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返回
  • 浏览过的版块

1
ADVERTISEMENT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22
贴子17028
魅力17450
注册时间@2013-08-09

xyzz

只看楼主

【转帖评论】新《天龙八部》的结尾改编超越了原著

433

1

2004-05-25 09:02:00

我认为新《天龙》的结尾改编超越了原著。
  
  新天龙用较多的篇幅描写了萧峰在少林寺外长跪七天七夜求见父亲,表现了他的纯孝!进一步完美了这个人物。另一方面说明父子亲情已断。说明萧峰自杀与其父亲在大宋少林寺出家为人质无关。
  
  新《天龙》删去了萧峰和段誉,虚竹等人去西夏招驸马的情节。我认为删的好,因为萧峰毕竟是南院大王,负有守土职责。并不象段誉和虚竹 是闲人。另外原著中萧峰看着瞎眼的阿紫被不明来历的庄聚贤带走,无动于衷也不和常理。萧峰心里立誓终生不娶,以报阿珠的深情,却又去凑招驸马的热闹,也叫人觉得怪怪的。
  
  在新《天龙》里萧峰从少林寺回到大辽,思想已经进入了另一种境界即:众生平等。维护和平,不愿再杀人。也即扫地僧说的“施主宅心仁厚,顾念天下苍生,真是菩萨心肠。”“唯大英雄能本色,萧峰当之无愧!”这种境界决非一般人所能达到。从胡军的表演中我们也可看到,这时的萧峰少了乔峰的野气,萧大王的霸气,多了几分沉稳,忧虑和平静。
  
  在新《天龙》中去掉了原著中由于萧峰不愿南征,耶律洪基杀机已动,调兵遣将这一过程。添加了这一情节。萧峰中毒被擒,阿紫扶他上马,几万前来抓他的辽军将士见他已被擒,对他毕恭毕敬,齐喊“我们受皇上差遣,请原谅我们对大王不敬,恭送萧大王回宫。”环顾几万将士,萧峰对阿紫说:“如果我带兵南征,这些人恐怕一半都不能回归北国。如果我真能救得了这许许多多的生灵,皇上就是将我处死,我也无怨无悔。但只怕我死之后,皇上又派其他人南征”。这一段改的好!充分表明了萧峰平常待将士亲厚,随和。契丹官兵敬他,爱他。刻画了萧峰的人品,性格。同时也说明他这时就有以自己的生命拯救万千生灵的想法。为后面的自杀做了铺垫。但是,请注意:这万千生灵在这里是指契丹人!另外也为挂印而去。不告而别做了说明(萧峰非常了解耶律洪基,知道劝说无用,此时因力柬而死是无意义的。也说明萧峰并不是一个没有智慧的人)真是点睛之笔。
  
  新《天龙》在萧峰被俘后添加了这样一段,劝说萧峰的大臣对耶律洪基说;“萧峰不听劝说只顾喝酒,此人武功当世无匹,一旦投奔南朝将成大患,不如将他处死”耶律洪基说“谁让他听你们的话,我让你们去就是为了看好我好兄弟的命,不要让他自杀,待我南征回来,再和我的好兄弟认真谈谈”(原著中无此话)“我已备好伐宋大军,大军随时准备出发”此后剧中又出现了有人进囚笼帮萧峰梳头的镜头。
  
  我感到这一改编非常重要,描写了耶律洪基对萧峰的复杂心理。他一方面希望萧峰助他伐宋,另一方面也知道以萧峰的性格很难让他伐宋。说明耶律洪基赏识萧峰就像曹操赏识关羽(关羽因为其忠,曾被后世多位君主封为武圣)。耶律洪基赏识萧峰就是赏识他视荣华如粪土,为人忠心耿耿。大忠,大仁,大义,一诺千金。这才和他结为兄弟,纳为死士。在《天龙八部》中,对萧峰有此赏识的君主并非耶律洪基一人,原著中女真部落首领完彦阿骨打与萧峰结拜,包括从小受君主教育的段誉与萧峰结拜都含有此种因素。甚至连萧峰的仇敌一心复国的慕容博也有此见识,愿意以自己的生命换取萧峰带兵伐宋的一句承诺。
  如果身为半个南蛮子的萧峰为了耶律洪基封的宋王立刻伐宋的话,我想身为帝王的耶律洪基也不会把南院大王这个从不封外姓的重要官位给萧峰了。否则他首先得担心萧峰会不会取而代之。所以他认为萧峰不愿伐宋是很正常的。正是萧峰的性格。这并不代表萧峰对他不忠。只是所见不同。需要以后慢慢开导。耶律洪基给萧峰下的毒,只是让其暂时失去内力,浑身剧烈疼痛,而不是将其毒死,至残。也说明这个道理。另外原著和《新天龙》中都有当萧峰获救时听到耶律洪基被擒的谣言时,立刻要返回去救耶律洪基,并说“他是我大哥,他对我不仁,我决不能对他不义”的话。再次深刻的刻划了萧峰的性格。 他们之间的这种关联也为萧峰相信大哥契丹人一诺千金最后自杀再次做了铺垫。如果按原著就有点说不通。
  
