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返回
  • 浏览过的版块

5455565758596061
/83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7
贴子6099
魅力8729
注册时间2012-12-04

cristal2011

只看他

2016-12-09 20:55:05


哈哈,我对于MM对晴雯的看法真是字字赞同!尤其是“微才小善,毛病多多”。


老实说,小时候看87版电视剧对晴雯还是尤其喜爱的(演员演得真传神呐)。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晴雯的形象在我心里也越来越“平凡化”了。

正如MM指出的“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毁谤生”这两句似乎道出了晴雯遭祸的“根源”,然而纵观全书大有“生得好”却受众人喜爱的“反例”。比如,小姐辈便有秦可卿、薛宝钗,丫鬟辈也有平儿、香菱。所以晴雯之死固然也有遭人妒忌的因素,但她不假深思、任性而为的“爆炭”个性才是直接原因。


我最近这次重读《红楼梦》又注意到一个细节,似乎曹公是有意用这个细节要把晴雯和袭人的处事态度(兼方式)做出对比的。

不知MM是否留意到李嬷嬷(李奶奶)这个人,宝玉的乳母,其实也算一个贾府“刁奴”的典型,除对宝玉各种限制、怨怼外,还从一开始就各种刁难、针对怡红院的大丫头们。

我注意到李嬷嬷曾经在宝玉那里“抢”过三样饮食之物,第一次抢的是留给晴雯的“豆腐皮包子”和宝玉的“枫露茶”,第二次抢的是留给袭人的“酥酪”。但晴雯和袭人的应对是迥然不同的。


当宝玉过问“豆腐皮包子”时,晴雯是这么说的:“快别提。一送了来,我知道是我的,偏我才吃了饭,就放在那里。后来李奶奶来了看见,说:‘宝玉未必吃了,拿了给我孙子吃去罢。’他就叫人拿了家去了。” 这话也是道出实情,未必是在有意“拱火”,但宝玉虽然当下未作理论,但后来紧跟着在“枫露茶”上发了大火,说话间甚至就要撵了李嬷嬷去,这时当然是袭人出来做和事老了。但后面李嬷嬷自己也骂了出来,这件事她可是记恨得牙痒痒的。


话说这次袭人出来为李嬷嬷说了话,李嬷嬷却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后来不仅负气故意吃了袭人的“酥酪”,还在二十回破口大骂袭人是“忘了本的小娼妇” 兼带着什么“一心只想妆狐媚子哄宝玉,哄的宝玉不理我,听你们的话” 这样许多难听的重话。而袭人带着病,还硬生生地忍了下来(想象一下如果此处是晴雯或芳官又会如何?)。后来还是王熙凤巧言平息了风波,但晴雯和袭人接下来的话就精彩了。

宝玉疼惜袭人,埋怨不知是哪个“姑娘”得罪了李嬷嬷,惹得她来捏袭人这个“软柿子”。晴雯义正言辞地说“谁又不疯了,得罪他作什么。便得罪了他,就有本事承任,不犯带累别人!” 她也实在是“敢作敢当”,也确实为这份“勇敢”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曹公之伏笔也!)。

但袭人后来的话倒让人佩服,宝玉只安慰她静心养病,她却冷笑道“要为这些事生气,这屋里一刻还站不得了。但只是天长日久,只管这样,可叫人怎么样才好呢。时常我劝你,别为我们得罪人,你只顾一时为我们那样,他们都记在心里,遇著坎儿,说的好说不好听,大家什么意思。

袭人话中的“我们”是指谁,当然是她和晴雯这些丫鬟们。袭人看得清楚,李嬷嬷可不是针对她袭人一个,而是整个受宠的丫鬟全体。其实老妈妈们的怨妒是有更深层的缘由的,此时府里奴才阶层的权和利正在由乳娘、夫人陪嫁这群“有功之仆”所代表的旧势力向大丫鬟、“准姨娘”这些“二层主子”所代表的新势力转移,而“妈妈们”和“姑娘们”的矛盾正在日益加剧,从这一点上来看,袭人和晴雯是一条战线的,是物伤其类的。

所以袭人的目光是实际且长远的,她不要宝玉为逞一时意气而得罪李嬷嬷,不单是她袭人谦让、仁厚,而是这样做反倒添了李嬷嬷的妒火,一找准机会还会变本加厉地报复回来,最后吃亏的还是她们丫鬟自己(这其实也道出了晴雯之祸的由头,我实以为“告密”晴雯的不是袭人,而是李嬷嬷为首的老妈妈们;这些老妈妈经常就在门外候着,以当时木门纱窗的隔音效果,宝玉屋里随便说个什么事都很容易让人听了去,还别说大吵大闹和疯傻嬉笑的时候了)。所以袭人不是不敢怒,而是一朝泄愤虽容易,但为长远计忍一时更为可取。


事实上也证明,袭人一时之忍是正确的,后来她凭借自己的周到、踏实获得了王夫人青睐,给了她姨娘的待遇,众人谁还敢轻贱于她?

在众人眼里,最后从结果看上去似乎是袭人终于给“挣”上去了,但我们不能忘了,起初确确实实袭人才是那个“众矢之的”,才是老刁奴眼中恨得最钻心的那个,而袭人能幸免于祸,反而做了“半个主子”,这和袭人自身的隐忍和理智大有关系。别说是在当时那个人情密度极高的社会,就是在今天这个个人主义泛滥的社会,像袭人这样一个清醒、坚忍还不失厚道的人一样是有康庄大道的。


晴雯才貌过人却不钻营,聪慧灵巧却无城府,光凭这两点作为青春女儿那是可爱之极,但如果随着年龄渐长却始终如此简单直接地为人处世那也只是个不智的姑娘。可怜她到死也没能看清这场灾祸的根源,所以和MM一样,她的勇在我眼里也是有些“愚勇”的,非常真诚可感,但未免令人惋惜。


1011s 发表于 12/9/2016 6:19:14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546370#73546370]

[/url]
美眉对晴雯的处事分析非常到位。确实,晴雯的悲剧一大部分是性格悲剧,不像宝黛钗等人,完全悲在命运。不过有一点想和美眉探讨,就是美眉拿袭人的处事和晴雯的处事相对比时,我突然想到的一点。
那就是袭人的处事为人究竟有没有比晴雯更高明?
这就又牵扯到两个迥异角度的观察视角啦。一种就是美眉分析的入世,人情世故派,这样角度来看,袭人是高于晴雯的,更有大局观,更能与人为善,更能体察人心,忍辱负重。结果上看,袭人也比晴雯获得了更多的社会认可和成就。
可是换一种角度,如果说“姨娘”这个袭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在晴雯看来根本不值一提呢?或者晴雯本人并不在乎能不能当宝玉姨娘呢?那么就很可能袭人的这些所谓的“隐忍”,“迎合”,在晴雯眼中是可笑的。她也确实拿“哈巴狗”比喻嘲笑过袭人,可见她心中这样的委曲求全是虚与委蛇,是可耻的。
我说晴雯糊涂,就是说她全凭本心活着,她不爱奉承,不想隐忍,也不屑“勾引”宝玉做姨娘,但她没有认清,自己并无这样可匹配的身份与能力,也不知未来的路该如何走。所以曹公才说她心比天高,身似下贱。她生性高洁烈莽,是天生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根本不需书山勤修才能得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觉悟,晴雯是天生的那种脑后有反骨的人。一直到死,她也在徒劳无功的反抗着,可这反抗是小儿样的,可笑可怜又可敬。
晴雯有傲骨,可却有傲气,甚至傲气超过了傲骨。这蒙蔽了她的双眼。她不屑人情世故,不懂男欢女爱,所以,晴雯像是红楼梦里失了一身功法的孙猴子,徒留桀骜,无法施展。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晴雯的为人处事,从未违背本心,一生也是纵情肆意,没有委屈自己一分半点。和袭人步步为营,迎合求全相比,我觉得也难分高下的。必经袭人求的是个安稳体面,晴雯求的是个自在快意,两人各有所得吧。
当然,如果晴雯能再聪慧圆融些,早些为自己打算,规划好自己的职业前途,比如听从老太太的安排做宝玉的姨娘后备军,从而审时度势,也不一定就要委屈性子讨好王夫人等,但至少要收敛性子,和同僚处好关系,上下相处得宜。还是说不做宝玉姨娘,那就专心发展特长,将绣活儿好的技能发扬再发扬,将来出了贾府也有安身立命的本事……
嗯,我又想太多了,这是要写晴雯同人文的节奏了……
唉,刚还说不能对红楼人物求全责备,要接受人物缺点呢,我自己就先给她们描补上了,哈哈。
打住打住,就像黛玉和宝钗各自鲜活。袭人和晴雯也是求仁得仁。我们就做看客,就好了。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7
贴子6099
魅力8729
注册时间2012-12-04

