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热门

深色模式

字体大小|

搜索
ADVERTISEMENT
返回
  • 浏览过的版块

12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8
贴子6489
魅力8578
注册时间2005-03-25

aisingioro_fox

只看楼主

2010-06-17 09:28:00

天葬
谈及西藏,汉人与白人总喜欢追问天葬这种习俗的种种,有些更觉得这种葬礼原始、迷信及变态。其实天葬与我们想象中的情况大有出入。一般白人及汉人对天葬的介绍,只是想当然的臆测,把西藏抹上了一层愚昧迷信的色彩。

在天葬仪式中,先由天葬师以各种工具肢解尸首。天葬师或宗教人士诵经后,便会引来天上的大鹰。大鹰通常并不马上降落,只会在上空盘旋观察,先由族群领袖降落视察安全,同类才降下饱餐。转眼间,天葬台上的尸首便被鹰类食尽。

天葬仪式中虽然有僧人诵经及某些宗教仪式,但其本身并非藏传佛教传统,而是西藏文化习俗。在西藏,冰天雪地中要进行土葬并不轻易,进行火葬所需用的大量木材亦非百姓所能负担。况且,由于对佛法的信仰,西藏人对生死之事比其他民族看得淡。在当地的地理及天气环境中,天葬是最适合普通老百姓的处理尸首的方法,只有在高僧等圆寂时才会进行较花费的火葬或塔葬。我们可以说,西藏的天葬与藏传佛教并无太直接的关系,也并非一种宗教需要,反而只是一种因当地独特环境相应产生的习俗。天葬看似恐怖及不文明,这其实只源于对死亡的恐惧及对肉身的执恋。西藏人认为,反正人死后肉身便只是废物,倒不如用以喂鹰更为乾脆,同时也能积累人生最后一次布施的功德。如果换一个开明的态度看,西藏人对生死之事的看法不但不落后原始,甚至可说是比汉人及洋人更为潇洒进步。

近年来,政府严禁游客观看天葬,这是一种极为英明的决策。试问,如果汉人的家中举行丧事,家属的尸首裸阵于地,会欢迎一团一团前来观光、闪光灯闪个不停的旅行团参观吗?

八吉祥
不论在西藏文化或藏传佛教中,只要略加注意,便不难观察到有一组八种的吉祥物几乎无处不在。不论在唐卡佛画中、织锦布图案上、寺院地上图案、佛坛雕刻里甚至家居饰物中,都会见到这一组八个的吉祥物同时或单独出现。然而,这八种吉祥物并非西藏文化中的产品,其出处可追溯自佛陀时代甚至佛陀化生前的印度文化。在汉地文化中,偶尔也会在木雕(尤其是佛坛供桌的雕刻)及织锦布料图案中发现这八种吉祥物单独或同时出现。

八吉祥物分别为莲花、无尽结、双鱼、华盖、幢、轮、宝瓶、海螺,它们各自有其佛教表义、吉祥表徵及渊源。莲花生生于污泥中而不染泥,被视为出离心及清净的代表。无尽结在古印度文化中重覆交叠,无起端,无终结,既表义佛陀的无限悲心及智慧,也表义缘起因果无始无终。双鱼有多种表义。在古印度文化中,它们代表恒河及也满拿河,也间接表义人体中的左右二脉。在佛教中,双鱼代表和谐团结、快乐及富足丰裕。华盖代表权位、保护,亦代表宗教权威。在佛法表义上,华盖象徵免于痛苦、欲望、障碍、病患及恶缘、也表义佛法之令众生清凉。幢表义佛法能降烦恼魔及死主等四魔,也表义佛法弘扬四方。法轮是南传、汉传、藏传佛教最共通的象徵物,它表义了佛法;轮心表义戒学,轴表义慧学,外圈表义定学。宝瓶表义源源不尽的财富。海螺是各部派佛教(乃至印度教)共通的象徵物,表义佛法的弘扬流布。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8
贴子6489
魅力8578
注册时间2005-03-25