  新《天龙》删掉了原著大量的描写众英雄救萧峰脱困,萧峰大杀契丹人的过程。及萧峰与完颜阿骨打结拜,完颜阿骨打率女真人部落大杀契丹人救萧峰的过程。我认为删的好!因为在一般汉族人眼中,这叫杀的痛快,但在众生平等的思想中,这也是杀人。何况本族将士平时敬萧峰如天神(原著中描写)!萧峰是契丹人,此时的萧峰决不愿意任何人杀本族人。新《天龙》中萧峰在城门口对契丹将士用降龙十八掌起手式又放下就是这个道理。这点改的好!反观97版天龙,萧峰武功此时最高,三兄弟和中原英雄联合将契丹人杀的落花流水,好像又回到了丐帮的乔峰!!显然严重贬低了原著中萧峰的思想境界。将萧峰刻画成了一个对本族人(这个民族从前对他只有厚待,没有仇恨)不仁,不义之徒。根本就不是萧峰的本性!!!
  
  新《天龙》中还删掉了萧峰和众英雄到雁门关,雁门关守将不开门,萧峰在雁门关前反复想起阿珠等过程。以及为了救中原英雄才不得不威逼辽帝,及自杀前说的“萧峰今日威逼帝下,已成契丹大罪人,再也无面目立于天地之间”。以及中原武林人士说是雁门关守军逼死了萧大侠等等。原著中阿紫对所有的人说“你们都不是好人,是你们逼死了我姐夫”是有道理的。按原著的写法,人们总感到萧峰有负于契丹,讲仁义只对汉人。
  
  新《天龙》改为萧峰在雁门关前主动出列跪在大军前对耶律洪基说“大哥,你听我说。”耶律洪基说“你不要叫我大哥,萧峰你助我伐宋,我要伐宋,你不助我,我也要伐宋”接着段誉和虚竹冲出去抓耶律洪基,萧峰跪在地上大喊“不要”抓耶律洪基的整个过程跪在那里没动。见段誉和虚竹抓住耶律洪基后,大声喊‘都给我住手”要求众人和辽军都停下,当然也包含段誉和虚竹在内。问耶律洪基要赎金时,比原著多加了一句“天下还有比帝下生命更贵重的,那就是千千万万老百性的生命。”耶律洪基说“原来在你心中把我这个大哥就没当回事。”(这句原著没有,但改的好。可见耶律洪基也在乎萧峰心中有没有他这个大哥)。萧峰说:“大哥,你错了,正因为我深信我们契丹人一诺千金,我才逼你发下重誓”。新《天龙》这些地方比原著好!否则萧峰为一个不可信的诺言而死,不是可笑!
  
  新《天龙》中萧峰自杀前深情的说“大哥,再让我喊你一次大哥把!”(原著没有这句话)萧峰永远是契丹人,今日威逼帝下,已成契丹大罪人。但愿萧峰一死能换来天下太平”这句改的好!萧峰是想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天下太平,拯救无数生灵(其中,首先包含着南征的契丹将士)而不是因为无面目立于天地之间;因为唯一恋人已死,生命对自己没有意义;因为父亲在少林寺做人质,自己受制;因为英雄末路,不得不死.....
  