cristal2011

只看他

2016-12-09 21:05:20



MM开解得极是,我的确又钻牛角尖了。


我一直觉得世间未竟的情缘太多,分手的理由千千万万,但事后回想起来的感受大致分两种:第一,羞窘自恨,借三姐的话就是“耻情而觉”,回首那就是一个“耻”,一个不值得,恨不得穿越回去扇自己几个耳光,擦亮自己的“狗眼”,巴不得这段感情再也不被提起才好(张对胡可是这样?哈哈);第二,温存感恩,如MM先前所说,没成“美眷”也不做“怨偶”,彼此相忆尚能感念先时的真情和付出,然而这样的结局也通常是让人痛惜伤怀的。

《红楼梦》里的悲剧总体给我的感受是第二种,当然主要是因为宝黛了。

随着年龄渐长,我慢慢觉得这样的悲剧已经不“悲”了,好歹两人真诚相对过,就算结局有万种的不幸,但总算彼此没有虚付青春,满载回忆而归。好像曹雪芹本人,如果书中女儿们的原型人物真的都在现实生活中一一离他而去,固然过程和结局是无比伤痛的,但是依然让人觉得没有白活了这一遭,这也是一种幸福,不叫“圆满”而叫“充实”,所以曹公虽然晚年潦倒,却拥有极其珍贵的一生,还是令人羡慕的。


MM能如此无所保留地夸赞老公也是极幸福的人,由衷的祝福你们!

我老公是个“科技控”+逗比, 乍一看我俩可能还实在不像一路人呢。但不得不说他的存在让我的生命变得欢乐和安妥,连我自己的心性都跟着“暖”了好多,记得MM有“彩虹一样的人”的说法,我也觉得巧得很妙,哈哈。可是好些问题还是跟他这种“质朴”的线性思维说不通的,好在能在这里和各位MM一起探讨,也算人生里难得的“兼美”了!

1011s 发表于 12/9/2016 7:05:29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546684#73546684]

[/url]
美眉说的是,充实相较圆满,未必就不是另一种珍贵。诸美不可能集于一身,那么我们不妨在不同人身上发现并欣赏不同的美好。即便再爱一个人,热恋时千好万好,可时日长了,结婚生子在一起柴米油盐搅和多了,谁看谁不是满面的烟火气?所以,学会时时处处发现美,是个最了不起的婚姻秘籍,哈哈。
就算怎么努力也发现不了的美,那也不用遗憾,可以换个人,在别人身上发现嘛!这不是背叛的意思,而是夫妻一体的同时,也要有各自不同的生活空间,有不同的朋友和兴趣。
我老公也是根本不懂红楼的直男一个。他说不如咱们看水浒或三国吧,再不然西游记也好好看哟……
所以,我们可以放开自己粗线条的直男老公,让他们爱干啥干啥去吧。想要和闺蜜说说女人的小心事小情感时,就去找闺蜜说。想要谈论谈论红楼心得,那咱们就到这里来,高谈阔论,也不怕有真的行家里手笑话,对吧?
嘿嘿嘿,过日子嚒,怎么舒心怎么来。我是宝玉那样的天下第一闲人,无事忙,美眉随时想聊几句,我就随时可以陪着,咱们这也是一种快意人生啊!
Huaren
等级版主
威望5
贴子1177
魅力2493
注册时间2011-10-20

