里都有多少离奇诡秘的八卦呀,等解密了MM一定要向爸爸把第一手资料都好好整理起来,那是多么可贵的文学材料呀,MM可以好好写一把,哈哈。
其实我能想到这些也是因为林父“正好减我顾盼之忧”这句话,哈哈,我只能说我们都有一位值得敬重的好父亲。听MM这么一说我倒觉得这一思路可以深究下去,或许能很好地解释黛玉个性和价值观的形成。
你想啊,如果林如海一心想好好整饬扬州盐务,那势必牵动各个势力集团的根本利益,别说当地盐商土豪了,就是京中恐怕也有好些手伸在两淮盐务里搅呢,那林父的政治处境一定波谲云诡、凶险万分呐,这一定会影响到林氏夫妇的生活状态。
林家除早夭的小儿子外,只有黛玉一个孩子,家庭气氛也恐怕也是沉郁而凝重的,这就不得不客观成就了黛玉孤僻喜静的性格特点。
加之林父面对的人际关系复杂,且利益纷争激烈,大概黛玉从小也不得不学着些谨慎细密的心思,所以后来到贾府在人眼中就是显得“心细多疑”了。
还有一点我一直觉得奇怪,黛玉父亲是探花,那是科举仕途成功的典范呐,为什么黛玉对于“仕途经济”会那么不屑,那么漠不关心呢?如果我们的猜测是合理的,那么这个问题就好解释了。就好像MM自身一样,从小看到的都是官场里的明枪暗箭、尔虞我诈(就算没有直接听闻,但以黛玉的聪明估计也会在父母的只言片语、神色表情里看出个八九不离十),这样一来即使顶着父亲金榜题名的荣耀,对于所谓的“仕途经济”也是心灰意冷的了。
这或许还能解释她一开始对宝钗的“戒备”之心。如果黛玉从小看到的盐商们都是心怀鬼胎、狡黠奸邪的嘴脸,那对于眼前这个满口“入世”“功名”的“皇商”姐姐又是怎么个想法呢?哈哈,又大开脑洞了。
事实上,即使有这样的事,曹公也是不可能写出来的。雍正朝正是“文字狱”兴盛的时候,曹公也不想再次被抄家。但曹寅和曹颙似乎都协管过盐务,曹雪芹对于清朝盐务的种种积弊应该是有所了解的,甚至了解至深的。所以我认为这的确有可能是曹公不显山、不露水却偶现峥嵘的一笔。真诚希望MM和你的好友把这条思路发扬光大呀!
另外,有一个小细节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贾琏、黛玉回京是和贾雨村一路同行的,这老小子在林如海刚下葬就露一脸会不会是曹公的别有用心呢?忘恩负义的事他可不是头一回做了啊。
勋爵的袭承并不是自己家能订的,这个要皇上订,贾政的女儿元春是皇妃呀,所以贾政住正房,掌管家中大权。
贾兰不仅仅是长子长孙的合法地位,他有当[url=http://baike.baidu.com/view/339236.htm]国子监祭酒[/url]的外公,有精心栽培他的妈,还有非常争气上进的自己,其实贾兰也不比宝玉小多少岁,宝玉还在女人胭脂堆里混呢,贾兰已经文武双全等着光宗耀祖了。因为贾珠不在了,贾兰这个勋爵确实不稳,也有可能被贾母运作给宝玉,虽然这个可能性很小,但也不无可能。但是,贾兰如果靠自己有了功名,成了皇上的人了,这个本来就是他的勋爵就谁也抢不走。李纨这么煞费苦心的栽培贾兰,估计就是要走这条路,让贾兰靠自己考了功名抢回自己长子长孙的合法性。
shijiezhenmeihao 发表于 11/8/2016 3:58:37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251346#73251346][/url]
有一点MM可能有些记混了哈,早在元春封妃之前荣府的理家大权就是在二房的,只是暂交凤姐管理而已,凤姐因此还住到王夫人那边去了哈。
不过贾兰高中是一定的,且应该是在贾家抄家之后,所以祖宗的勋爵肯定是丢了。大家讨论李纨、贾兰到时候不会顾念昔日之情接济众人,听着让人心惊,但仔细想贾兰一贯的处事态度也似乎是符合人物发展的。
是呀,美眉这样说,我的推断确实有些牵强的。
不过林如海为了黛玉主动绝户我觉得还是很有逻辑支持的。
