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热门

阅读顺序

深色模式

字体大小|

搜索
ADVERTISEMENT
返回
  • 浏览过的版块

1
ADVERTISEMENT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22
贴子17028
魅力17450
注册时间@2013-08-09

ygxue

只看楼主

[分享] 震撼心灵《相约星期二》---生活真谛

1372

2

2003-12-12 13:19:00

一个老人临终前,给他的学生上的14堂关于人生意义的课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位名叫莫里·施瓦茨的美国社会学老教授身患绝症,将不久于人世。他16年前的学生,作家兼记者米奇·阿尔博姆偶然得知,匆匆赶去探望。教授宣布,他将给学生上最后的一门课,时间定在每星期二。于是,这位学生每周一次乘飞机飞越七百英里,赶到教授的病床前去上课。这门课讲授了14个星期,内容涉及遗憾、家庭、婚姻、情感、金钱、衰老、死亡、原谅等关于生活意义的话题。最后一堂课便是葬礼。

老师去世后,学生把听课笔记整理成书,书名就叫《相约星期二》。本文为书中部分内容的摘要。
  
*衰老*
“人们过于强调了年轻的价值——我不接受这种价值观,”他说。“我知道年轻也会是一种苦恼,所以别向我炫耀年轻的魅力。那些来找我的孩子都有他们的烦恼:矛盾、迷惘、不成熟、活着感到累,有的甚至想自杀……”

“…我乐于接受老。”

“这很简单。随着年龄的增加,你的阅历也更加丰富。如果你停留在二十二岁的年龄阶段,你就永远是二十二岁的那般浅薄。要知道,衰老并不就是衰败。它是成熟。接近死亡并不一定是坏事,当你意识到这个事实后,它也有十分积极的一面,你会因此而活得更好。”

“你知道这反映了什么?生活的不满足,生活的不充实,生活的无意义。因为你一旦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你就不会想回到从前去。你想往前走。你想看得更多,做得更多。你想体验六十五岁的那份经历。听着,你应该懂得一个哲理,所有年轻人都应该懂得这个哲理:如果你一直不愿意变老,那你就永远不会幸福,因为你终究是要变老的。”

“老年人不可能不羡慕年轻人。但问题是你得接受现状并能自得其乐。这是你三十几岁的好时光。我也有过三十几岁的岁月,而我现在是七十八岁。

“实际上,我分属于不同的年龄阶段。我是个三岁的孩子,也是个五岁的孩子;我是个三十七岁的中年人,也是个五十岁的中年人。这些年龄阶段我都经历过,我知道它们是什么样的。当我应该是个孩子时,我乐于做个孩子;当我应该是个聪明的老头时,我也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我乐于接受自然赋予我的一切权力。我属于任何一个年龄,直到现在的我。”

“我不会羡慕年轻人的人生阶段——因为我也有过这个人生阶段。”


*金钱*
“无论我生活在哪里,我都会遇到一些对新的东西充满了占有欲的人、想拥有新的汽车,想拥有新的财产,想拥有新的玩具。然后沾沾自喜地向你炫耀:‘猜我得到了什么?猜我得到了什么?’

“你知道我对此是怎么解释的?这些人都渴望得到爱,但又得不到,于是就接受了这些替代品。他们乐于接受物质的东西,期望能得到类似于拥抱的感情回报,但这是行不通的。你无法用物质的东西去替代爱、善良、温柔或朋友间的亲情。

“这个社会在想要什么和需要什么这个问题上是很感困惑的,你需要的是食物,而你想要的却是巧克力圣代。你得对自己诚实。你并不需要最新的跑车,你并不需要最大的房子。

“实际上,它们不能使你感到满足。你知不知道真正使你感到满足的是什么吗?”

“给予他人你应该给予的东西。我不是指金钱,我是指你的时间,你的关心,你的闲谈。这并不难。这儿附近开办了一个老年学校,儿十个老年人每天去那儿。如果你年轻而且又有专长,学校就会请你去讲课。你在那里会很受欢迎。那些老人非常感激你。你给予了别人,于是你开始赢得别人的尊敬。

“有很多这样的地方,你不需要有非凡的才能。医院和避难所里那些孤独的人只想得到一点陪伴。你和一个孤独的老头打打牌,你就会发现新的生活价值,因为人们需要你。还记得我说过的关于寻求有意义的生活的话吗?把自己奉献给社区,把自己奉献给能给予你目标和意义的创造。”

“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的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忌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感到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然地面对整个社会。”
  

*婚姻*
有没有一条标准可以用来衡量婚姻的成功与否?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不过,爱情和婚姻还是有章可循的:如果你不尊重对方,你们的关系就会有麻烦;如果你不懂怎样妥协,你们的关系就会有麻烦;如果你们彼此不能开诚布公地交流,你们的关系就会有麻烦;如果你们没有共同的价值观,你们同样会有麻烦。你们必须有相同的价值观。而这一价值观里最重要的,是你们对婚姻的重要性信念。
  

*死亡*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死,可没人愿意相信。如果我们相信这一事实的话,我们就会作出不同的反应。我们就会用戏谐的态度去对待死亡。但还有一个更好的方法。意识到自己会死,并时刻做好准备。

怎么能够去准备死呢?可以像佛教徒那样。每天,放一只小鸟在你的肩膀上,问:“是今天吗?我准备好了吗?能生而无悔,死而无憾了?”

事实是,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这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梦里。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在体验世界,我们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做着自以为该做的事。一旦你真正面对死亡,拂去外表的尘埃,你便看到了生活的真谛。当你意识到自己快要死去时,你看问题的眼光也就大不一样了。

摘自《文汇报》  
作者:〔美〕米奇·阿尔博姆 吴洪译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22
贴子17028
魅力17450
注册时间@2013-08-09

dudu

只看他

2003-12-12 16:43:00

这本书真得很不错!推荐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22
贴子17028
魅力17450
注册时间@2013-08-09

lesley

只看他

2003-12-17 16:56:00

偶老啦,没有兴趣再看书了。
初始化编辑器...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