1011s

只看楼主

2016-12-11 23:00:23

美眉说的很是,我俩之前探讨的仙凡一说,有些各自为政,钻了牛角尖了。太虚幻境,其实回归这四个字本身,本就不是仙界,而是幻境呀……我现在完全接受了美眉这个新的说法,觉得自己之前那些想法有些陷入辩论的怪区了,哈哈。还是美眉这样跳出来,才看得更清楚呢。
美眉说大观园正是太虚幻境在现实中的投影,我深以为然。其实不管幻境还是大观园,都是曹雪芹追忆往昔生活的文学投影,表面明媚鲜艳,如青春正好的颜色,但暗地里,总有迷津难渡,魔障重重。
宝钗和黛玉一样来自幻境,我比较同意,但她是和黛玉一样的仙草,仙树,还是和宝玉一样的仙人呢?又或者她是和其它众钗一样的风流孽鬼?这就未可知了。我心中是觉得蘅芜君应和宝黛一样是有来历的,只不知这来历曹公会不会在八十回后有个交待呢?脂批透漏原书有一百零八回,书末会有个警幻情榜,六十个主要角色都会在榜上有情批,宝玉是情不情,黛玉是情情,那么宝钗会是什么情呢?很多红学家都自己杜撰了各自的情榜情批,不知美眉有没有对宝钗的情批,我是思索良久,都觉得不妥,没有好的拿出来配宝钗啊。
美眉好似是钗黛合一说的拥趸。说下我对钗黛合一说的感觉吧。
可卿这个兼美自然是很明白的钗黛合一体,感觉曹雪芹是把世间一切女性的美好都堆在了可卿一人之身,这很符合男性对自己性启蒙者的心理感想。尤其是这位启蒙者随后很快就香消玉减,和他天人永别。曹雪芹无可避免的会将这个人物无限美化,拔高,甚至现实里一些避无可避的“污点”,也被极尽掩饰曲笔,或许也是不想破坏这样的美好。曹雪芹甚至将可卿安做警幻仙子的妹妹,是货真价实的仙子。所以我前面说,只宝玉一人是仙人就不对了,可卿也是,只是她不在大观园中罢了。
那么,红楼梦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早期很多古本有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一回的,是明言了可卿与贾珍的不伦事。后期曹雪芹几经修改删攥,才成了现在这样欲语还休的微妙境地,但一些细节处,比如说父子聚麀这样的话,还是透露了真实的故事。红楼梦是本并未完全成文的小说,这是共识,所以才有那么多细节的缺漏,比如人物年龄,一些小丫鬟姓名的前后不一致,甚者后面几十回的不足或丢失等。曹雪芹一直在改,秦可卿这个人物的描写和她的故事,也一直在改,除了曹公越来越清晰自己的主旨,越来越怜悯笔下的众生,很大一个原因,我觉得就是他内心对可卿这个人物的特殊情感,不忍落笔写下她的“淫”,反而将她十分美化成兼美的仙子。
那么,即然可卿是兼美钗黛二人,是曹公对理想女性的一种终极幻想,那么事实上,也就不大可能会有钗黛合一的真人版本了。就连真实的秦可卿,也只是淫丧天香楼的一个美丽女性,不是什么梦里的仙子。
黛玉和宝钗也不可能是一个人的两面,世上没有这样的完美女子,完美如兼美仙子,只存在于警幻仙境,存在于曹雪芹的幻想里。红楼梦到底还是要写实的,仙凡虚幻都是手段,落笔到实处,曹雪芹可以美化,可以假借太虚幻境流露对美好的向往,但终究不会一虚到底。所以,可卿会病的奇怪,小丫头会自杀的自杀认女儿的认女儿,贾珍会痛苦得根本不像死了儿媳,而明明是死了爱人。曹雪芹再为死者讳,再爱怜这个人物,也只能遮掩到这个地步了。
所以,黛玉和宝钗如果真是一个人的两面,那这个完美的,或者说精神分裂的人会是谁呢?不可能有这样的人啊。哪里会有人一会儿像黛玉那样看到花落都不忍心要将其掩埋,一会儿如宝钗那样听见人亡却很冷静只想安慰眼前人,性格上根本就不可能在一个人身上兼容。如果有,那可能就是多重人格的精神病患者啦,哈哈。
世人读红楼,也总求全责备,喜欢一个人恨不得全世界的好处她都占了,没有一丝一毫的缺点。拥钗护黛两派如此,钗黛合一一派其实也如此,总想有人兼黛玉之灵窍,宝钗之端方,兼美才最美。这本质上和钗黛对立党有何分别呢?难道不是表面看像对各自爱得太深,其实,是爱得不够深啊!
曹雪芹将秦可卿写成兼美,但又没有完全避讳她的淫丧下场,难道还不清楚吗?这样的兼美,是虚的,是美好的梦幻想象,真实的世界里,从不曾有过兼美。各人有各人应得的眼泪,得了黛玉的,就不要肖想宝钗的,总想着兼美,最后只会无美可得。书中宝玉渐渐明白了这个道理,读书的我们也应该明白才对啊。
所以,我不觉得钗黛二人就是对立的,但我也不认为钗黛合一一说。钗有钗的归宿,黛有黛的来历,她们不是谁的一体两面,她们各自都是完整美好的生命。
可能和美眉的看法又相左啦。不过这就是咱们讨论的意义所在,常与同好论不同,不共傻瓜争短长,哈哈哈,我好像看电视剧欢乐颂时听过一句这样的话。和美眉这样的同好论不同,是一件快事,我很喜欢。也希望美眉能有新论令我信服。期待。





cristal2011 发表于 12/9/2016 8:23:14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547254#73547254]

[/url]

啊,我来晚了。周末的时间总是很难自控呀。现在抽点空,咱们接着聊哈。


对于情榜中对宝钗的情批我是万不敢造次的,也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探讨的提议。唯独不敢苟同的是好多人提出来的“无情”二字。

用一个细节来反驳就好。有一次湘云史家的婆子们来要将她领走,宝黛两个相送,湘云强忍泪水就要别过,这时曹公对刚刚赶到的宝钗有一两句描写:“少时薛宝钗赶来,(湘云)愈觉缱绻难舍。还是宝钗心内明白,他(湘云)家人若回去告诉了他婶娘,待他家去又恐受气,因此倒催他走了。

从表面上看“催”着湘云走这是多么的“无情”,但恰恰是情谊深重才会如此细思密虑地要保之周全。要说宝钗对湘云“无情”这天理何在啊?无情能去好意提醒袭人不要劳烦已经不堪重负的湘云?无情能热心帮着湘云筹备诗社做东事宜?这样的细节在宝钗身上很多,我们通常习惯了宝黛这样“直给”的爱稠情浓,倒容易忽略甚至曲解宝钗这样“拐几道弯儿”的情感表白。但说真的,宝钗的情感可都是用实际行动来践行的。

我以前想过给宝钗“忍情”二字,但终觉得不如“情情”“情不情”这样精准又周密的,所以自己也弃掉了。再有,我越来越觉得按照“情情”“情不情”的规律,后面诸批似乎应该都保留第一个“情”这个动词比较严谨,即“情...”,而不是保留末尾这个名词形式的“情”,如“...情”。不知MM有什么看法。


MM能把钗黛二人当做两个独立的个体去欣赏而不求全责备,这点让我敬服,而我总体上也是赞同的。

作为两个现实主义框架下的文学人物,黛玉和宝钗各有各的成长生态和轨迹,即使有交会,我们也不可完全把两个人胶合在一起看待。若是黛玉全然地照搬了宝钗的端正,宝钗也浓重地浸染了黛玉的风流,那两人倒真都变得“四不像”了。

又如我们谈到的秦可卿,表面上看似乎是兼具钗黛之美,但经MM提醒,我仔细想来其实她又有与钗黛都不符合的地方,如“爬灰”一事,宝钗自是万万做不出的,但细想黛玉又如何能出格至如此呢?又如招呼宝玉入她房中午睡这一举动,钗黛皆不可能有类似举动的。

可见“钗黛合一”如MM所说,如果在书里存在也只是一个概念,在《红楼梦》里和现实生活中都很难找到严格意义上符合这一标准的人物(存疑薛宝琴)。

Huaren
等级版主
威望5
贴子1177
魅力2493
注册时间2011-10-20

1011s

只看楼主

2016-12-11 23:25:03

回复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547254#73547254]570楼cristal2011的帖子[/url]

其实我一直以来提到的“钗黛合一”倒不是具体到人物个性、行止上的,哈哈,我也不愿意看到好好的两个如此有特点的女主角最后竟“合流”成一个角色了,那真是索然无味了。

但MM这样问我,我也趁机剖析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总结起来在我认识里的“钗黛合一”大概有两层意思:

第一,“钗黛合一”是对《红楼梦》里的人物设置和价值体现的一个猜想。
我在想,曹公有意地在全书各处将薛林二女并列,书里有明显褒贬的地方也似乎很刻意地在“维持平衡”,尽量不去厚此薄彼(如元妃的评点,和诗社评诗等处),这似乎是作者在一直跟我们强调:二女就是各有千秋,且平分秋色,少了谁这本小说都是偏颇的、不完整的。就好像一对春、秋两色的屏风,各自旖旎,但少了哪一个都成不了套。所以在小说里“钗黛合一”不一定是说二人“成一”,也可能是“合璧”;两个人各有各的美好轮廓,但又能齿槽镶合,成为一块“完璧”呢。
世人皆认为“端方”和“灵动”是两种“矛盾”的美,而曹公从情节上偏偏又对薛林二人的终极和解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正如我们以前讨论过的,此后钗黛确实也有在性情和言行上相互影响的趋势。这种相互影响最终绝不是为了彼此“复制”,而是彼此“补充”。从此小说里不再日月争辉,而是海天相映(如果不是“一色”的话)。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钗黛合一”,不是人物特质的“统一”,而是人物设置和价值结构上的“平衡”与“和谐”,不知MM是否同意?


