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返回
  • 浏览过的版块

4142434445464748
/83
Huaren
等级版主
威望5
贴子1177
魅力2493
注册时间2011-10-20

1011s

只看楼主

2016-11-11 14:37:08


贾连这句“这会子再发个两三百万的财就好了” 曹公写得很妙,首先“再”字说明他们曾经发过这么笔巨财,而且是贾琏经手的,(前八十回里贾琏什么时候有这样接受巨款的机会啊?陪林妹妹奔丧);其次既然是发财,就不是常规收入,是外来的财产,再次这笔财产确实帮到了贾府(贾府什么地方需要用这么多钱呢,省亲啊),最后这句的语气说明这笔财产已经花的差不多了没多少剩了(联系到写黛玉每天吃燕窝的为难,叹气啊)。真是猜灯谜一样。


关于钱的数目,二三百万可能不是虚数。我记得雍正抄曹家就是要创收的。曹家可是接驾过四次的,康熙也不忍心让他的小伙伴太吃亏,所以曹家在富庶的江南收刮财富康熙是睁眼闭眼默许的。




CINDYCINDYBABY 发表于 11/10/2016 2:31:41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282336#73282336]

[/url]




是的,康熙南巡曹家接驾耗资之巨那用曹公的话说就是“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康熙不让曹家吃亏,默许贾家收刮聚敛,但未曾想到他老人家也罩不住曹家一辈子,新君上台还是要清算旧账的,这巨额的贪腐亏空那是断了这一家子小伙伴的命根儿呀。看来康熙对曹家也不是真爱~~~~
还是制度太腐朽,人治之下要制衡朝野就要任人唯亲,康熙一代圣君也落了这套窠臼,他孙子就更变本加厉了。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7
贴子6099
魅力8729
注册时间2012-12-04

cristal2011

只看他

2016-11-11 15:33:43


是的,我也注意到冷子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话,按理一个走南闯北的生意人家里和贾家这样的贵宦之家有那么些个沾亲带故,那还不得极尽吹嘘之能事,恨不得把贾府说上了天,好太高自己的身价。而冷子兴却一语道破贾府败迹, 而且所总结的两个原因都很客观准确(1.祖产有限,花销日增;2. 后代无人才相继),可见冷子兴确实有些能耐见识,而贾家也的确颓势难逆了。


我又想,贾府是从“二公”开始,现历四代就败象已现,而林府是从“侯”爵开始的,且已历五代,还不该更穷么?清朝有爵禄之人不能经商、不能务农,所以康乾以后旗人的生计问题就变成老大难了。MM说林如海从公侯勋爵之家成功转型至翰墨诗书之家这个很正确,但林如海在任“巡盐御史”之前是做“兰台寺大夫”,我想在今天就是检察院或者中纪委的高级官员,明面上这样的官员虽然是衣食无忧,但也不敢堂而皇之地“大富大贵”,林如海如果不是和珅这样的蛀虫,就凭一年一百来两的俸禄,再在其他地方凿凿补补,要攒下数百万的家产那要给他一个“一万年的期限”呐(如果他是贪奢无度的话,那就像韦小宝抄鳌拜家,一次捞个几十万两也是可能的)。我想除非林家变卖苏州宅邸、田地等祖产或许还值这么多钱(这也可能是为什么林妹妹真的回不去扬州、苏州的另一个原因)。


说到土地,我想是不是贾府这两年也卖过地呢?乌进孝送年租进宁国府时,贾珍对当年的收成非常不满,他是这么说的:“我算定了你至少也有五千两银子来,这够作什么的!如今你们一共只剩了八九个庄子,今年倒有两处报了旱涝,你们又打擂台,真真是又教别过年了。”这里的“只剩了八九个庄子”暗指以前不止这个数,那么这些庄子田地都去哪里了呢?会不会是贾家为了迎接元春省亲而变卖掉了,如果是这样,那就是伤了大根本了。

记得秦可卿之灵还给过凤姐几句忠告,说过贾家败落之势不可逆转,唯有居安思危,在当下就筹划日后衰时的光景,由此给出两项建议:1. 在祖坟附近购置田产,作为永久祭祀供祖的基金(抄家不抄祭祀产业);2. 此地产基金也用于家塾,以供家败后子孙读书入仕谋求转型。我把这两个建议叫做贵宦世家“后百年(post-100 years)大计”,可见秦氏深谋远虑更在凤姐之上(的确不像小家小户的“养女”)。

