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玲确实敏锐得很
类似的事件在重演,八年前李嘉诚跑路的的时候,遭到无数人的耻笑,如今潘石屹想跑跑不了。
对啊,太奇怪了,以为这版上的人在90年代都是没记忆的小娃娃吗?90年代的国内大城市已经很开放富裕了好吧,房地产已经开始兴起了,大学里商学院已经有房地产专业了。那时候互联网也已经兴起了,大家了解国外都可以上网了。出国留学的一般都有奖学金,没有奖学金的一小部分家里富裕也能自费留学了。读书期间有同学在学校食堂打工,或者机房lab打工,算校园工作可以减一点学费。但出去外面刷盘子已经很少见了。暑假还要实习还要写论文,怎么可能一直刷盘子,国内家里不可能这个时候还要读书的孩子寄钱回去啊。我还记得当时有同学是上海外企工作的,过来美国读MBA,人家出国前在上海的薪水已经是一个月一万七人民币了。
至于读书都是读了专业出身,毕业就是H1签证,然后办绿卡,一步步工作,现在大家要么都在公司做到中高层,要么自己创业开公司做生意,怎么可能留在国外得“刷几十年盘子,混得最好的就是和人开餐馆”,这种倒是挺像福建温州偷渡黑下来的路子。倒是有一个朋友开餐馆的,人家早年做码工,股票上市中年财务自由后盘了几十家连锁店好吧。
如果是90,91年来美的,可能对言论自由是有点顾虑,毕竟当时89刚过嘛,比较紧张。但是认识不少90年代初来的朋友,教授,医生,律师,大厂高管,华尔街搞金融,自己创业做生意都有。最欣赏的一位在NASA JPL,最近的火星探索项目就有他的贡献呢。觉得那位层主说的老留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感觉。
baobao557 发表于 2021-08-13 02:44
我2000前后出国的。毕业两年前本科参加招聘,华为在top2招生是5K一个月。算偏高的了。1W7肯定有,但绝对不是行情。别说1W7有,整7W的也有啊。不提资历职位就业年限就是误导了。
许子东在锵锵三人行里说过,张爱玲的经济一直很好,很有钱,并不像外界说的那么穷困潦倒。
宇治抹茶 发表于 2021-08-13 00:05
最后她应该是非常厌世孤独倒是没错吧
贝律铭的父亲是民国的中央银行总裁,获取信息的渠道必然不一般。
杨振宁不是说入美国籍后他父亲不肯原谅他吗?这有点看不懂
宇治抹茶 发表于 2021-08-13 00:10
这个我相信。印象中是老杨自己说的吧。老一辈的文人学者对中国确实有很深厚的感情。让他们远离故土,从此去到一个文化之根断绝的地方生活,是难以想象的。
不过老杨晚年以后回中国来,确实看得出,这个人政治上就是投机主义呗,谁强大,呵呵,我就支持谁。
没全奖签证都拿不到
2000年初也需要全奖 没资金证明都拿不到签证 我家是2000年初来的 从来没打过工
Sherlock2020 发表于 2021-08-12 20:57
我也是2000 来。但打过工做cashier。当时多数有奖学金的不打工。我是一方面需要钱一方面也去接触社会。也知道少数其他一些人没有全奖的,在校内做一些assistant的非正式奖学金的工作。就是没有全奖那么多。记得还有不是全奖考出来的家里付钱过来念书的,拿到系里给的半奖,高兴极了。
你编故事也编的太离奇了,老留有谁会去几十年刷盘子,开中餐馆啊?
这边的老留,认真工作的,手里房子股票都有,混的也都不错。
goodluck23 发表于 2021-08-12 20:04
确实多数人都不错。
越早些时候比国内优势更大,经济上,加其他各方面。
但是2K年以后国内就一飞冲天了,而我们2K毕业出社会的国内同学,绝大多数都比来美国的相对社会地位高的多得多了。美国的多数是底层员工,少数中低层领导。国内的有行业支柱。最差的中层 吧。这个是时代大势,赶上了大风猪都拿吹上天。何况国内比较好大学的毕业生呢。月收入也许差别木有太大,但资产价值肯定国内同学高的多了。
现在那个年代过来留这边的我们,所剩的也就是空气和民主比较优越了吼吼。小时候对民主制度这些隐隐的有点优越感。疫情这两年看到太多不可置信的现实。以及选举中各种前所未有的丑态。
现在就是政治虚无论。两国各有各的问题,各有各的方式。有些东西很难比较。没有绝对的对错。不喜欢国内越来越收紧的控制。同样也不喜欢美国各种乱想横生。我们刚来那会据说比现在好得多,但讲真我们那会儿在学校接触美国社会挺少。也就是媒体上看的一些东西。总体气氛确实两党都没有现在极端。
有很多东西,两个国家都很难再回得去了。
按事实说话,我说的老留是指90年代前期出国的,在国内至少有个本科学历,以学生签证出的国。我感觉和90年代后期出国的那批人有本质区别吧。当时我家在国外的留学生朋友没有一个没在餐馆打过工。老老实实读完学位的也是凤毛麟角,很多要么毕不了业又不想回国,不得不扎进餐馆打长工,有的压根就不想念书觉得不如打工挣钱快,所以一来就黑下来了。我爸也打过工,在他打工的餐馆里的大厨出国前就是上海一家医院的主刀大夫(后来移民加拿大了,自己开了餐馆吧听说)。后来留在国外一直没回国的那批老留,除了极少数混成faculty的大牛,基本没有人从事decent的工作,做点小生意啊开个餐馆啊做做房产中介啊这种最多。我后来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那会,认识的餐馆老板好多也就是我父母那一批老留,有人大毕业的,有以前在国内是音乐学院毕业的小提琴手的,etc.
公用马甲25 发表于 2021-08-12 20:04
91 和99,差别肯定很大。2K以后每一年差别估计就更大了。
当年那一波逃到香港的人是最后一批逃出虎口,就像柏林墙之前最后一批东德人逃入柏林。 香港难民中还包括12岁的崔琦,崔的在河南的父母后来因病或饥荒双亡。 崔在香港上的是教会学校,拿教会奖学金来美读大学,最后拿诺贝尔物理学奖。
贝律铭的父亲是民国的中央银行总裁,获取信息的渠道必然不一般。
杨振宁不是说入美国籍后他父亲不肯原谅他吗?这有点看不懂
宇治抹茶 发表于 2021-08-13 00:10
当时必要的政治切割啊。不然力挺儿子出国的老父亲在国内妥妥被批斗
到底了
Hot Deals
All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