如果林如海过继了嗣子会如何呢?首先,黛玉就分不到或分很少家产,对她的生活保障就会少很多。其次,最关键的,若林如海有嗣子,那么黛玉很可能就不能常住贾府,出嫁前要依附这个嗣兄生活的。
这个就是当时社会的礼法。一旦林家有后,宗祠不绝,黛玉的一切生活安排甚至婚姻,那这个嗣兄都有置喙的可能。即便林如海在生前就安排妥当黛玉的婚约,和宗族人等交待了黛玉的婚姻去向,可黛玉此时离成年结婚还有几年的时间,这几年间黛玉就得和嗣兄生活在一起,别说林父了,我们读者想想就很不放心呀。还有一点,宝黛二人的婚约确实不能公之于众,一旦说出来,黛玉未嫁前就住贾府,还和宝玉同吃同住,就非常于礼不合。可黛玉又无处可去,所以宝黛二人婚约也只能秘而不发,但大家都心知肚明罢了。这不比尤二姐进贾琏屋里,那是纳妾,什么时候抬进来都不是个大事。但即便如此,凤姐也要告诉老太太他们孝期就抬人不过是先接进来养着不圆房。不过一床大被遮着,明面上礼绝不能违,实际该怎样怎样了。
而尤氏姐妹一段,贾琏的小厮兴儿都知道黛玉是宝玉的未婚妻,“只未露形”,过得二三年,老太太一发话就定了的。这也又多了一笔印证。
所以,黛玉宝玉的婚约,我同意美眉说的,倾向林如海和贾政间是有至少言语上的交待的,贾母也是支持的。
林家财产既然不能交给嗣子,就只能黛玉完全继承,而黛玉一个未成年女孩儿,偌大的财产根本就不是福,而是祸,所以林如海托孤给贾府,甚至已经可能言明这笔钱除却黛玉的日常供养和嫁妆外,其余贾府可以自行处置。这样,才能让林如海安心离去。
看后文的发展,贾府一开始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大观园建造的奢华富丽,连元妃自己都说太过了,可想所费一定不菲。而贾珍给荣府算过账,这两年荣国府都是入不敷出的,哪里来的银子建大观园?除了黛玉的遗产我也想不出别的了。贾琏说的那句何时再发笔二三百万的财,也点出了,荣国府发过这样一笔大财。若常规收入,必不是发财这样字眼来形容,可想而知是意外之财。
至于有人说贾琏吞了这笔钱,我是觉得不成立的。他没那样本事,林如海也没这样好糊弄,贾政贾母眼睛也亮。贾琏至多就是手里漏了些,肥肥小金库罢了。
cristal2011 发表于 11/9/2016 3:14:09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272575#73272575][/url]
是呀,美眉这样说,我的推断确实有些牵强的。
不过林如海为了黛玉主动绝户我觉得还是很有逻辑支持的。
如果林如海过继了嗣子会如何呢?首先,黛玉就分不到或分很少家产,对她的生活保障就会少很多。其次,最关键的,若林如海有嗣子,那么黛玉很可能就不能常住贾府,出嫁前要依附这个嗣兄生活的。
这个就是当时社会的礼法。一旦林家有后,宗祠不绝,黛玉的一切生活安排甚至婚姻,那这个嗣兄都有置喙的可能。即便林如海在生前就安排妥当黛玉的婚约,和宗族人等交待了黛玉的婚姻去向,可黛玉此时离成年结婚还有几年的时间,这几年间黛玉就得和嗣兄生活在一起,别说林父了,我们读者想想就很不放心呀。还有一点,宝黛二人的婚约确实不能公之于众,一旦说出来,黛玉未嫁前就住贾府,还和宝玉同吃同住,就非常于礼不合。可黛玉又无处可去,所以宝黛二人婚约也只能秘而不发,但大家都心知肚明罢了。这不比尤二姐进贾琏屋里,那是纳妾,什么时候抬进来都不是个大事。但即便如此,凤姐也要告诉老太太他们孝期就抬人不过是先接进来养着不圆房。不过一床大被遮着,明面上礼绝不能违,实际该怎样怎样了。
而尤氏姐妹一段,贾琏的小厮兴儿都知道黛玉是宝玉的未婚妻,“只未露形”,过得二三年,老太太一发话就定了的。这也又多了一笔印证。
所以,黛玉宝玉的婚约,我同意美眉说的,倾向林如海和贾政间是有至少言语上的交待的,贾母也是支持的。
林家财产既然不能交给嗣子,就只能黛玉完全继承,而黛玉一个未成年女孩儿,偌大的财产根本就不是福,而是祸,所以林如海托孤给贾府,甚至已经可能言明这笔钱除却黛玉的日常供养和嫁妆外,其余贾府可以自行处置。这样,才能让林如海安心离去。