现在想来,贾家里显然没人按照秦氏留下的方针去做,反倒继续看着祖产流失而不思运筹谋划,真是辜负了我秦卿一番苦心呐。


1011s 发表于 11/11/2016 2:03:38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292485#73292485]

[/url]
贾府卖过土地应该是真的,不然就日常人情往来可能都无法持平。因为他们架子还在,就不能塌了自己的面子,只能打肿脸充胖子,把内囊翻出来支撑罢了。
美眉还是把官想得太简单了,没有哪个官是全靠俸禄过日子的,如果全靠俸禄,那就是海瑞那样的无用清官了。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里把海瑞揭了皮,说他实乃沽名钓誉之徒,为了一个清名,将自己和家人都逼入绝境,其实却于家国无助,于社稷无功。
一个官但凡是正常要行走仕途,要做些实事,就难免要和光同尘,因为孤木难支,即便是纠察反贪官员或言官御史,也是要和同僚及上下级打好关系才可顺利开展工作的。那么各个机关部门里,有自己的小金库是正常的,例行的冰敬碳敬也是必须的,在开展工作时,交流费用也是要有的……这也是为啥会有我之前说过的穷翰林一说,因为很多低阶翰林终日与纸墨文书为伍,和人不打交道,也没有庶务可为,银钱就不会流动到他们那里,就自然穷了。
钱永远是跟着人走,随着事生的。
林家还是勋贵之后,一应人情往来也必是有的。可能不像贾府这样地处京城有那样密集的社交活动,但不会一点没有。根本不需多么贪奢,就是正常公务往来,人情所赠,所得银两就不是俸禄可以比的。这就是我说的,一定要有实在官职,你在官场一天,手里权力在一天,底下人的孝敬就在一天。注意我这里说的人情和孝敬可不是贾府那样和同等勋贵家的往来,而是纯收入,不用或极少支出的人情。
贾府就吃了无人做实在官儿的亏。
更不要说巡盐御史这个明显的肥差了,虽然艰难,但是肥是一定肥的。哪里需要一万年,做了哪怕一两年,有个百十万银子的资产就不在话下了。毕竟盐商们每年缴税都是数百上千万的银子,当地官员稍微敬上一些,一所宅子如果太打眼,那么几件古董摆件,几笔人情往来,松松儿的就都在里面了。
而且纠察之职,一向是水至清则无鱼,大家心知肚明,只要不捅破了天,让彼此无法交差,都是各自安好罢了。那么这灰色地带许多的可察可不察,又生出多少银钱往来,想想就知道了。从林如海推荐贾雨村时的周到细致可见,他是位能臣,绝对不是海瑞那样的无用官,他知道怎样平衡利弊,那么和光同尘就是难免的,而且和真正贪官比,家资积累两三百万我觉得他真就是清官了。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7
贴子6099
魅力8729
注册时间2012-12-04

cristal2011

只看他

2016-11-11 15:41:29


哈哈,我又来了,刚刚赶紧去找了个deal屯了些货,这些天聊红楼错过太多,开心归开心,还是要“内外兼修”嘛!


经MM这样细细道来我也认为大观园花费应该在百万这个数量级上,看来果然要经常听大家分析,自己读书总是不免钻牛角尖。

想以前去过恭王府,那起初应该是按固伦公主规制起的建筑,后来和珅一时权倾朝野又有些添置,里面各处景致能工巧构之胜也算得上造微入妙了。想大观园是以贵妃行宫规制所改建,造价应是不菲。


经MM提起,我秉着严谨求真的精神粗略算了一下大观园的面积。贾蓉说过,大观园选址丈量了“三里半”一块地,如果这是直径,那么按一里500米算(明清时候一里恐怕更长一些)面积为3609亩。MM说了圆明园5200亩,我查了一下,颐和园是4400亩,故宫总面积大概是1081亩,我猜贾府不敢建这么大的园子。

那么,如果“三里半”是周长,那大观园的面积就应该是366亩左右(这还不包括宁、荣二府宅邸的面积)。恭王府宅邸连同园子一共占地是91亩左右,这最后可是恭亲王奕䜣的宅子呀,无论是和珅还是奕䜣,这座宅园一定是清朝京中官僚宅邸的巅峰之作了(地方上超越此规模的兴许有)。大观园几乎是在宁、荣宅园旧地上改建的,和恭王府一比下来面积也似乎太大了些。