aisingioro_fox

只看楼主

2010-06-17 09:28:00

生死之轮
在西藏寺院的门外,常会看到一称为“生死之轮”或称“五趣解脱图”的壁画,图中有一猛兽掌持大圆轮,形象及色彩生动鲜明。

生死之轮并非西藏文化的产品,而是佛陀亲自制定的一种表像化佛法教育工具,出自《有部毗奈耶》等佛经。这个图表达了三毒、六道轮回、十二因缘及四圣谛等教法。最中央的三种动物分别是鸽、蛇和猪,它们表义贪(鸽是贪欲的象征,鸽是畜牲中性交频度最密的)、瞋(蛇是瞋恨心的象征)、痴(猪是愚痴的象征)此三毒。蛇及鸽由猪的口所出,表义瞋、贪皆由痴所产生。在中央第二圈中,左白半圈代表善业引生於人、修罗或天界转生,图中可见此三种转生之图示,三者头部都向上,表义此为三善道;右黑半圈中是指恶业引致堕入三恶道,图中的畜生、饿鬼及地狱道生命都是形如下堕的姿势。在再对外一圈,分为六界别,画有六道轮回中的各别苦况。在最外的一围有十二个小图,分别表义十二因缘流转。整个圆轮由死主手持及口咬,表义众生因为贪、瞋、痴三毒,而造作善业或恶业,因此在六道中受生,又因十二因缘之流转,循环不息,生生死死,被困於轮回中,不得出脱,永在无常死主掌握之内。这部份同时亦包含了苦谛及集谛的教义在内。图上方有一尊佛,表佛陀已超出轮回的掌握。他手指向月亮,表义他的开示是趋向灭谛的道谛。

忿怒尊与法器
佛教中面目表情似乎很凶恶的造像,称为“忿怒相”,分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类别。第一种为本尊,他们是佛陀的化现,例如大威德金刚是文殊大士之化相、马头明王是观音大士之忿怒化相等;第二种是护持三宝及行者的护法。他们示现忿相,表义降伏烦恼及障碍,其体性却是诸佛之悲心,与世俗的嗔恨心毫无关联。

在原始佛教中,佛陀便已开示过多种头陀行修持,其中包括冢间坐,便是教导苦行者在坟场修持。此外,佛陀亦教示弟子应在浴室绘画骷髅图像,以提醒生死无常,策励行者珍惜身命、精进修行。藏传佛教继承了这种佛教传统,所以常会见有关骷髅、尸林等之图像,也采用以人骨制成之法器,如念珠、手鼓等。这些图像及法器,是为了提醒行者痛念生死无常,策励他们不要虚度时光。人骨法器并不由杀害人命取得,一般必须是死者生前发愿死后捐予造法器用途的情况下才可采用,很多时候还会选择性地采用高僧或修行人的遗骨。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8
贴子6489
魅力8578
注册时间2005-03-25

aisingioro_fox

只看楼主

2010-06-17 09:29:00

莲花生大师
莲花生大师是公元8世纪的印度大德,后入西藏弘扬佛法,成为把佛教引进西藏的第一人、整个藏传佛教的始祖。莲花生大师邀请了印度高僧静命大师(705-762)入藏,并在当时的藏王赤松德赞支持下,建立了西藏第一座三宝俱全的寺院-桑耶寺。

莲花生大师有许多不同的形象,包括被合称为“莲师八变”的八种化身等。在西藏绘画艺术里,常把莲花生大师、静命大师、藏王赤松德赞同画在一起,呈三角形布局排列,莲花生大师居中位,其右下方位为静命大师,左下方为赤松德赞,合称“师君三尊”。

阿底峡大师
阿底峡大师(982-1054)原为孟加拉太子,后出家,先后随一百多位当时的大师修学,甚至远渡重洋到印尼苏门答腊求法,成为印度当时最高长老之一。后来,大师应西藏的古格王之求,冒着生命危险进入西藏传法,把当时已衰落的佛教重新振兴,著成《菩提道灯论》,并与其西藏弟子仲敦巴(1004-1064)、雷贝喜饶等,发展出对藏传佛教影响深远的噶登派教法。在后世,噶登派教法虽已衰落,但却被15世纪成立的格鲁派所吸收、继承。

阿底峡大师与仲敦巴、雷贝喜饶师徒三人的组合,常见于西藏寺院的壁画中,阿底峡局中央位置,身穿袈裟,头戴红色智者冠,双手当胸结说法印;其下方右边是作居士装束的仲敦巴,左边是穿袈裟的雷贝喜饶。