第二,“钗黛合一”其实也是我自己的一个痴念,也不妨厚着脸皮跟MM说一说哈。老实讲,目前我是把“钗黛合一”当做自己做人的理想和方向的。
我自己从小的心性是偏“多愁善感”一些的,现在回头去看自己中学时期的作文,那都是满篇无病呻吟的尴尬啊(汗~~~不过谁没年轻过呢,哈哈)。所以进入高中才为了能平衡自己的个性选了理科(哈哈,这又是“作死”)。总的来说就是心里一直有两个小鬼在打架,一个尤其看重生活里“情感”的一面,认为那才是人生的本质,另一个又一直在“强迫”自己要“理性”,觉得唯有这样才能保全好“情”的一面。所以我自己一路走来,早些时候是较“极端”的,后来又如MM所说的是“精神分裂”的,哈哈,好在近两年倒是“安顿”许多了。
MM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一个人不能既像黛玉那样伤春葬花,又像宝钗一样冷静地对待生死,我的想法是一个人的确不会在完全冷静的心境下“葬花”(那是“作秀”),也不适合在摧肝裂肺的状态下“理事”(那是“逞强”,或是“无可奈何”),这是对的,但人似乎也有潜力去选择在能恣情时恣情,在该克制时克制;也就是说,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下是可能做到情理的“多样性”的。

拿我老公来举个例子吧(接下来我要效仿MM对自己老公不避讳地夸一番了,哈哈), 他是一个天生就有一种“纯朴”的善良与童真的人,几乎每天晚上都要拉着我在iPanda上看一段萌萌的熊猫视频才能像个孩子一样睡去(当然,这跟黛玉葬花是没得比的),又极其惜物爱物的,对动物植物都充满爱怜。
但作为理工男一枚,有时他又能冷静“正确”得可怕。我俩是初中开始“早恋”的,高中时他毅然去了一个理科更好的学校(我当时因为父母阻挠没能跟去),高三那段时间他竟能狠下心一连一两个月都不相见(不过每天还是打电话的),我也只好安心学习啦(此处省却无数drama...)。
很多年之后我俩又聊起那一段,当初若非他那么有“定力”,我俩后来未必能有底气和能力选择在一个城市上大学,然后又一起来美国,我们的父母也未必能放心让我们在一起,我们现在也未必能过着平凡而畅快的小日子。他这样问我,我在心底认他是对的(但嘴上决不妥协,哈哈)。我在想,我那时少女情怀“春心”始炽,自然是“如火如荼”了,但他能那么理智而诚心地待我,也未必不是把我认做一生相伴之人,论“情”,孰深孰浅谁能说清?但如果全依着我那时热恋中的一股“傻劲”,倒是可能轰轰烈烈一场,但我现在身边的人会是他么?会是如今这个比我父母还亲的人儿么?
当然人生是不能假设的,但是他的“忍情”让我们没有后悔和遗憾(而我的“任性”也有助于保持我俩情感的温度),对此我是尤为感恩的。

我想,人总是要在自己的各个社会身份中做平衡的,面对自己可以纵情恣性,这是性情,牵连他人又难免前后思虑,这是理识。这里又要提到我的偶像啦,孔老夫子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我眼里小说开始的时候,黛玉当是“质胜文”,宝钗则是“文胜质”,而活到人生的这个阶段,我自己的经历让我对“文质彬彬”这个理念实在是再认同不过了,而这四个字也就是我心里的“钗黛合一”。
也许如MM所说,在行为上我们很难让钗黛“统一”,就是想要效仿那也是东施效颦的多。但“文质彬彬”一词,我们不必理解为是要求一个人在做同一件事时一半“文”,一半“质”,一半“宝钗”,一半“黛玉”,那是MM所说的“分裂”;换一个角度,“文”与“质”其实是可以变通地结合在处世态度和原则上的,而具体的操作可以是“因时制宜”,即懂得什么时候“文”,什么时候“质”。
比如,当我只面对最了解我的家人时,我可以做个多情的“小女儿”,“小妻子”(但“母亲”这个角色必须要“理性”担当),当我一个人读“飞燕起残红”的时候,我可以哭得稀里哗啦,甚至还伴以音乐助情催泪(哈哈,看在别人眼里我是神经了吧);但当我的其他“社会身份”更突显的时候(比如作为“儿媳”)就会有所“收敛”,力求不愧于自己,也无碍于他人吧,最好在无失于真诚的前提下大家都能得以周全。
当然,还是必须再说一次,MM说得很对,对于《红楼梦》里的人物,乃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某人,我们都无权对他人“求全责备”(尤其是对自己的家人和伴侣),只发掘、欣赏和鼓励他们原本的美就好了(不过生活中的原则问题还是要规劝的,比如我爸抽烟的问题,哈哈)。
要说“钗黛合一”是我对人性的理想与憧憬,我也必须严正地告诉自己,这也只能是我自己对自己的要求,绝不能以此对他人(无论男女)吹毛求疵。嗯,其实即便是对自己,也就揣着个“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就好,最终能有个“取法乎上,得其中”就很满意了。
总归,我的目标就是要越来越爱自己,要越来越爱身边的人,也要身边的人越来越爱我,而要做到以上这些就必须不断努力让自己变成“更好的人”;“钗黛合一”便是我读《红楼梦》时针对这一目标获得的生活启示(目前似乎是奏效的),不知道这样说MM可明白我的心意了?

嗯,啰啰嗦嗦竟讲了一通自己,MM别嫌唠叨哈。这个周末太忙,明天一定再找时间回复MM关于晴雯和袭人的看法。
另外还想插一句,转了好大一圈,咱们居然又转回“钗黛之争/合一”这个本帖最初的“正题”啦,哈哈~~~~
Huaren
等级版主
威望5
贴子1177
魅力2493
注册时间2011-10-20

1011s

只看楼主

2016-12-12 14:00:41

美眉对晴雯的处事分析非常到位。确实,晴雯的悲剧一大部分是性格悲剧,不像宝黛钗等人,完全悲在命运。不过有一点想和美眉探讨,就是美眉拿袭人的处事和晴雯的处事相对比时,我突然想到的一点。
那就是袭人的处事为人究竟有没有比晴雯更高明?
这就又牵扯到两个迥异角度的观察视角啦。一种就是美眉分析的入世,人情世故派,这样角度来看,袭人是高于晴雯的,更有大局观,更能与人为善,更能体察人心,忍辱负重。结果上看,袭人也比晴雯获得了更多的社会认可和成就。
可是换一种角度,如果说“姨娘”这个袭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在晴雯看来根本不值一提呢?或者晴雯本人并不在乎能不能当宝玉姨娘呢?那么就很可能袭人的这些所谓的“隐忍”,“迎合”,在晴雯眼中是可笑的。她也确实拿“哈巴狗”比喻嘲笑过袭人,可见她心中这样的委曲求全是虚与委蛇,是可耻的。
我说晴雯糊涂,就是说她全凭本心活着,她不爱奉承,不想隐忍,也不屑“勾引”宝玉做姨娘,但她没有认清,自己并无这样可匹配的身份与能力,也不知未来的路该如何走。所以曹公才说她心比天高,身似下贱。她生性高洁烈莽,是天生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根本不需书山勤修才能得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觉悟,晴雯是天生的那种脑后有反骨的人。一直到死,她也在徒劳无功的反抗着,可这反抗是小儿样的,可笑可怜又可敬。
晴雯有傲骨,可却有傲气,甚至傲气超过了傲骨。这蒙蔽了她的双眼。她不屑人情世故,不懂男欢女爱,所以,晴雯像是红楼梦里失了一身功法的孙猴子,徒留桀骜,无法施展。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晴雯的为人处事,从未违背本心,一生也是纵情肆意,没有委屈自己一分半点。和袭人步步为营,迎合求全相比,我觉得也难分高下的。必经袭人求的是个安稳体面,晴雯求的是个自在快意,两人各有所得吧。
当然,如果晴雯能再聪慧圆融些,早些为自己打算,规划好自己的职业前途,比如听从老太太的安排做宝玉的姨娘后备军,从而审时度势,也不一定就要委屈性子讨好王夫人等,但至少要收敛性子,和同僚处好关系,上下相处得宜。还是说不做宝玉姨娘,那就专心发展特长,将绣活儿好的技能发扬再发扬,将来出了贾府也有安身立命的本事……
嗯,我又想太多了,这是要写晴雯同人文的节奏了……
唉,刚还说不能对红楼人物求全责备,要接受人物缺点呢,我自己就先给她们描补上了,哈哈。
打住打住,就像黛玉和宝钗各自鲜活。袭人和晴雯也是求仁得仁。我们就做看客,就好了。