客观条件上讲,圆明园和颐和园都是建在当时的郊区,按照清朝北京城的规模,供八旗居住的内城面积大概是54000亩左右,除去中心的皇城大概12687亩(我是根据维基百科上的城墙长度算出来的,这是有多nerdy呀)就只剩下了41300亩左右,这还要包含大小街道,市场,各达官显贵的府邸,大观园能在这样的闹市区修一个占地366亩的园子那是极大的奢侈和不现实。宁、荣二公在包衣辈儿里算混得凤毛麟角的,但是你们从老家金陵搬过来就要在皇城根下占这么大的底盘,这是要让各路亲王、郡王、公主、贝勒都去睡蒙古包么?所以我猜这里的“三里半”和后面稻香村“几百株杏花”一样恐怕都是虚数,除非大观园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职能就是皇家特供蔬果肉禽养殖基地,哈哈。


无论如何,大观园造价昂贵,加之元妃省亲时的花销和上下打点的费用,这一切引起了贾家空前的财政危机。秦可卿说过元春封妃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的喜事,联系她前言中的“登高必跌重”, 元妃省亲的确是贾家盛极而衰的重要转折。

我想康熙六次南巡,曹府接驾四次其实也深受其累,曹公在书里当然不敢直写接临圣驾,也就借元妃归省明里大肆渲染繁华荣耀之盛极,然而盛极必衰,暗里又埋下贾府速败的祸根,这又何曾不像当年慈禧用“海防捐”修颐和园,撒下了满清速亡的种子。园子啊园子,园不圆,倒是一地的家毁人亡,山河破碎呀。






1011s 发表于 11/11/2016 12:59:23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291737#73291737]

[/url]
美眉真有王阳明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风范呀!这样认真学问的精神我要自叹弗如。我和曹公一样,数学是语文老师教的,对数字十分糊涂蛋。我见有红学家考证说大观园有千余亩之大,我就傻傻相信了……
现在听美眉分析,也觉得曹公写到数字啊日期啊这些,都是做不得准的。大观园在京城那样大,不大可能啊。
可能千亩之大,脱胎于现实中曹家在江南接驾用的皇宫别苑,再加上艺术修饰,比如美眉说的杏树林。
美眉最后一段说得好啊,园不圆三个字妙,骄奢淫逸从来都是败家的根本,对一个家庭如是,对一个国家亦如是啊。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7
贴子6099
魅力8729
注册时间2012-12-04

cristal2011

只看他

2016-11-11 15:49:13



哈哈,这个太劲爆了。黛玉若是男儿身,和宝玉同睡还好(哪怕有龙阳之嫌),那她和湘云、紫鹃同睡就。。。一群人这就真是凌乱了哇~~~ 不过MM不妨认真写一写,张爱玲年轻时不也写过红楼梦同人小说的么(虽然我没看过),目测会火,哈哈


不过我认为曹公也确实有意在把黛玉的性别特征模糊化,黛玉刚出场对她从小的教养就有这样的描述“(林氏)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 可见黛玉自小就不是按闺房娇女儿的路子养的。

而黛玉的外貌描写也是只露“风流”不见“媚态”,要说魏晋时的花美男们可能也就是这个样子。

后来刘姥姥进大观园走到黛玉房中也说“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为此,曹公还一定要让此姥姥再说宝玉的怡红院像哪个小姐的“绣房”才能与黛玉匹配,可见在曹公心里宝黛在性情和审美上是一定要“阴阳契合”的,哈哈。







1011s 发表于 11/11/2016 2:26:19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292698#73292698]

