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这张剧照,是演员刘涛与胡歌扮演的一对夫妻,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何兰芬与李侠。
李侠,他的人物原型叫做李白,是一名有血有肉、曾经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真正的英雄。他为了上海的解放,在发送重要情报时被敌人逮捕,不久后被秘密杀害。
何兰芬是他的妻子,也是他的革命同志。
这个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曾被拍摄成电影,由著名影星孙道临主演的李侠,也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经典的人物形象之一,而影片的名字是《永不消逝的电波》。
近日,胡歌和刘涛在话剧舞台上重新演绎了这个故事,并作为大型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第一期节目中的一个段落,于上周日晚8点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
节目播出后,反响非常热烈。很多年轻人都是从他们的演绎中,了解到了曾经发生过的故事,了解到曾经那些无名英雄们的付出。
很多人在微博和朋友圈深情地说:“李白前辈,您期盼的黎明,到了!”
对于自己扮演的李侠这个人物,胡歌形容他是“黑暗中的一点微光,点亮了新中国的光明”。
李侠被捕的时候,是一个隆冬的雪夜。再过两天,就是1949年的新年了。
被捕前,他接到了一个任务,要给西柏坡发送一封电报,电报的内容是国民党军队的江防计划。
当时,李侠的上线老孙已经牺牲。“老孙已经明确告诉他,敌人能够在五分钟之内监测到他的电波,可是他要发的电报非常长,一定会超时。”
但是李侠并没有犹豫,他选择了像往常一样,完成任务。于是,在新年即将到来的隆隆花炮声中,他与妻子郑重告别。
“李侠其实是做好赴死的准备了。”胡歌说。
妻子让他发誓一定会去找她,李侠无法面对妻子期盼的目光,只是抱住妻子,忍痛说出了谎言:“放心,我一定会去找你的”。
舞台的背景里,上海正在迎接新年,天上放着烟花,一片欢快祥和,何兰芬一个人孤独地离开。“我觉得可能这样比两个人出来会更有效果吧,但是李侠也会在后面默默地注视着她离开。”胡歌说。
剧本原先的设计并不是这样,按照原来的设定,李侠把何兰芬送出门去,两个人在街上做最后的诀别。
但是胡歌认为,他们的告别已经在房间里完成了,只有何兰芬独立离去,才能体现妻子这个角色的坚韧与伟大。
于是,那个诀别的雪夜,也成为剧中最动人的场景之一。
∆李白(李侠原型)全家福
何兰芬与李侠原本是革命同志。
何兰芬是一名纺织女工,为了地下工作的需要,与来自解放区的李侠假扮为夫妻,生活在一起。
开始,何兰芬还有一点看不惯李侠,她是工人出身,而身着长衫的李侠一点也不像革命者。
“现实中生活的李白同志,他给人的印象是非常儒雅、非常斯文的。故事刚开始,何兰芬对他的印象并不是那么好,她想象中的革命工作者应该是跟她一样的。但我理解李侠是地下工作者,需要做一点伪装。”胡歌说道。
∆ 李侠人物原型 李白
但是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两个人渐渐地相爱了。何兰芬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着爱人的事业,在扮演何兰芬的刘涛看来,这个角色既有女性柔情的一面,又有革命者坚定的一面。
从革命同志到忠贞伴侣,从假夫妻到真夫妻,于是,剧中有了两个人坐在一起畅想未来的一幕。他们坐在一起喝了点酒,互诉衷肠。
李侠:“兰芬,等革命胜利了,我一定给你补办一个隆重的婚礼,让首长和战友们都来见证我们的爱情。”
何兰芬:“电台就是我们爱情最好的见证!每一道电波,都见证过我们的爱情。我不要什么婚礼,我只想和你每天都在一起。”
李侠:“那就让我们电波不消逝,爱情不改变。”
何兰芬:“电波永不消逝,爱情永不改变。”
排练的时候,这一幕刘涛和胡歌有着不同的意见。
刘涛跟胡歌说:“我应该说‘我只想我们永远在一起’,而不是‘我只想我们每天都在一起’。‘永’是很重要的。“
胡歌:“每天只有今生,永远那就还包括下一生。”
刘涛:“对啊,我就想跟你下一生在一起。”
胡歌:“那你想到死亡。”
刘涛:“和生死有关系,我只想和你永远在一起。现在还没有孩子。”
胡歌:“永远重,每天轻一点。每天更生活化一点。”
刘涛:“这就是女人和男人思维的不同。‘每天’有点爱情的小甜蜜,我只希望我们就是永远,永远就是永恒。”
∆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后来还是胡歌说服了刘涛:“你后面有了两个永字,电波永不消逝,爱情永不改变,前面再说一个永字会不会有点多?“
这也是刘涛继《琅琊榜》之后再度与胡歌合作出演情侣,网友感慨地说,“林殊霓凰再续前缘”。有过此前合作的基础,两个人在排练时也能够坦诚相待。
“他知道我之前没有演过话剧,所以我见到他的时候就跟他说,你等一下先用你的状态,念一遍何兰芬的台词给我听。他说你是真的吗?我说真的,然后他就非常认真地以他的经验和感受念了一遍给我听。”刘涛提起胡歌时语气充满感激。