  这种改编使萧峰真正由一个江湖草莽好汉升华为顾念苍生的真正的大英雄,使他的伟大人格永远为人难忘。
  
  萧峰用耶律洪基发誓时折断的刀自杀(这也是耶律洪基的佩刀),第一表明了自己永远忠于大辽,忠于他的大哥。第二代表辽帝已亲手杀了威逼自己的叛徒,为耶律洪基挽回脸面。(这一点在契丹人看来很重要),第三也给这个千斤一诺增添了血誓。
  
  《新天龙》中萧峰死前三句话“好兄弟,辽军撤了吗?”段誉,虚竹“大哥你看辽军撤了”萧峰:“我们契丹人一诺千斤,可惜我再也回不去了”。(这一句不着痕迹地再次表现了萧峰对自己的契丹血统最终接受与眷恋,并为自己的民族而自豪。)“当年我爹就是从这里把我抛上来,我现在该回去了。”原著中并没有这些话,但改编者写的好。充分表明了萧峰死前最关心的是,他的死是否带来了两国的和平,表明了他热爱契丹,相信他的大哥,相信族人的千斤一诺!
  
  片尾曲中“你英雄好汉需要抱负”,这里的抱负,我想就是指萧峰为和平献身。
  
  所以新《天龙》中萧峰的死并不是英雄末路,走投无路的死。而是为和平自愿献身!阿珠即便活者,萧峰也会自杀。
 我认为新《天龙》的结尾改编超越了原著。因为片中萧峰的就义比原著意义更深刻,人物的思想境界更高。
  
   新《天龙》中萧峰热爱契丹,以身为契丹人而自豪。这份感受是原著中没有的。[当然,也有人认为胡军表演肤浅,没有表现出原著中萧峰身为契丹人的可悲]
  
   原著中的萧峰是无可奈何的接受契丹人身份的。心中认为当辽国大王不如当宋国乞丐二.三代弟子
  
   而我认为热爱契丹,以身为契丹人而自豪这是作为拿的起,放的下的英雄萧峰应该有的品性,正所谓儿不嫌母丑。英雄不嫌国贫。
  
   新《天龙》中萧峰最后成了为保卫祖国边疆尽力,身上充满了王者之气的真正的萧大王。不在是原著中哪个把南院大王职责不放在心上,把与结义兄弟在一起,自在生活放在第一位的大侠。
  
   可以说,原著中萧峰从头到尾基本没变,但新《天龙》中,萧峰是成长中的英雄。由武功高强,豪放的乞丐小头目——仁义,有领袖气度的丐帮帮主----充满仇恨,狂野的萧峰----回归平静的萧峰[女真部落]---有情有义,英勇无敌的萧大王----宅心仁厚,充满忧虑和责任感,具有王者之气的萧大王----撇个人荣华富贵,为各民族和平献身的萧峰。思想境界由报仇血恨---维护万千生灵。点滴变化被胡军演绎的真实而生动。
  
   尽管故事情节电视与原著基本一样,但细节之处的改动,胡军的精彩演绎却使人物立意和境界有了本质的变化。我更喜欢胡版萧峰。
  
   新《天龙》中萧峰就义是为了各民族和平,使这个人物形象为各民族所接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就在今天,还有人为了个人的野心在不断制造民族矛盾,企图分裂祖国。新《天龙》中萧峰这个人物在今天这个现实的社会中仍有着积极的意义。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22
贴子17028
魅力17450
注册时间@2013-08-09

xyzz

只看楼主

2004-05-25 09:03:00

有些观点不能苟同:

1。萧峰去西夏,只是陪同段誉,并没有违反不娶二妻之嫌,觉得这里让他同去,是为了显示萧峰威名远播,连那西夏侍婢听到他的大名,都敬之异常,相形之下,与之齐名的南慕容简直狗屁不如。还有个作用,就是让萧峰说出不娶二妻的想法,因为如果没有那三个问题,他是不会对任何人透露心里所想的。

2。至于说结尾,各人有各人的特点,也许改了后,萧峰显得更完美,但人太完美反而觉得有些假了(呵呵,这句纯属倾向金老爷的说法),其实觉得原著的结尾更加前后衔接。书里从开头就极力渲染宋人如何憎恨辽人,以让萧峰今后立于天地不容的悲惨境地,而且在那一个历史时代,不像现在的人一起讲求民族平等、一视同仁,所以觉得原著看法更突出萧峰的无奈,人,生于天地间,很多事不是人力所能及,即使武功强如一代英雄萧峰。
初始化编辑器...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