[/url]
哈哈哈,美眉又为我的宇宙大小的疯狂脑洞找到了更多的佐证呀,黛玉确实是性别模糊的。
就是和湘云同睡那一节,我们看曹公是怎样描述的,“那黛玉严严密密裹着一幅杏子红绫被,安稳合目而睡。”哈哈哈,不正是我们黛公子自知身份而行嘛!湘云就不晓得真相了,枕边青丝拖拽,雪臂外露,睡得娇憨无比。
看,这就合上榫咧!哈哈哈,为我的机智点个赞!
好吧,我有些走火入魔了,美眉不用搭理我了。
Huaren
等级三等兵
威望--
贴子137
魅力158
注册时间2015-09-25

upperice

只看他

2016-11-11 23:31:41

有个问题让我困惑了很久,希望MM们能为我解惑 。为什么宝钗对宝琴没有对黛玉、湘云体贴?宝琴一来,人人夸她尤胜宝钗,贾母喜欢得不得了,逼王夫人认了作干女儿,给了孔雀毛的大氅。宝钗跟众姐妹玩笑说我哪里不如她。读到这里时很吃惊,这不象宝姐姐会说出来的话。后来薛小妹题的十首咏古迹的诗也涉及了西厢记、牡丹亭,宝钗是当面指出该换掉,而不是如对黛玉一样私下提醒。按说宝琴比黛玉等姐妹都小,又和宝钗是本家,同在贾府做客,宝钗做为姐姐更该照应才对。这里宝钗的言行有一点儿反常啊。 另外贾母向薛姨妈打听宝琴,微露提亲的意思,凤姐也接了话茬说正是一对儿,可惜宝琴已经订了亲。文中没写明给谁提亲。后人的解释都是给宝玉,还有人说贾母是以此表明对王夫人薛姨妈撮合宝玉宝钗的反对。可是宝琴已经是王夫人的干女儿了,即使没订亲事,还能与宝玉结亲吗?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7
贴子6099
魅力8729
注册时间2012-12-04

cristal2011

只看他

2016-11-12 16:12:23

有个问题让我困惑了很久,希望MM们能为我解惑 。为什么宝钗对宝琴没有对黛玉、湘云体贴?宝琴一来,人人夸她尤胜宝钗,贾母喜欢得不得了,逼王夫人认了作干女儿,给了孔雀毛的大氅。宝钗跟众姐妹玩笑说我哪里不如她。读到这里时很吃惊,这不象宝姐姐会说出来的话。后来薛小妹题的十首咏古迹的诗也涉及了西厢记、牡丹亭,宝钗是当面指出该换掉,而不是如对黛玉一样私下提醒。按说宝琴比黛玉等姐妹都小,又和宝钗是本家,同在贾府做客,宝钗做为姐姐更该照应才对。这里宝钗的言行有一点儿反常啊。
另外贾母向薛姨妈打听宝琴,微露提亲的意思,凤姐也接了话茬说正是一对儿,可惜宝琴已经订了亲。文中没写明给谁提亲。后人的解释都是给宝玉,还有人说贾母是以此表明对王夫人薛姨妈撮合宝玉宝钗的反对。可是宝琴已经是王夫人的干女儿了,即使没订亲事,还能与宝玉结亲吗?
upperice 发表于 11/11/2016 11:31:41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297097#73297097]

[/url]
私以为,宝钗是个非常分明的人,对内对外分明,对亲对疏分明。从她和黛玉的关系变化就可知,前期她和黛玉客气,以礼相待,黛玉挑衅时宝钗也鲜有语言回应,至多就是开玩笑一样说黛玉那张嘴让人爱也不是恨也不是。私下提醒黛玉,也是拘礼下的善意流露。但和黛玉真正交好后,姐妹相待后,宝钗就非常放松了,各种玩笑话,比如让黛玉做自己嫂子,各种熟不拘礼,比如喝一口的茶就递给黛玉。这都是不符合宝钗严谨周到的待人接物行为习惯的。可这恰恰也是宝钗性格的两面性,多样化。
明白了宝钗的这一面后,她对宝琴的态度就很好理解了。宝琴是宝钗真正亲近的同族妹妹,宝钗没有必要待之以礼,那是她的亲人。面对亲人的宝钗都是最放松最自然的,她会歪薛姨妈怀里撒娇,会对哥哥大哭,这时的宝钗是个真正十几岁的小姑娘。当这个放松自然的宝钗面对宝琴时,她的小酸,小挑剔就很好理解并顺理成章了。甚至黛玉直接说她胶柱鼓瑟时,宝钗也就是想了想就接受批评了。宝钗在面对自己真心接纳视为亲人的人时,都是这样自然直白的。
向宝琴提亲那里,贾母王夫人自然知道宝琴已经认了王夫人做干亲,不然这试探就很容易让薛姨妈信以为真,也就失去试探的意义了。就是宝琴已有婚约一说,约摸贾母也是知道的。这样做的目的不过就是让薛姨妈当即就能明白,提一个不可能的亲,这才是试探与暗示嘛。如果宝琴未认亲未许亲,贾母也不会拿她做暗示了。而且不说为谁提亲,也是做好万全的打算,如果薛姨妈一方真得打蛇随棍上,宝琴认王夫人干亲又未摆酒做实,如果真让宝琴退了梅翰林家的亲,虽然不大可能,但只说万一啊,那贾母还有无数退路,反正又没说给谁提亲,到时候准有除了宝玉的另外人选。贾环就是现成的嘛,再不行还有贾琮等人选。
浅陋解释,哈哈,望与美眉探讨。
Huaren
等级三等兵
威望--
贴子137
魅力158
注册时间2015-09-25

