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楠笙的爱情观
这个题目我其实考虑比较久了, 但还是只能输出很粗浅的一家之言,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看剧之前我先看了小说, 老实说,书里林楠笙夜夜流连风月场所的作风着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然人物行为是很符合逻辑性的, 作为一个很可能看不到明天、压力巨大的特工, 作为一个中弹负重伤后极度痛苦的病人, 用性来逃避痛苦和暂时麻痹自己是非常合理的。 他和朱怡贞的爱情是年少时光被长辈阻挠的一段感情,虽然之后也常常萦绕心间,但他也不排斥第二份感情的到来。
剧本将林楠笙的爱情做了大刀阔斧的改动, 剧里的朱怡贞是林楠笙的太阳,是他最痛苦时期的心灵救赎。 他对这份爱情是忠贞不二的, 有着信仰一般的虔诚和热爱。
第一次看剧的时候, 我觉得剧本将林楠笙改得单纯和理想化了, 更像一个具有神性的人,而不是有人性弱点的普通人, 猜测可以是过审的考虑,把人物的复杂性降低了,觉得有点遗憾。
多刷了几遍《叛逆者》后, 我恍然发现,之前是我的境界低了。 这样忠贞纯洁的爱情原本在现实中就是存在的, 那个年代有不少, 现在也有(虽然稀少)。 那个年代为了理想走到一起的革命伴侣很多被迫长时间分离,始终不改变对伴侣的忠诚。 不能因为放纵情爱符合人性弱点就认定这种人设更真实。
书里和剧里的林楠笙情爱观都能找到真实的原型。 书里的林楠笙和我们大多数人境界更接近,我们容易理解, 剧里的林楠笙让我们心生向往,我们虽然现在大抵达不到那个高度,还是可以往那个方向努力一下的。
所以剧本把楠贞爱情改得更加美好、热烈和坚定,把小说中的屈从人性弱点的真实改成了战胜弱点的高层次真实。 就像在死亡威胁下,有人是王志、陈默群,而有人是顾慎言和朱怡贞。 两者都是真实的人性。
《叛逆者》篇头的那两只大雁,就是象征楠贞的爱情吧。 桥洞又是林楠笙的眼睛,所以这就是林楠笙眼中爱情的样子吧。
我看了小说,其实是有些心情低落的, 而看了剧, 更多是感激那个年代负重前行,为我们带来光明的先辈。
snow416 发表于 2022-10-18 23:36
叛逆者是真的很让人心潮澎湃的一部剧。
每次六月的钢琴响起,就让我回到那部剧,回到那个艰难的时代,那些激荡却无法托付的感情。
《叛逆者》里的感情戏份不多,浓度却极高,男女主都靠着短暂相处的爱的记忆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时刻。
让观众看懂了“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然而这样纯粹的爱,两个人都可以为了家国大义而退让到第二位。
《叛逆者》之中国必胜
大家看这张动图,猜猜哪些动作和台词是剧本里原来就有的,哪些是演员的二次创作?
剧本里只有左秋明:“日本必败,中国必胜”。 林楠笙分外激动。
左丘明说话前观察周边环境的动作和后面压低声音应该是代旭设计的,符合小左谨慎成熟的性子,而林楠笙那向四周大喊的几句“必胜”,则是朱一龙用动作和台词阐释“分外激动”。小林在压抑痛苦这么久后重新见到希望,激动得象孩子一样开心大喊,观众看到这里估计都会跟着会心一笑吧(也许还有跟着喊的,比如我家同志)。 后面小左带着赞赏和纵容的轻轻一拳,更让两人同窗铁哥们的情谊溢满屏幕。激动地吼了几嗓子的林楠笙发现气短胸闷,只能轻捂胸口,重新有了重伤病患者的自觉,朱一龙从来没忘记此时林楠笙重伤未痊愈,即使小林有时太激动做出一些不符病患身份的举动。
叛逆者剧本出来之后,我惊奇地发现,好多抓人的桥段,都是因为演员做了精彩的二次创作。 比如江边接头这一段,我第一次印象最深的就是林楠笙那几句大声的“必胜”和两个好兄弟偷偷摸摸互相安利《论持久战》的感觉。 演员的用心,观众不会辜负。
应该就是爱奇艺吧? 这东西也没太多人看,盗版都没动力。
我有国内手机号,果机下载了个爱奇艺APP,能免费看30集,最后5集要会员。
电视剧几十倍于电影的时长,拍摄周期只比电影多不到一倍,肯定少了很多精雕细刻。
朱一龙在叛逆者里完成度是很高的。特别他在总长28小时的戏里占了15小时,而且拍摄是不按顺序来的。
看过其他人大男/女主的戏,有的完成就不太稳定,时不时让人出戏。
到底了
Hot Deals
All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