cristal2011 发表于 12/9/2016 8:55:05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547523#73547523]

[/url]

我又来了。MM为晴雯想象的进阶版人生很实际也很周全,只是晴雯姑娘再世为人也未必能虚心接受呢,哈哈。


其实要比晴雯和袭人谁的处世方式更正确、更高明,我倒也一时语塞了。正如MM所说,你蓄意谋划、竭力钻营来的东西,我可能视如草芥,而我悉心保全、全情投入的事物你又未必肯多瞧一眼,站在不同的价值体系里,谁又能说自己更高明呢?

老实说,这段时间和MM讨论《红楼梦》也着实让我对人生的根本意义做了一番重新思考。要论“个人价值”,谁来定义“价值”?如在曹雪芹的年代科举入仕才有价值,写本小说除了自娱自乐又有什么意义?可现在看来呢?一本《红楼梦》成了汉字文化圈里永远的丰碑,而状元榜眼们都去了哪里?

要讲“家国大义”,谁又说得清何以为“义”?如赵孟頫以大宋宗室身份出仕元朝,要在今天吃瓜网友的眼里那绝对脱不掉一顶“汉奸”帽子的,可说到他事实上为汉族文化的传承和繁衍起到的作用呢?况且到今天宋元恐怕也能算“国家内部矛盾”了。

又好像宝玉和袭人“文死谏,武死战”的那番辩论,“死名死节”也都未见得是“好死”,也别去笑话什么“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了。

所以不仅人人都有不同的价值标准,而且就算一个时代有所谓的“主流价值”但这一标准本身也在时间的长河里发生变化。凭空说一个平凡人活出的“价值”确实没法说清楚,因为标准难定。


我想我们能不能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先不论一个人高明与否,只看看他/她在自己的价值体系里有没有活得“明白”。


我认为在普通人在“不蓄意伤害他人利益”的大前提下(大善和大恶之人除外,这样的人有超越我们常人的道德标准),每个个体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理想、志向、目标(后称“理志标”),而有没有活“明白”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分析:a.有没有树立明确的“理志标”(具体如“先赚一个亿”,抽象如“做个幸福的人”);b.有没有真诚地以正确的方式在努力;c.能否坦然接受任何结果。在这个定义下,活得“明白”的人大致有三种吧:

[list=1]

智慧型: 能树立实际可行的“理志标”,选择正确的实践道路,并坦然面对最终结果;


无畏型: 明知自己的“理志标”实现不了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在努力,并无怨无悔;


知足型: 不一定有明确的“理志标”或具体的实践行动, 但能真正做到“随遇而安”(自负盈亏,生死无怨)。



相反,没有活“明白”的人也可以分为两种:

[list=1]

漫无目的型: 没有或无法为自己设立“理志标”,在人世间“坐以待毙”或者“乱闯乱撞”,但还总不知足,也总是怨天尤人。


自以为是型: 有明确的“理志标”,却固执地在错误的道路上努力,最后怨天尤人。


由此可见,活没活明白最重要的还是看这人自己最终给自己的评判,“明白”的人可能会坦然受死了无挂碍,也可能带着未竟之志含恨而终但终究对此生所为没有一个“悔”字。总之在我看来,这样的人到死时或平和,或忿恨,但几乎没有纠结和矛盾。所以“明不明白”这是个要“盖棺”才能“论定”的事儿,晴雯是可以聊聊的,袭人,我似乎还没看到头呢。


好了,啰嗦这许多,我来说说我眼里的晴雯吧。

首先,晴雯此生有没有一个目标或是愿景呢?MM点出一个“傲”字,说她似乎从未违背本心,也从来不委屈自己。

但MM也指出了,这个“傲”是与她的身份和背景不匹配的,在那样的家庭,哪怕凤姐那样“霸王似的”人物都要审时度势,左右讨好,哪怕像老太太这样位高权重也都要全了礼数,一个小小的丫鬟怎能凭借一根傲骨,一腔傲气安稳一生呢?所以,如果“傲”是她的毕生所求,她要实践这个“理志标”就必然只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如果她到死都还“宁死不屈”,哪怕是叫骂着闭眼的,我也觉得她活着的时候至少是认清了自己的,她就是要与全世界抗争,就是为着“本心”而活,这样至少是个第2类“明白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者。可她临终为何要说“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呢?为什么要赌气而“既担了虚名,越性如此”呢?可见她并不只为“本心”而活,到死也还念着“虚名”呢,念着不要成为别人眼里的“笑话”呢。既在意“虚名”,那平日为什么举止又轻浮得如此,偏教人拿住了把柄呢?我认为这是晴雯的“不明白”。

若是晴雯给宝玉指甲和贴身袄衣时说的是“管它虚名不虚名,但要你此后不要忘了我这份心也就罢了”,那她就真是至情至性、一“傲”到底的英雄人物了,可惜曹公让她最终“泄了气”,她还是一个糊里糊涂的小丫头,曹公给了她美丽、灵巧、真诚、勇敢,但要说“高洁”和“智慧”我认为就是有意要将晴雯“拔高”了。
Huaren
等级版主
威望5
贴子1177
魅力2493
注册时间2011-10-20