看后文的发展,贾府一开始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大观园建造的奢华富丽,连元妃自己都说太过了,可想所费一定不菲。而贾珍给荣府算过账,这两年荣国府都是入不敷出的,哪里来的银子建大观园?除了黛玉的遗产我也想不出别的了。贾琏说的那句何时再发笔二三百万的财,也点出了,荣国府发过这样一笔大财。若常规收入,必不是发财这样字眼来形容,可想而知是意外之财。
至于有人说贾琏吞了这笔钱,我是觉得不成立的。他没那样本事,林如海也没这样好糊弄,贾政贾母眼睛也亮。贾琏至多就是手里漏了些,肥肥小金库罢了。
cristal2011 发表于 11/9/2016 3:14:09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272575#73272575][/url]
嘿嘿,关于林父过继子嗣的事,我对于清朝世族宗法和继承关系这些了解得太少了,还要参透参透。但林家即便有家产,按照MM的分析,林父悉数交予贾府是很有可能的。真是应了“纵使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啊,可叹林家也是赫赫扬扬百年侯门,最后也是尘归尘土归土,留下个孤女带着一笔钱还在世上遭难。
对于贾琏“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的这句话我其实也很不解,总觉得这个数量级不对,以前就觉得这是个虚数,就好像我也偶尔会幻想中个几百万的,哈哈(沉思五秒)。
荣宁二府一年的租子钱分别也就几千两,俸禄也应该不会超过这个数量级,宫里来的节赏现金少,古董玩意什么的也不好变卖,几百万两银子确实不好挣啊(难道是我被贫穷限制了想象力?)。
不过修建省亲别院的确也花费不菲。贾蔷提到过,光是去苏州聘请教习,采买女子,置办乐器行头这些就要花费存在江南甄家的五万中的三万,剩下两万等着置办花烛彩灯和各色帘栊帐幔用。这一去就是五万。
但省亲别院选定基于宁荣二府现有院宅扩建也是为了节省开支,这真的会花去上百万两银子么?贾府和林府真的有这么多钱吗?后来两淮盐引亏空案那么严重,涉及的金额也就是刚好过千万啊。记得以前看晋商开个票号的启动资金也就几十万两。MM家应该是专业反腐的,对这个数字可有想法?
同意。赵姨娘是粗鄙,但颜色绝对不会丑陋不堪。书里就是对贾环的样貌也没有直接描写得很丑陋吧,只是说他气质猥琐性格暴躁,行动小家子气上不得台面。探春又是美人儿。赵姨娘绝对是美貌的。所以我才觉得家政假正经的可笑嘛,他真实的审美取向就是赵姨娘这样美貌粗鄙之人,但偏偏要做出欣赏高雅,满口之乎者也的样子来。宝玉爱鲜亮颜色爱美女他就厌恶,哈哈,想想也是附庸风雅可笑的。宝玉反对他爱的矫揉造作的稻香村,其实就点出来父子俩三观的严重不同啊。
cristal2011 发表于 11/9/2016 3:18:12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272626#73272626][/url]
哈哈,如果赵姨娘年轻的时候是好看的,粗鄙一些似乎也无妨,妾嘛,美就好,撒个娇什么的反倒挠心窝子呢。王夫人确实不可爱,另外有个周姨娘好像还比较本分,但是我读书时也没注意,有空再仔细看看去。
只是对贾政这个人我也拿不准,说他聪明吧,做官又做得一塌糊涂,应对内事外联什么的也都粗苯得紧呀。说他不聪明吧,看他对诗文也还是有些鉴赏力的,“制灯谜”那一回更是一猜一个准,并也很灵敏地悟出了各小辈灯谜中的谶,帮了曹公一个启示后文的大忙。如果我们相信林如海的能力和为人,要不要也相信他托孤给贾政这个内兄的判断力呢?
还是贾政从根本上和宝玉也是一样的,这是曹公的一组对照实验,如果贾宝玉收拾起性情选择进入仕途最后也会是贾政这个样子?
