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REPO, 电影前半段还是情节性比较强,就像典型的破案故事,后半部分就挺意识流,但这后半部分反而是影片出彩独特的地方。
感觉电影很余华,还是先锋期的余华。能把精髓拍出来,难怪作者这么开心。
听说余华老师还要去北大路演,他是真有点上头。
看REPO, 电影前半段还是情节性比较强,就像典型的破案故事,后半部分就挺意识流,但这后半部分反而是影片出彩独特的地方。
感觉电影很余华,还是先锋期的余华。能把精髓拍出来,难怪作者这么开心。
听说余华老师还要去北大路演,他是真有点上头。
snow416 发表于 2023-10-13 21:46
看报道余华说他又一部小说有人想拍成电影,他不能透露名字,但如果魏书均和朱一龙不加入恐怕不太行。看来非常信任他们对他小说的解读和演绎。有的媒体甚至预测河边要爆到十亿,我觉得真是疯了。今年的艺术片票房基本徘徊在几百万,能上千万已经是很好的成绩了。我希望能高于一般的艺术片,回本就挺好的了。
今天一打开小红书,全是北大学子抢《河边的错误》路演的笔记。
有点酸酸的,怎么说呢, 一切的相遇,都需要因缘际会。这次,你需要大学在读或在大学工作,还是特定的几个学校,然后呢,那天你还必须可以抽出时间来。 所以包妹也不必羡慕嫉妒恨, 在北大,恰好那天抽不开身的小笼包大概是最苦的。
第二站是浙江大学,第三站会是哪里呢? 之前那种正规的影院路演是都没有了吗?
不过我挺喜欢这种1个小时多的映后的,之前那种一天跑10场,每场10分钟的交流太赶,太匆忙,没法深入交流。 好期待这次北大的映后,不知又有啥金桔和梗出圈。有余华老师、有小浣熊、有朱一龙、还有北大师生,我可太期待了。
《河边的错误》这宣发是走高端局,但咱们可千万别忘了广大的潜在观众,小河边是不同寻常的艺术片,是好看的电影,就是有点特别,和普通观众的预期会有点不同。但受众肯定不是很小的、只喜欢文艺片的那一拨。
看包妹的线下摆摊宣传,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河边上映。 但一旦知道了,也知道是朱一龙主演的余华作品时,想看意愿是是相当高的(🐉这么多部片子攒下来的观众缘不可小觑)。 还有几天,尽力多多推出去。
昨天有个包包在评论里说打电话去影院,对方根本不知道这个电影(还有几天就上映了啊!) 有点心惊是真的。
当然大部分影院办公人员还是知道这部小河边的,但排片很少,甚至不排。 据说是被永安镇的票房吓到了。
咱们不要过分焦虑,就多多努力吧。 甜肠做起来,影院电话打起来, 身边宣传起来。 咱们北美包,也是能帮点是点吧。 这次真有点难。
龙这二年的电影攒了不少口碑,现在看报道都是说朱一龙的演技真是越来越好了。目前国内观众对艺术片的接受度没有欧洲那么高,对票房平常心吧。
昨天《河边的错误》主创在北大参加映后互动,余华老师幽默风趣的一番话给我挺大启发。
他提到了自己两部影视化的作品《活着》和《河边的错误》, 说电影《河边的错误》比《活着》忠于原著多了。 但是,《活着》电影太出名了, 国外老请他去,结果活着电影他看了很多遍后,开始疑惑一个问题:为什么小说不像电影?
哈哈哈哈哈哈,原著作者开始疑惑,为啥自己的小说不像电影。因为电影看太多,太熟悉了, 人们觉得熟悉的才是正确的,其实那只是一种错觉。
而《河边的错误》小说作为一个戏仿作品,电影也是戏仿电影,套着侦探悬疑的壳子,但不着重讲案件的侦破和结局,甚至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结局。 这必然让有侦探电影观影期待的观众一开始会非常抓狂,因为这是一种全新的观影走向,这也是电影大胆的一个实验。
从《河边的错误》获得平遥最高奖来看, 业内是很认可这种尝试的。 我也很好奇大规模上映后, 普通观众会是什么反应。
观众REPO,虽然可能有点看不懂, 但演员表演很抓人(含龙量98%的保证), 不是那种让人坐不住的缓慢的沉闷片子,有人看了理解了发疯,有人看了感觉释然治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读和收获。
北大场的一位观众:
“非常推荐,请带着亲朋好友一起去,因为映后你们一定会激烈讨论的,自己一个人看会被憋si吧。我不认识我旁边的小姐姐,映后我们仨已经是姐妹了哈哈哈”
我也算见过朱一龙真人的了。昨天去北大逛了逛。进不去百年大讲堂,只在进场时看到几秒钟,车停在门口边,一下就进去了。恍惚中也没看清。还看到了匆匆而过的魏导。唯一后来看清楚的是朱一龙和魏导的车牌。出来时他走了另一个门,围观群众都没看见他。
大部份观众是女学生,也有一些男生。
以后争取能参加路演,这路边看上下班的事不会再干了。
到底了
Hot Deals
All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