宗喀巴大师
宗喀巴大师(1357-1419)原名“洛桑扎巴”,乃青海湟中县人,自幼学习各派显密佛法,经博学、苦修多年,遂成为以戒律清严著称的一代高僧,并建立甘丹寺,形成了格鲁派教法。由于格鲁派注重经论学习,所建立的色拉、甘丹、哲蚌三大寺及上、下两座密学院,成为藏传佛教的最高权威学府。

在佛教艺术中,宗喀巴大师的形象通常为跏趺而坐,头戴黄色智者冠,身穿袈裟,双手作说法印而各拈一花,花上分别托着智慧剑和经函。宗喀巴大师通常与其两位主要弟子克主杰、贾曹杰并列,或于绘画中以三角形布局排列,合称“师徒三尊”。

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605-650)是吐蕃第三十三代领袖。在十三岁即位后,他陆续平息各地的叛乱,统一各部,并定都拉萨,完成了西藏的统一。之后,松赞干布致力于政权建设,建立了完备的政治和军事机构。同时,还制定法律、税制、文字,任用贤明的大臣,采取许多措施鼓励百姓学习和运用先进生产技术,发展农牧业生产,使西藏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迅速呈现中兴之势。

松赞干布先后共有五位妃子,其中最著名者为唐文成公主及尼泊尔尺尊公主。他为这五位妻子,分别建立了佛教寺院,其中包括大昭寺、小昭寺等。

在后世,松赞干布与赤松德赞(742-797)、赤热巴巾(806-841),被广大民众并列为西藏最伟大的三位法王。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8
贴子6489
魅力8578
注册时间2005-03-25

aisingioro_fox

只看楼主

2010-06-17 09:30:00

释迦牟尼
两千五百多年前印度的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者,本为印度悉达多太子,后经出家、修行、悟道而成就无上佛境,证得圆满的慈悲和智慧。

释迦牟尼的形象有多种,最常见的是身穿僧人的三衣、盘腿跏趺而坐,但也有站立相和头戴宝冠的报身相(如大昭寺等身佛)等等。

在释迦牟尼在人间示现的年代,曾有弟子依照悉达多太子不同年纪的身相比例而铸造了三尊等身像,分别为其八岁、十二岁、二十五岁等身像,并由释迦牟尼亲自开光。这三尊几经流传,八岁像现在被供奉于拉萨小昭寺,十二岁像被供奉于拉萨大昭寺,二十五岁像则供奉于印度菩提迦耶大觉塔之中。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在藏语中称为“沃巴美”,是“无量光”的意思。佛教对阿弥陀佛的信仰,出自《佛说阿弥陀经》、《无量寿经》等。弥陀是西方极乐净土之主,在西藏及汉地广为尊崇,故有“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之说。

在藏传佛教中,阿弥陀佛的形象一般为化身相,身穿僧人的三衣、身体红色,盘腿跏趺而坐,双手放在腿上而捧钵。他的报身相被称为“无量寿佛”,于藏传佛教中有着独立的地位。

无量寿佛
无量寿佛在藏语中称为“策巴美”,他是阿弥陀佛的报身相,也是祈求长寿的本尊。他的身体红色,头戴宝冠,身穿天衣,佩戴各种珍宝饰物,盘腿跏趺而坐,双手放在腿上而捧着一个长寿甘露瓶。

在藏传佛教中,无量寿佛常常和同样为延寿本尊的白度母、尊胜母被归为一组三尊并列,或在唐卡、壁画中呈三角形布局排列,称为“长寿三尊”。

药师佛
药师佛在藏语中称为“曼拉”,他是东方琉璃净土之主,也是祈求健康的本尊。在佛经中,有不少对药师佛的介绍,如《药师如来本愿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等。

藏传佛教中的药师佛形象,多为身体蓝色,身披僧人三衣、盘腿跏趺而坐,右手垂下而拈药草,左手放在腿上而捧无死甘露钵。在唐卡和壁画里,常见药师七佛的组合,即药师佛和另外六尊出自《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描述的相关佛陀。有时候,这个组合也会加上释迦牟尼佛,而合称“药师八如来”。