1011s

只看楼主

2016-12-12 14:22:00

回复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547523#73547523]571楼cristal2011的帖子[/url] 另外,不知MM怎么看,我读书的时候一直觉得晴雯这个人充满了矛盾的。一方面笑骂秋纹捡了袭人挑剩下的衣裳,还坚定地说自己宁可冲撞了太太也不会领这低人一等的赏;一方面紧接着就抢着和秋纹换了差事一定要去太太那里领回瓶子,反倒指派秋纹去探春那里领回盘子,还明言说是去太太那里讨赏的。当然,言语可能只是玩笑,但行动可是诚实的,晴雯一直清高,为什么要主动往太太跟前凑呢? 这样的“矛盾”也还有,晴雯自己一直是比较娇惯“懒散”的,才有不应门而得罪黛玉这样的事发生。记得欧老师曾经有一个总结,说晴雯是只要别人都能做的活儿她是能逃则逃(懒怠),但是遇到只有她才能做到的事她却能当仁不让(担当),我认为很准确。所以,在书里前几十回我们大多时候是看到袭人在怡红院里做针线和各种活计,而晴雯几乎每次出场都透着清闲,哈哈。甚至袭人恐怕都是叫不动她的,我记得怡红院的针线活湘云不止帮过一次,宝钗莺儿也揽过一些,晴雯这个最擅针线的鬼灵精又躲到哪里去了?而后来的几回里晴雯的“担当”就慢慢体现出来了,才有“勇晴雯病补雀金裘”那样的名段让我对这个小姑娘心生敬意起来。 但晴雯可是见不得别人“偷懒”的呀,记得那次小红回话王熙凤回来被晴雯一行人轮番轰炸,说她如何怠慢了怡红院的活计,哪知小红也是个牙尖嘴利的,冲着晴雯一句“我喂雀儿的时侯,姐姐还睡觉呢”,每次读到这里我都替晴雯满心的尴尬呀。所以晴雯辩不过,才硬说小红“拣高枝去了”。我在想,晴雯作为丫头对自己如此珍重,但对于底下的小丫头不管有无道理都可以“狠踩”(撵坠儿那回姑且算是有理的),是不是有一点“双标”的矛盾呢? 我也和MM一样觉得晴雯不懂男欢女爱,但有时又想,她不懂“情”可能是真,但是对“性”未必不是了解的。宝玉大致和袭人、碧痕(洗澡两三个时辰)都有过云雨情,隐约间似乎还有麝月,而这些晴雯明显都是知道的,还时不时要在言语上捻酸带刺一番。 这让我不禁要想,晴雯到底有没有心思要做“姨娘”呢?如果她想要,那么一味这样棱角分明、招恨引妒的,也不愿讨好王夫人,这也不是做“姨娘”的路子啊。如果她没想过,那她为何时不时醋意大发奚落袭人、麝月两个,还有恃宠生娇,时常“代表”宝玉发号施令这样的一贯作为又是出于什么呢? 我自己在推敲,也有可能晴雯是想做姨娘的,并且仗着老太太的喜欢自觉不用讨好任何人,但事实也证明她想错了啊。 还有可能袭人真没想过做姨娘,只是一味心系宝玉,所以忍不住会拈酸泼醋起来,就好像她最终自己说的“痴心傻意,只说大家横竖是在一处”。但事实也表明,她这样地为人处世也没能给自己和宝玉带来一个好结果,生死永隔,她若爱宝玉,那宝玉不还是撕心裂肺地一场空了?这也算不得“明白”啊。 以上“矛盾”不知MM有没有其他解读啊。总之,我觉得晴雯这辈子是没有明白的,她的生命里有很多矛盾和挣扎,直到临死也还在困惑里抗争着。当然,古今活“明白”的可能也没几个,且看别人时是事事“明白”的,看自己就“只缘身在此山中”了(哈哈,这是在说我自己么?)。晴雯是人如其名,多么鲜明夺目的一抹云彩,可惜风一吹就散了。
Huaren
等级版主
威望5
贴子1177
魅力2493
注册时间2011-10-20

1011s

只看楼主

2016-12-12 14:31:29

回复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547523#73547523]571楼cristal2011的帖子[/url] 还想再说两句袭人。可能我们现代人很多都不能认可袭人的价值观和出发点,但我说过,此处只论“明白”与否,不论价值对错。 就前八十回来说我认为袭人是没有“矛盾”的,她很清晰,服侍老太太时心里就只有一个老太太,服侍宝玉时心里也只有一个宝玉(这一点跟鸳鸯是一样的)。所以这样看来,她一直的付出和努力与她自己的“理志标”是大致吻合的,而且她也是“心甘情愿”的。 无论她自己想不想做姨娘(我认为即使想做那也没有不对哈),她对宝玉的一片真心也是没有疑问的,而她一贯的心思作为(从前八十回来看)都是奔着一辈子守着宝玉去的,所以想要上下和睦,想要左右逢源,想要处处为宝玉周全(如果原书后面的故事是袭人在贾家遭难时经自己谋划钻营而嫁了蒋玉菡,那就当我没说,但若真是这样我也要怀疑袭人这一人物的“一致性”了)。当然,她的价值观未必是宝玉的价值观,她的努力也未必能换来宝玉的“幸福”,但就论袭人本人来说,她的思想、言语、行为前后是一致的,她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理志标”,也在“明白”地努力着,至于最终的结果跟命运就大有关系了。 只是一点,如果生命可以重来,晴雯是“另有个道理”,但我感觉袭人对自己的前半生也没什么可“改”的,嗯,这是我认为她们的不同。
Huaren
等级版主
威望5
贴子1177
魅力2493
注册时间2011-10-20

1011s

只看楼主

2016-12-12 14:50:59

美眉说的是,充实相较圆满,未必就不是另一种珍贵。诸美不可能集于一身,那么我们不妨在不同人身上发现并欣赏不同的美好。即便再爱一个人,热恋时千好万好,可时日长了,结婚生子在一起柴米油盐搅和多了,谁看谁不是满面的烟火气?所以,学会时时处处发现美,是个最了不起的婚姻秘籍,哈哈。
就算怎么努力也发现不了的美,那也不用遗憾,可以换个人,在别人身上发现嘛!这不是背叛的意思,而是夫妻一体的同时,也要有各自不同的生活空间,有不同的朋友和兴趣。
我老公也是根本不懂红楼的直男一个。他说不如咱们看水浒或三国吧,再不然西游记也好好看哟……
所以,我们可以放开自己粗线条的直男老公,让他们爱干啥干啥去吧。想要和闺蜜说说女人的小心事小情感时,就去找闺蜜说。想要谈论谈论红楼心得,那咱们就到这里来,高谈阔论,也不怕有真的行家里手笑话,对吧?
嘿嘿嘿,过日子嚒,怎么舒心怎么来。我是宝玉那样的天下第一闲人,无事忙,美眉随时想聊几句,我就随时可以陪着,咱们这也是一种快意人生啊!


cristal2011 发表于 12/9/2016 9:05:20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547592#73547592]

[/url]

哈哈,按宝钗的话来说,最难得的不过是富贵、闲散,MM这一“无事忙”是古今之大幸啊。不过MM是有福并惜福之人,是应该幸福的

老实说能得MM这个红楼同好真是意外之喜,能这样一直读下去,聊下去真是开心,开心得我想要去拜拜曹大大去~~~

我想说,如果真有行家看到我们的讨论,请您一定要发话啊,哪怕笑话我们也请笑出声来,好让我们聆听受教,也长些学问。拜托了!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7
贴子6099
魅力8729
注册时间2012-12-04

cristal2011

只看他

2016-12-12 19:53:30


我又来了。MM为晴雯想象的进阶版人生很实际也很周全,只是晴雯姑娘再世为人也未必能虚心接受呢,哈哈。


其实要比晴雯和袭人谁的处世方式更正确、更高明,我倒也一时语塞了。正如MM所说,你蓄意谋划、竭力钻营来的东西,我可能视如草芥,而我悉心保全、全情投入的事物你又未必肯多瞧一眼,站在不同的价值体系里,谁又能说自己更高明呢?

老实说,这段时间和MM讨论《红楼梦》也着实让我对人生的根本意义做了一番重新思考。要论“个人价值”,谁来定义“价值”?如在曹雪芹的年代科举入仕才有价值,写本小说除了自娱自乐又有什么意义?可现在看来呢?一本《红楼梦》成了汉字文化圈里永远的丰碑,而状元榜眼们都去了哪里?