upperice

只看他

2016-11-12 19:46:51

探春道:“老太太一见了,喜欢的无可不可的,已经逼着咱们太太认了干女孩儿了。老太太要养活,才刚已经定了。”宝玉喜的忙问:“这话果然么?”探春道:“我几时撒过谎?”又笑道:“老太太有了这个好孙女儿,就忘了你这孙子了。” 这段文字是写宝琴刚进贾府时还没和园中众姐妹,宝玉相见就已经成了王夫人的干女儿,老太太的干孙女儿,宝玉的干妹妹。古人讲究亲上加亲,表兄妹通婚没问题,可是一有兄妹名份,再无结亲的可能。所以武侠小说中男主角拒绝钟情于自己的女子最常用的办法就是结为兄妹。如果这是当时人们的常识,贾母后文再流露说亲的意思,薛姨妈可能根本不会往宝玉身上想,这也达不到警示的效果嘛。再者,这种警示的方法反而会有相反的效果。如果被人理解成虽然宝钗不是贾母中意的,可是别的女孩儿,比如象宝琴一样的,贾母也就会中意了,也就是说黛玉不是贾母心中的唯一人选了,这对想给宝玉说亲的人是个好消息吧。
Huaren
等级三等兵
威望--
贴子137
魅力158
注册时间2015-09-25

upperice

只看他

2016-11-12 20:56:02

回复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301208#73301208]446楼cristal2011的帖子[/url] 黛玉行酒令时说了西厢记、牡丹亭中的句子,那是在宴请刘姥姥的宴席上,贾母,凤姐,李纨,众姐妹都在。宝钗能听出来私下提醒黛玉,其他人也有可能听出来。下文是宝琴诗中涉及了西厢记,牡丹亭后众人的对话。据此推测李纨当时能听出了黛玉所用的诗文出处。 引文: 众人看了,都称奇妙。宝钗先说道:“前八首都是史鉴上有据的,后二首却无考。我们也不大懂得,不如另做两首为是。”黛玉忙拦着:“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两首虽于史鉴上无考,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传,不知底里,难道咱们连两本戏也没见过不成?那三岁的孩子也知道,何况咱们?”探春便道:“这话正是了。”李纨又道:“况且他原走到这个地方的。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比如那年上京的时节,便是关夫子的坟,倒见了三四处。关夫人一身事业皆是有据的,如何又有许多的坟?自然是后来人敬爱他生前为人,只怕从这敬爱上穿凿出来也是有的。及至看《广舆记》上,不止关夫子的坟多有,古来有名望的人,那坟就不少。无考的古迹更多。如今这两首诗虽无考,凡说书唱戏,甚至于求的签上都有。老少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况且又并不是看了《西厢记》、《牡丹亭》的词曲,怕看了邪书了。这也无妨,只管留着。”宝钗听说,方罢了。大家猜了一回,皆不是的。 那么贾母是不是也听出来了呢?很可能是的,而且很不喜欢。因为下文元霄夜宴贾母有一大段点评这类才子佳人故事的话。其中“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绝代佳人’,只见了一个清俊男人,不管是亲是友,想起他的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象个佳人?”说得实在诛心。指的是谁各有说法。我读到时第一感觉是在敲打黛玉,因为恰好又是宴席上,又说到才子佳人,贾母就借题发挥了。贾母疼黛玉也好,与林父有过婚约也好,对黛玉的期望依旧脱不了当时名门淑女的规范。听到黛玉其众人面前脱口而出这样闺阁小姐绝不该听该看的词曲中的句子,能不生气吗?我认为这样的黛玉可能已经不符合贾母心中宝玉妻子的标准,她对宝黛姻缘的信心动揺了。所以见到宝琴是真喜欢,也真动了给宝玉提亲的念头。 引文: 贾母忙道:“怪道叫做《凤求鸾》。不用说了,我已经猜着了:自然是王熙凤要求这雏鸾小姐为妻了。”女先儿笑道:“老祖宗原来听过这回书?”众人都道:“老太太什么没听见过!就是没听见,也猜着了。”贾母笑道:“这些书就是一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女先儿忙笑着站起来说:“我们该死了!不知是奶奶的讳。”凤姐儿笑道:“怕什么!你说罢。重名重姓的多着呢。”女先儿又说道:“那年王老爷打发了王公子上京赶考,那日遇了大雨,到了一个庄子上避雨。谁知这庄上也有位乡绅,姓李,与王老爷是世交,便留下这公子住在书房里。这李乡绅膝下无儿,只有一位千金小姐。这小姐芳名叫做雏鸾,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贾母忙道:“怪道叫做《凤求鸾》。不用说了,我已经猜着了:自然是王熙凤要求这雏鸾小姐为妻了。”女先儿笑道:“老祖宗原来听过这回书?”众人都道:“老太太什么没听见过!就是没听见,也猜着了。”贾母笑道:“这些书就是一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这么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乡绅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绝代佳人’,只见了一个清俊男人,不管是亲是友,想起他的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象个佳人?就是满腹文章,做出这样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比如一个男人家,满腹的文章,去做贼,难道那王法看他是个才子就不入贼情一案了不成?可知那编书的是自己堵自己的嘴。再者,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子的小姐,又知礼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识礼的,就是告老还家,自然奶妈子丫头伏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头知道?你们想想,那些人都是管做什么的?可是前言不答后语了不是?”
Huaren
等级版主
威望5
贴子1177
魅力2493
注册时间2011-10-20