弥勒佛
弥勒佛是身处兜率净土,当来人间示现成佛之相的未来佛,在藏语中称为“强巴”,在藏传佛教中很受重视。
在汉传佛教中,弥勒一般以一位胖和尚的形象出现。西藏常见的弥勒像,一般呈坐姿,头戴宝冠,身穿天衣,佩戴种种庄严宝饰,双手置胸前而作说法手印。在唐卡、壁画及佛像艺术中,常把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并列排放,代表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佛,合称“三世佛”。

度母
度母在藏语中称为“卓玛”,她是观音由于看到众生的苦难,出于悲心而流出的眼泪所化生的。她是三世十方一切诸佛处于慈悲的利生事业的总汇化身,帮助苦难的众生,救苦救难,有求必应。在西藏,每在有危难的时候,人们都会在第一时间向度母求救。

度母虽为观音的化身,可是她自己也有无数的化身。最常见的度母,是绿色身相的原始形象、延寿本尊白度母、救八种难的八度母、二十一度母等。

三祜主
三祜主即文殊、观音、金刚手三位大士。在某些汉译中,三祜主也被称为“三部主”、“智仁勇三尊”等。他们均被列入八大菩萨的组合之中。

文殊大士代表了三世十方一切诸佛的大智慧。他有多种化相,比较常见的是橙色身体、一面二臂,手执智慧剑和托着经书的莲花之相,和“五文殊”之化身相。

观音大士代表了三世十方一切诸佛的大悲,也有多种化相,如千手观音、四臂观音、狮吼观音、度母等,亦有玛哈卡那、马头明王等无数忿怒化身。

金刚手在汉传佛教里多称为“大势至菩萨”,他代表了三世十方一切诸佛的大力量,其寂静相为一面二臂蓝身的菩萨形象,但更常见的是其烈火围绕、蓝身、手持金刚杵的忿怒相。

八大菩萨
八大菩萨是佛经及西藏的唐卡、壁画、造像艺术里常见出现的组合。他们分别是文殊、观音、金刚手、地藏、弥勒、普贤、虚空藏和除盖障大士,其中前三者被合称为“三祜主”。根据佛经开示,这八位大士其实早以成佛,但为了利益众生,他们常以菩萨的形象化现。

大威德金刚
大威德金刚是文殊大士的忿怒相化身,是格鲁派的主要本尊之一,常见的形象是九首、三十四手、十六足,其主要的面现为凶猛的牛头之相。

玛哈卡那
玛哈卡那是佛教中极为重要的一尊护法,他是一切男相护法之首。他的名字是梵文的音译,也可意译为“大黑天”,但在西藏,一般称他为“祜主”。

这一尊直接出自佛经依据的护法,是观音大士为了降伏众生的障碍而变化出的忿怒相化身,故此在藏传佛教中很受重视,甚至在日本,大黑天也是广大老百姓所尊崇、信仰的保护神。

玛哈卡那有很多种不同的形象,比较常见的为其黑身六臂相。

阎摩法王
阎摩法王是掌管因果法则的护法,他是文殊大士的化身。西藏的格鲁派特别尊崇阎摩法王,把他尊为宗喀巴大师教法的不共护法。

阎摩法王有外相、内相、密相等多种形象,较常见的是牛头、一面二臂、周围烈火环绕的蓝色身相。

吉祥天母
吉祥天母藏语称“班达拉姆”,是女相护法之首、拉萨和格鲁派的护法。吉祥天母有许多不同的形象,包括了忿怒相和寂静相,其中最常见的忿怒形象是一面二臂,面容显露忿怒之相,侧身坐在一头骡子身上,骡子的屁股上有一只眼睛。她骑着骡子飞行于天上、地上、地下三界保卫佛教,所以又有“三界总主”之称。

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也称“四大金刚”,是佛教中四位护法天神的合称。他们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

四大天王的形象,在汉、藏佛教里大同小异,均为身穿古代将领盔甲之相。在汉地寺院中,四大天王多以立体造像形式出现在寺院门口小殿之中;而在西藏寺院中,虽亦有立体造像,但更常见的是以寺院大殿外墙壁画的形式表达。
初始化编辑器...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