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热门

阅读顺序

深色模式

字体大小|

搜索
ADVERTISEMENT
返回
  • 浏览过的版块

1
ADVERTISEMENT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22
贴子17028
魅力17450
注册时间@2013-08-09

xyzz

只看楼主

[转帖评论]回顾“文革电影”

622

0

2004-02-27 10:20:00

“文革电影”曾被认为不屑一谈,因为这是一个图解政治概念的电影,但正因为如此,“文革电影”就具有了它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当然不能从艺术上谈,而应该从时代的特征中去看待。作为一个时代,电影是最能够反映“时代精神”的艺术形式,从这个时代的电影中所能折射出的观念、气息是最真实、最全面的、也是最典型的。由于我的成长期正处于“文革”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因此对这个时期的电影也最了解。目前这个时期已经快过去三十年了,回过头来再看一眼这个时期的电影便会产生无限的感慨,不管它有无艺术价值,但至少它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历史造就了这一“艺术”,而它也是反映这段历史的最真实的载体。
那么“文革电影”从何时算起。其实文革期间,曾经造成了中国电影的一段空白,这也是非常罕见的现象。自1966年推出的《青春红似火》后,除样板戏电影外,故事片一直到1973年才恢复生产,整整7年的电影空白,那么这时的中国人看的是什么呢?《新闻简报》、《×××访问中国》是当时中国银幕上的主要形象,其次便是样板戏,1970年拍摄了一个非常特殊的片种,叫做电视复制片,这对于今天的人的来说是非常难以理解的,电影是从电视屏幕上复制过来的,这样的片子曾拍了《智取威虎山》等5部,1970至1972年才陆续把全部样板戏,以及《钢琴伴唱〈红灯记〉》、《革命交响音乐〈沙家浜〉》拍成了彩色影片,这些电影是当时中国人的最大精神财富。今天,我把这些在三十多年前所反复看的电影又重看了一遍,觉得它在人物造型上所具有的宣传画式的风格是带有很鲜明的政治特色,特别在光与影的处理上所呈现出的“三突出”的创作原则,其实也是很适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的,美与丑、善与恶、爱与憎的绝对化处理,往往能激起人们朴素的情感,这也是“样板戏”之所以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原因。
到了1973年推出的4部故事片,为当时的中国人欢欣鼓舞。它们分别是《火红的年代》、《艳阳天》、《青松岭》、《战洪图》,这些影片基本上都是反映“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的故事,在工厂、农村这种斗争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最近我重看了其中的《青松岭》和《艳阳天》,这两部都属当时的经典作品,《青》是一部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重拍片,而《艳》是当时赫赫大名的浩然小说改编的电影。今天看来这两片所反映的“斗争”恍如隔世,其中反角的思想,如土地分红、外出做生意,不是今天所提倡宣扬的吗?可见一个时代具有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念。
1974年推出了一些反映战争的影片,除两部准样板戏《杜鹃山》和《平原作战》外,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侦察兵》、《南征北战》(重拍版)、《闪闪的红星》、《渡江侦察记》(重拍版)、《平原游击队》(重拍版),而反映现实生活的影片要数《创业》影响最为广泛,直到今日,该片所引起的“争议”仍具有史料价值,其次的一些影片就显得过于应时了,如《一副保险带》、,《钢铁巨人》、《无影灯下颂银针》、《向阳院的故事》。这一年可以说是“文革电影”的高峰期,也是“三突出”创作思想在电影实践中取得“成果”的一年。不过在其“艺术质量”上仍有高低之分。过于概念化的电影这在当时也并不是太受欢迎的。
1975年又有了两部准样板戏,不过都是舞剧,它们是《草原儿女》和《沂蒙颂》,这一年最引人注目的电影是《海霞》,不过该片也经历了一番曲折的历程,但无疑这是当时最受欢迎的影片之一,其次一些“反走资”的电影开始逐渐取代“阶级斗争”而成为当时电影的主要题材。例如《春苗》、《战船台》、《第二个春天》,以及《决裂》,这些影片具有比较强烈的斗争锋芒,因此一出现便成为“热点”,我记得当时的电台中也反复播出这些影片的录音剪辑。而《金光大道》是浩然的第二部小说改编的电影,不过“高大全”的味道更浓,成为了一部具有“标签式”意义的电影。另外《红雨》、《小螺号》、《阿勇》、《烽火少年》、《黄河少年》等一些儿童题材的影片广泛涌现,具有强烈的“战斗”意识,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他们伴随着“斗争”而成长,很显然,当时已经意识到要把“斗争意识”灌输到青少年身上的重要性。而该年的战争片《激战无名川》、《车轮滚滚》、《碧海红波》却相对无力,人物更虚假,情节更老套,因此也缺乏吸引力。
1976年是“文革电影”产量最高的一年,除了几部电影《沸腾的群山》、《难忘的战斗》、《年青的一代》(重拍版)、《枫树湾》等还有一些看点外,大多数电影都成了“政治斗争”的工具,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欢腾的小凉河》、《芒果之歌》、《寄托》、《山花》、《山里红梅》、《主课》、《反击》等,而其它一些电影则“公式化、脸谱化、概念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这些影片虽然没有任何艺术价值,但却是当时所宣扬的观念的体现,比如《青春似火》、《阿夏河的秘密》、《开山的人》、《雁鸣湖畔》、《山村新人》、《锁龙湖》、《新风歌》、《江水滔滔》、《海上明珠》、《征途》、《雁鸿岭下》等。
真正的“文革电影”就这么几年,但还有一些“后文革”的电影,这些电影尽管表现的内容变了,但其创作观念仍没有多大变化,这些电影主要表现在1977年和1978年间。文革是一个历史,文革的电影与文革的文学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会成为一种特殊的现象展现在后人眼中,供人们研究这段历史,因此也具有独特的价值。后人们也会从这些电影中得到某种启示。
初始化编辑器...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