要讲“家国大义”,谁又说得清何以为“义”?如赵孟頫以大宋宗室身份出仕元朝,要在今天吃瓜网友的眼里那绝对脱不掉一顶“汉奸”帽子的,可说到他事实上为汉族文化的传承和繁衍起到的作用呢?况且到今天宋元恐怕也能算“国家内部矛盾”了。

又好像宝玉和袭人“文死谏,武死战”的那番辩论,“死名死节”也都未见得是“好死”,也别去笑话什么“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了。

所以不仅人人都有不同的价值标准,而且就算一个时代有所谓的“主流价值”但这一标准本身也在时间的长河里发生变化。凭空说一个平凡人活出的“价值”确实没法说清楚,因为标准难定。


我想我们能不能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先不论一个人高明与否,只看看他/她在自己的价值体系里有没有活得“明白”。


我认为在普通人在“不蓄意伤害他人利益”的大前提下(大善和大恶之人除外,这样的人有超越我们常人的道德标准),每个个体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理想、志向、目标(后称“理志标”),而有没有活“明白”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分析:a.有没有树立明确的“理志标”(具体如“先赚一个亿”,抽象如“做个幸福的人”);b.有没有真诚地以正确的方式在努力;c.能否坦然接受任何结果。在这个定义下,活得“明白”的人大致有三种吧:

[list=1]

智慧型: 能树立实际可行的“理志标”,选择正确的实践道路,并坦然面对最终结果;


无畏型: 明知自己的“理志标”实现不了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在努力,并无怨无悔;


知足型: 不一定有明确的“理志标”或具体的实践行动, 但能真正做到“随遇而安”(自负盈亏,生死无怨)。



相反,没有活“明白”的人也可以分为两种:

[list=1]

漫无目的型: 没有或无法为自己设立“理志标”,在人世间“坐以待毙”或者“乱闯乱撞”,但还总不知足,也总是怨天尤人。


自以为是型: 有明确的“理志标”,却固执地在错误的道路上努力,最后怨天尤人。


由此可见,活没活明白最重要的还是看这人自己最终给自己的评判,“明白”的人可能会坦然受死了无挂碍,也可能带着未竟之志含恨而终但终究对此生所为没有一个“悔”字。总之在我看来,这样的人到死时或平和,或忿恨,但几乎没有纠结和矛盾。所以“明不明白”这是个要“盖棺”才能“论定”的事儿,晴雯是可以聊聊的,袭人,我似乎还没看到头呢。


好了,啰嗦这许多,我来说说我眼里的晴雯吧。

首先,晴雯此生有没有一个目标或是愿景呢?MM点出一个“傲”字,说她似乎从未违背本心,也从来不委屈自己。

但MM也指出了,这个“傲”是与她的身份和背景不匹配的,在那样的家庭,哪怕凤姐那样“霸王似的”人物都要审时度势,左右讨好,哪怕像老太太这样位高权重也都要全了礼数,一个小小的丫鬟怎能凭借一根傲骨,一腔傲气安稳一生呢?所以,如果“傲”是她的毕生所求,她要实践这个“理志标”就必然只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如果她到死都还“宁死不屈”,哪怕是叫骂着闭眼的,我也觉得她活着的时候至少是认清了自己的,她就是要与全世界抗争,就是为着“本心”而活,这样至少是个第2类“明白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者。可她临终为何要说“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呢?为什么要赌气而“既担了虚名,越性如此”呢?可见她并不只为“本心”而活,到死也还念着“虚名”呢,念着不要成为别人眼里的“笑话”呢。既在意“虚名”,那平日为什么举止又轻浮得如此,偏教人拿住了把柄呢?我认为这是晴雯的“不明白”。

若是晴雯给宝玉指甲和贴身袄衣时说的是“管它虚名不虚名,但要你此后不要忘了我这份心也就罢了”,那她就真是至情至性、一“傲”到底的英雄人物了,可惜曹公让她最终“泄了气”,她还是一个糊里糊涂的小丫头,曹公给了她美丽、灵巧、真诚、勇敢,但要说“高洁”和“智慧”我认为就是有意要将晴雯“拔高”了。

1011s 发表于 12/12/2016 2:00:41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567577#73567577]

[/url]
哈哈,其实美眉分析的和我讲的是殊途同归啊。我一开始就说,晴雯是个糊涂人儿,也就是美眉说的活得不明白。咱们讲得是一回事。美眉比我分析得更深入,更有理性光芒,更条理清晰。
我是觉得晴雯的行为就像心智未全的小儿。美眉拿理智标这样的理性分析去理解晴雯,就像拿微积分去问一个小学生,晴雯与小学生一样,可能根本就不明白是何意义。
晴雯就是个小儿,无知但敏感,好胜但无力。
美眉说不明白晴雯为何行事说话那样矛盾,其实也是美眉是用成人理性的眼光来看晴雯的。如果你把她当心性未成的糊涂小儿,就很顺理成章了。看别的小丫头得了赏,小孩子会怎样呢?嘴上不服气,必要踩你是巴结领导的马屁精,但心里很是羡慕呢,于是自己也要得了赏才开心。这不就是个孩子嘛?!想想我们小学生阶段,很多时候不就是这样矛盾可笑吗?孩子有什么能力去分析自己的理志标呢?孩子只能处理眼前发生的事,甚至就连眼前事儿也都是全凭本心,喜怒皆形于色。所以晴雯才会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副小姐一样闲着,但看别人偷懒反不爽起来,因为孩子是不会自省的,只会看到别人的缺点呀。
如果美眉仔细观察小孩子,青春期前的,就明白他们不管性情如何,都是自私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再大方懂事的孩子,也不明白自省是何意,不明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道理。如果有孩子能做到,那也是大人要求的,他本心哪里会真得认同并懂得?
但小儿有小儿的可贵处,幼稚愚蠢很讨厌,可天真质朴也很可爱。
所以,我看晴雯和看袭人是一样的。没有特别的喜爱或厌恶。一个是懵懂小儿,一个是周全少女。
其实要了解一个人物的性格成因,离不开她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为何晴雯没有成长成熟,心性一直像个孩子呢?
袭人和晴雯的成长环境相同而又不同,她们都不是家生子,都是被买进来的。
晴雯是十岁时被赖大买来的,此前她已经流落在牙婆手中,连父母故乡都不知。只有个血缘含混的姑舅哥哥吴贵,还是托了晴雯的人情面子才进来贾府做厨子。晴雯死时,直着嗓子喊一夜的,不是宝玉,是娘。可见她这一生,也不过是个希冀母亲关爱的可怜孩子。我觉得晴雯的心智是一直停留在了十岁前的,辗转被卖后,她的人生似乎就已经灭了亮光。
而她之所以能进贾府得了贾母的怜惜,是因为她模样出色且牙尖嘴利,一个十岁的小姑娘,因此便认为这两样就是自己安身立命过上不再颠沛流离生活的根本,这又何错之有呢?她没有父母长辈来教导她,全靠自己摸索,自然是凭借一种本能,活得一团孩子气。偏她天生性情就是桀骜不驯的,这样悲苦的命运多舛只会加重这样的桀骜不驯。若天生是安静持重的性格,这样的命运或许会让她更加审时度势呢。
低贱的出身,颠沛流离的童年,无依无靠的背景,所以她才敏感倔强,最怕人家看不起她,轻贱了她。她也最看不起自轻自贱,偷东西自甘下流的小丫头。所以她无来由的傲气,心比天高,得罪所有人还不自知。书中可见,就是唯一亲人,那个姑舅哥哥在她好时攀附,不好时,何尝照顾她分毫?晴雯,可怜之至!说她是黛玉之影实在贴切,都是只有贾母这一个依靠罢了。而晴雯的这份依靠还不比黛玉,连血缘关系都没有,只是一丝欣赏和怜爱,太也靠不住。
再来看袭人。一样被卖。可袭人是在母兄的疼爱中,自愿卖身为家庭付出的。而袭人家拿这银子,几年间就翻了身,还总想着赎她出去。袭人何其幸福。有母亲哥哥的真心疼爱。袭人在成长中,从不缺爱,所以她更平和宽容。她也不缺教导,母亲哥哥就是她的人生依傍。能几年间就将家业发展得颇为兴隆,袭人家母兄也不是一无是处的人,谋划经济经营也是有自己的一套。袭人和家里从未断了联系,她又怎会没有耳濡目染呢?袭人像宝钗,有母兄依傍,自然能从容成长,谋划自身。这是她和晴雯命运的不同,自然也是性格不同的很大成因。
就像晴雯死时的那句话,如果早知结局是这样的,就另有个道理,究竟是何道理?晴雯没有说,我们也无从猜测。但这样死时才有的觉悟,不管有无道理,都字字血泪,我觉得晴雯太可怜了。
晴雯一生不懂情也不懂爱,可,谁又真心给过她情和爱,教她领会过这人世间最美好温暖的亲情与爱呢?贾母吗?宝玉吗?都没有吧。
所以,我虽然觉得晴雯悲剧很大程度是性格使然,不是一味全赖命运不公。但我还是不忍心苛责晴雯,就像不忍心苛责一个懵懂的孩童。孩子纵有错,这错,也大部分在于大人们,以及大人们为她建造的这个污浊世界。
ADVERTISEMENT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7
贴子6099
魅力8729
注册时间2012-12-04