作为赖声川话剧《如梦之梦》的男主角,胡歌已经有了多年的舞台经验,对于缺乏舞台经验的刘涛,他总是给予鼓励。
“她给我的感觉是特别兴奋,我在跟她拍戏的时候挺少见到她这样一种状态。她私底下跟我说这是她第一次演舞台剧,之前她也跟我说过她特别想有在舞台上挑战自己的机会,所以我感觉好像是她的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胡歌说道。
每当刘涛演完一段,胡歌都会及时与她沟通,帮她建立信心,同时也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刘涛迅速进入情景。
在排练的过程中,刘涛与胡歌有过争执也有默契,比如雪夜离别的一场戏,两人就“不要送”这一点达成了共识。“我们是青年爱人,但是我们更加是革命同志,我们知道我们这一次的离别意味着什么,我们也知道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使命是什么。”
在准备何兰芬这一心理状态时,刘涛也数度哭成了泪人。“因为忍不住,真的忍不住,太难了,再坚强也毕竟是一个女人。我在来围读会的前天晚上,当时两点半、三点了,我整夜都睡不着觉,我一直在默戏,就是很小声地默这个台词,然后眼泪就一直在枕头上。”
∆ 李白(李侠原型)写给妻子的信
当记者问道:“您觉得李侠这个角色跟您自己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胡歌回答说:“我哪有资格说这样的话,他是一个让我仰望的角色。”
“明明知道在五分钟之内完不成这个任务的时候,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要将这三份情报发送到解放区,这不是常人可以做到的。”胡歌坦言,作为演员,只能靠资料去揣摩当时这些伟大革命工作者的心境,揣摩他们所怀有的崇高的理想和信仰。
∆ 李侠人物原型 李白
真实的故事比舞台演绎更为动人。1948年12月30日的那个冬夜,发给西柏坡的那封电报,成了李白生命的绝唱。
也曾有领导提醒李白,由于有叛徒告密,建议他当天不要发报,但李白毫不迟疑地拒绝了。他坚定地说:"电台重于生命,有报必发!"电报刚刚发完,敌人的枪口就出现在他面前。
∆ 李白被捕前穿的长衫
当时,在一千多公里外的西柏坡,负责接收李白烈士最后一封电报的,正是16岁的报务员苏采青。
当苏采青从耳机里听到了"END"(结束)这个标志结束的电码后,电报没有像往常一样结束,而是紧接着发来了十分急促的三个"V"字电码:嘀嘀嘀哒、嘀嘀嘀哒、嘀嘀嘀哒。
这是事先约定的警示信号,表明对方正处于危急情境!
苏采青将这一情况报告上级后重新戴上耳机,耳机里已然一片寂静,熟悉的电报声再也不曾响起。
四个月后,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不久,上海解放。
∆ 年轻时的苏采青
此后半个多世纪,苏采青始终不知道消失在电台那一头的发报员的下落,但她从未放弃寻访。
直到2008年,她才终于了解到,早在上海解放第三天,时任中央社会部长李克农曾专电时任上海市长陈毅,要不惜代价查明李静安同志(李白化名)的下落。
这时,苏采青才终于知道,她当年联络人的名字——李白。
∆ 《故事里的中国》苏采青回忆往事
而李白早已在1949年牺牲,他被敌人秘密杀害于上海解放前夕,时年39岁。
今年,也是李白烈士牺牲70周年。
70年后,在《故事里的中国》节目现场,87岁的苏采青再一次坐在了她熟悉的发报机前,在现场所有人的陪伴下,发出了她当年未能回复的那封电报:
在出演李侠之前,胡歌在《奋斗吧 中华儿女》的舞台上扮演了科学家郭永怀,那同样是一个以身许国的英雄。
在采访中,胡歌对记者说,他不久前看了作家阿来的一篇采访,阿来有一句话深深触动了胡歌:“在我们的一生当中,每个人都在等待些什么,但如果你等待的只有物质,那你的这一生就太悲惨了。”
阿来是作为影片《攀登者》的编剧说出这句话的,他想说国家的登山队员为了祖国的荣誉,可以奉献自己的生命,不惜一切的代价,他们的心中有着崇高的信念。
这些以身许国的无名英雄,正是胡歌等待的角色:“一个是要懂得感恩,第二个就是在物质和名利之外,我们到底要去追求什么,需要时刻地去敲打一下自己。”
“我可以去演绎这些人,可以通过这样的机会认识和接触到这些人,我觉得已经很幸运了。也希望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去感受这些可贵的精神,看到当年这些无私的默默奉献的人,他们的人生目标,人生追求是怎么样的。”胡歌说。
drb 发表于 10/16/2019 12:45:07 PM [url=https://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1900717&postid=81634347#81634347][img][/img][/url]
跟拍的人在下方往上拍也有关系。当然姚晨本来就一米七大长腿
到底了
Hot Deals
All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