1011s

只看楼主

2016-11-13 17:49:13

有个问题让我困惑了很久,希望MM们能为我解惑 。为什么宝钗对宝琴没有对黛玉、湘云体贴?宝琴一来,人人夸她尤胜宝钗,贾母喜欢得不得了,逼王夫人认了作干女儿,给了孔雀毛的大氅。宝钗跟众姐妹玩笑说我哪里不如她。读到这里时很吃惊,这不象宝姐姐会说出来的话。后来薛小妹题的十首咏古迹的诗也涉及了西厢记、牡丹亭,宝钗是当面指出该换掉,而不是如对黛玉一样私下提醒。按说宝琴比黛玉等姐妹都小,又和宝钗是本家,同在贾府做客,宝钗做为姐姐更该照应才对。这里宝钗的言行有一点儿反常啊。
另外贾母向薛姨妈打听宝琴,微露提亲的意思,凤姐也接了话茬说正是一对儿,可惜宝琴已经订了亲。文中没写明给谁提亲。后人的解释都是给宝玉,还有人说贾母是以此表明对王夫人薛姨妈撮合宝玉宝钗的反对。可是宝琴已经是王夫人的干女儿了,即使没订亲事,还能与宝玉结亲吗?
upperice 发表于 11/11/2016 11:31:41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297097#73297097]

[/url]

哈哈,又看到MM来了。其实关于宝琴我一直也有些问题似是而非的,今天都被MM问着了。


关于宝钗对于宝琴的态度我认为还是爱护有加的,前面cristal2011MM从宝钗循礼而内外有别的处事原则来解释宝钗对宝琴“一反常态”的“小醋小酸”,我觉得很合情理。如果宝钗与自家姊妹日常里还一本正经的,那倒是真的无趣了。况且在宝钗“我哪些儿不如你”的玩话之前,宝钗也正是在抱怨着打趣湘云、香菱二人近日议诗评诗的“聒噪”,这两个情景承接起来还是顺畅的,我认为宝钗这个时候并不是一时情绪波动说出的醋话,而是延续了前后语境一贯的戏谑调笑。