cristal2011

只看他

2016-12-12 20:57:28

回复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547523#73547523]571楼cristal2011的帖子[/url]

还想再说两句袭人。可能我们现代人很多都不能认可袭人的价值观和出发点,但我说过,此处只论“明白”与否,不论价值对错。
就前八十回来说我认为袭人是没有“矛盾”的,她很清晰,服侍老太太时心里就只有一个老太太,服侍宝玉时心里也只有一个宝玉(这一点跟鸳鸯是一样的)。所以这样看来,她一直的付出和努力与她自己的“理志标”是大致吻合的,而且她也是“心甘情愿”的。
无论她自己想不想做姨娘(我认为即使想做那也没有不对哈),她对宝玉的一片真心也是没有疑问的,而她一贯的心思作为(从前八十回来看)都是奔着一辈子守着宝玉去的,所以想要上下和睦,想要左右逢源,想要处处为宝玉周全(如果原书后面的故事是袭人在贾家遭难时经自己谋划钻营而嫁了蒋玉菡,那就当我没说,但若真是这样我也要怀疑袭人这一人物的“一致性”了)。当然,她的价值观未必是宝玉的价值观,她的努力也未必能换来宝玉的“幸福”,但就论袭人本人来说,她的思想、言语、行为前后是一致的,她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理志标”,也在“明白”地努力着,至于最终的结果跟命运就大有关系了。

只是一点,如果生命可以重来,晴雯是“另有个道理”,但我感觉袭人对自己的前半生也没什么可“改”的,嗯,这是我认为她们的不同。
1011s 发表于 12/12/2016 2:31:29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567920#73567920]

[/url]
袭人就像美眉说的那样,她是个明白人。时刻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且对真心爱惜的人还有牺牲精神,这也是我最认可袭人,不喜世人污名化袭人的一点儿。
她为了母兄可以自卖自身,为了宝玉可以百般劝谏,袭人实在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那种服务型人格的人。和这样的人相处,会很舒服,因为她总会思虑着如何去照顾别人。
这是袭人天性和晴雯这样有反骨有傲骨之人的大不同。
当然,袭人能将这样的温柔性情一以贯之,和她美好平和的家庭环境也分不开。袭人是不缺爱的,所以她可以凭着天生的温柔性子,也同样礼貌周全的去爱周围的人。这点,晴雯便做不到。晴雯成长过程中太缺爱,她便也不会爱,甚至连如何平和宽容的对待他人,她都不会。
其实看看我们周围就明白,无论富贵贫穷,凡是家庭和睦父母疼爱的小孩子,大多也性情平和,待人接物都有自己可称道的地方。但是很多家庭残缺父母虐待的孩子,就很艰难才能融入社会,从容社交,而且特别容易偏激。
袭人就是个幸运的平凡姑娘。有母兄疼爱,有份自己热爱的工作,还有个能够得着的人生目标。如果不是命运捉弄,袭人会实现目标,高高兴兴继续照顾宝玉,做宝玉的姨娘,再生个孩子,过完平凡而顺遂的一生吧。
所以,就袭人的立场来看。她就算是在王夫人那里汇报了晴雯的行径,我也不觉得她有什么错。站在岗位竞争的环境中,如果晴雯上位,她的人生目标就可能受阻甚至受到严重挑战。更何况,晴雯虽一直说自己无意做宝玉姨娘,拒绝和宝玉一起洗澡,但她是贾母瞩意的人选,又那样标致夺目,且目中无人,谁都要踩在脚下。晴雯那样的性子,一旦做了姨娘,袭人难免会相形见绌,这怡红院第一,宝玉心中丫头第一人的位置,袭人无论如何是不会拱手相让的。职场竞争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人生的全部目标。袭人并没有添油加醋诬陷晴雯,只是顺着王夫人的不喜如实说了,何罪之有?
当然,后果太严重了。可能袭人也没有料到,晴雯会被这样撵出去。她本意或许只是灭了晴雯为妾的可能吧。我不愿相信,温柔和顺的袭人会存了置晴雯于死地的心,这是不大可能的。
不过,我觉得袭人汇报了晴雯言行,应该是真的。记得前文美眉有推测过,是门口的婆子们打的报告。我觉得这个,书中宝玉已经说了,如果是婆子们,那为何只有晴雯等人的言行被汇报了,麝月袭人等人有更甚于此的言行,为何就没有被发作?美眉可以说,是晴雯犯了众怒,而袭人等人人缘儿好。这我还是觉得不解,因为除了晴雯,芳官等人不说,戏子出身,王夫人本就想撵走的,还有一个四儿却蹊跷。四儿偏偏就是袭人和宝玉拌嘴生气时上位的,其他也并没见她如何出挑,和婆子们也没有矛盾,王夫人单单挑了她出来,就很可疑了。所以,我推断,还是袭人这个耳报神,在同王夫人这个领导汇报工作时,有选择的报了些事情。不然次次都回无事,王夫人难免不信。
我觉得不必将袭人这样的行径视为多大的行为失德,我不信每个人都完美无瑕到在职场都是道德标兵,从未站过队,从未和领导说过同事工作中失误,从未发表过任何负面评价。如果真是这样道德自律,我倒是觉得这样的老好人得无能到什么地步?
我们不诛心。不要给袭人安上存心诬告陷害晴雯,要置之死地的恶毒心机女标签,理性看待袭人的言行,不贬低也不美化,就可以了。
这是我对袭人及晴雯二人的看法。
初始化编辑器...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