嘿嘿,关于林父过继子嗣的事,我对于清朝世族宗法和继承关系这些了解得太少了,还要参透参透。但林家即便有家产,按照MM的分析,林父悉数交予贾府是很有可能的。真是应了“纵使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啊,可叹林家也是赫赫扬扬百年侯门,最后也是尘归尘土归土,留下个孤女带着一笔钱还在世上遭难。
对于贾琏“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的这句话我其实也很不解,总觉得这个数量级不对,以前就觉得这是个虚数,就好像我也偶尔会幻想中个几百万的,哈哈(沉思五秒)。
荣宁二府一年的租子钱分别也就几千两,俸禄也应该不会超过这个数量级,宫里来的节赏现金少,古董玩意什么的也不好变卖,几百万两银子确实不好挣啊(难道是我被贫穷限制了想象力?)。
不过修建省亲别院的确也花费不菲。贾蔷提到过,光是去苏州聘请教习,采买女子,置办乐器行头这些就要花费存在江南甄家的五万中的三万,剩下两万等着置办花烛彩灯和各色帘栊帐幔用。这一去就是五万。
但省亲别院选定基于宁荣二府现有院宅扩建也是为了节省开支,这真的会花去上百万两银子么?贾府和林府真的有这么多钱吗?后来两淮盐引亏空案那么严重,涉及的金额也就是刚好过千万啊。记得以前看晋商开个票号的启动资金也就几十万两。MM家应该是专业反腐的,对这个数字可有想法?
1011s 发表于 11/9/2016 11:31:25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277255#73277255][/url]
大观园纵不能与皇宫比肩,但元春这个皇妃看了也觉得太奢侈了,可见其气派豪贵。那么大观园从面积,建筑数量上讲,都远远超过乾隆的太上皇宫,花费也就可想而知。
若说真无法拿皇宫花费来比,那就比民间的吧。像现在最著名的民间园林拙政园与留园,都不过八十亩和五十亩,跟大观园不是一个数量级别的。皇家园林如圆明园的五千多亩,才是真正园林建筑的巅峰之作。大观园的千亩之地,也就在这两者之间,但也是翘楚了。插一句,去年横店要一比一真实还原圆明园建筑,预计耗资多少呢?三百亿人民币!
话说回来,这些民间园林营造都花费多少呢?我能找到的资料有限,著名的那些私家园林没有真实数据可考,唯有清末胡雪岩私宅有记载,虽地皮建筑材料仅十万多两,但人工,装修,摆设加起来总花费在百万余,而胡雪岩故居不过一个小型园林,根本与大观园不可比。由此可知,大观园花费三二百万两,是一定的。
那么这么多钱林家真的有吗?我觉得是有的。美眉说盐商亏空涉及金额也才千万,可是另一个可查的数据,仅雍正年间,盐商除赋税外,额外被雍正朝要求的军需应捐也有千万之多,这只是盐商们额外给朝廷捐献的银子啊,只是盐商财富的极小部分。想想现在富豪们的捐献就知道啦,除了FACEBOOK等这样全部身家都要捐的,大部分可想而之都是捐了九牛一毛,不会伤筋动骨。
那么盐商亏空的千万同理,只是他们应缴赋税的亏空啊,那么盐商们实际的财富可想而知。林如海做为他们的上官,就是例行的孝敬,三二百万的累积,只能说林是个清官呢。
有史料可查的,雍正年间查处的贪官,一个小小的山西巡抚就贪墨四五百万之巨,可最后抄家也只超出二三十万两,其余都去哪里了?孝敬各部上官啦!所以,官场之黑暗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他们干不了。和珅就不用说了,他家抄出来的钱,有记载有估值的就两亿多两白银,没估值的总数有八亿至十一亿两之多。而当时清朝政府一年收入才七千多万两白银。和珅贪的比国库都多,哈哈。
放在现代,斗胆说一句,我爸也只是地方上的,还接触不到中央的那些大贪,但就这,也足以让人瞠目结舌,新闻爆出来的就不说了,很多没爆出来的,或者调查了,但背景深厚又不了了之的,也很多。我爸从不给我们讲具体的案件,因为不能讲,不过他就讲过,一个地市一把手上台几年贪的钱都比当地首富几十年的资产积累多,我们都觉得不可置信,但这就是事实。新闻能报道的,不过都是小虾米罢了。像康师傅那样的大贪,贪墨资金过千亿,新闻咋报啊?这还是翻了船的,那些还在位的呢?
哈哈,越说越离题了,不说不说啦。
总之,我觉得林家是有这笔钱的,只是见不得光,贾府纵用了,黛玉也无话可说,也可能黛玉根本就不知道林家有这许多钱呢。
到底了
Hot Deals
All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