宝钗其实也的确时刻在帮初来乍到的宝琴赢取众人的喜欢的。宝琴才来到她和湘云跟前,宝钗看湘云嘱咐宝琴了一通关于哪里可以放心玩笑哪里需要留心谨慎的话,立刻便说:“说你没心,却又有心,虽然有心,到底嘴太直了。我们这琴儿就有些象你。你天天说要我作亲姐姐,我今儿竟叫你认他作亲妹妹罢了。” 由此可以看出,宝钗是真心希望湘云能善待宝琴,还说出两个湘云不得不接受的缘故:1. 湘、琴二人本身相像;2. 宝钗自己可作为她俩情感的纽带。于是湘云就真的称赞起宝琴来了。

这样的做法宝钗也用在了黛玉身上。当湘云暗指黛玉才会真心嫉妒宝琴受贾母宠爱时,宝钗忙说:“更不是了。我的妹妹和他的妹妹一样。他喜欢的比我还疼呢,那里还恼?” 她这样说了,黛玉果然“赶著宝琴叫妹妹,并不提名道姓,直是亲姊妹一般”。

我认为宝钗的确是时刻在维护姊妹间的友善和睦的,她知道宝琴来之前湘、黛二人都是深受贾母宠爱的,一个性情直率、一个心思细密,宝琴的到来未免会打破这一平衡;再者,宝琴又还小,不谙世事的,难不保姊妹间不相熟会生出什么嫌隙龃龉,所以在一开始就格外小心,甚至拿自己来打趣调侃也是可能的了。

后面怀古诗和议亲的事我也有些困惑和想法,吃了饭再来好好唠~~~~
ADVERTISEMENT
Huaren
等级版主
威望5
贴子1177
魅力2493
注册时间2011-10-20

1011s

只看楼主

2016-11-13 17:51:59

贾府卖过土地应该是真的,不然就日常人情往来可能都无法持平。因为他们架子还在,就不能塌了自己的面子,只能打肿脸充胖子,把内囊翻出来支撑罢了。
美眉还是把官想得太简单了,没有哪个官是全靠俸禄过日子的,如果全靠俸禄,那就是海瑞那样的无用清官了。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里把海瑞揭了皮,说他实乃沽名钓誉之徒,为了一个清名,将自己和家人都逼入绝境,其实却于家国无助,于社稷无功。
一个官但凡是正常要行走仕途,要做些实事,就难免要和光同尘,因为孤木难支,即便是纠察反贪官员或言官御史,也是要和同僚及上下级打好关系才可顺利开展工作的。那么各个机关部门里,有自己的小金库是正常的,例行的冰敬碳敬也是必须的,在开展工作时,交流费用也是要有的……这也是为啥会有我之前说过的穷翰林一说,因为很多低阶翰林终日与纸墨文书为伍,和人不打交道,也没有庶务可为,银钱就不会流动到他们那里,就自然穷了。
钱永远是跟着人走,随着事生的。
林家还是勋贵之后,一应人情往来也必是有的。可能不像贾府这样地处京城有那样密集的社交活动,但不会一点没有。根本不需多么贪奢,就是正常公务往来,人情所赠,所得银两就不是俸禄可以比的。这就是我说的,一定要有实在官职,你在官场一天,手里权力在一天,底下人的孝敬就在一天。注意我这里说的人情和孝敬可不是贾府那样和同等勋贵家的往来,而是纯收入,不用或极少支出的人情。
贾府就吃了无人做实在官儿的亏。
更不要说巡盐御史这个明显的肥差了,虽然艰难,但是肥是一定肥的。哪里需要一万年,做了哪怕一两年,有个百十万银子的资产就不在话下了。毕竟盐商们每年缴税都是数百上千万的银子,当地官员稍微敬上一些,一所宅子如果太打眼,那么几件古董摆件,几笔人情往来,松松儿的就都在里面了。
而且纠察之职,一向是水至清则无鱼,大家心知肚明,只要不捅破了天,让彼此无法交差,都是各自安好罢了。那么这灰色地带许多的可察可不察,又生出多少银钱往来,想想就知道了。从林如海推荐贾雨村时的周到细致可见,他是位能臣,绝对不是海瑞那样的无用官,他知道怎样平衡利弊,那么和光同尘就是难免的,而且和真正贪官比,家资积累两三百万我觉得他真就是清官了。

cristal2011 发表于 11/11/2016 3:33:43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293422#73293422]

[/url]

听MM这样说我似乎还是太幼稚了,哈哈,MM“人情往来”的分析也是有理的,让我再好好想想~~~
初始化编辑器...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