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返回
  • 浏览过的版块

1
ADVERTISEMENT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29
贴子23347
魅力17190
注册时间2010-03-11

xte1930

只看楼主

[转帖]世界三大宗教创始人生平简介!

2555

2

2010-06-01 22:38:00

       当今世界三大宗教,分别是佛教(产生于约2500年前)、基督教(产生于约2000年前)、伊斯兰教(产生于约1400年前),其创始人分别是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他们三人的一生,大致如下:

1,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属于释迦族人(释迦牟尼,即“释迦族的圣人”之意),出生于皇族,是一个太子(也有说只是贵族,只是一个富裕的领主的儿子,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王的太子),结婚生子后,厌倦了宫廷生活,深感人世的无常苦恼,于是抛弃富贵的生活,出家寻求解脱之道。经过六年的修行,悟道成佛,并于不久后开始传播其教义。此后,一辈子居无定所、托钵乞食为生,到处奔走教化群众,(也有一些固定的场所和供养,不过每年还是以到处游行四方教化为主),并取得当时的平民、贵族、国王各阶层比较一致的认同,建立了人数众多的教团,他的众多亲属包括他的妻儿也成为信徒。最后,于80高龄时,释迦牟尼在外出教化的奔波途中去世。其教义某种程度上反对当时婆罗门教的等级制度,以宣传无我无常、善恶因果、涅盘寂静、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等为主。佛教的传播主要是靠群众和知识阶层学术力量为主,也受到上层的一些支持,但是,以出世为宗旨的佛教,相对其他宗教而言,与国家政权总保持一些距离,大体上,既无严重的对抗,也无过于密切的纠缠。

2,耶稣出生于平民之家,据说是一位木匠的儿子。他早年的生活记载不详。后来,他带领少数信徒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一带传教,并抨击当时的统治者和犹太教的某些戒规,得到了一部分群众的信任,也遭到当权者的一些忌恨,后来被当时的统治者残酷处死,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他只活了三十三岁,终身未婚。其基本教义,是提倡信仰上帝,人人平等、博爱忍辱等。耶稣创立的基督教在相当长的时期为当时统治者所镇压、迫害、排斥,随着历史的发展,后来得到了统治阶层的肯定,影响越来越大,并借助于欧美基督教国家在世界的扩张,逐渐向世界各地传播。

3,穆罕默德可以说出生于麦加一个中层家庭,原先较富裕,到他出生时已经破败,他出生不久就成了孤儿,是亲戚带大的。后来,25岁的穆罕默德认识了40岁富裕的寡妇赫蒂彻并娶她为妻,这个婚姻是穆罕默德一生的重要转折点,赫蒂彻为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后来,穆罕默德独自在一个山洞冥想,据说天使下来给他启示,于是他开始创立并传播伊斯兰教。当然,他的传教与当时正统的宗教和统治者也发生了矛盾,受到一些迫害,因此他和他的追随者逃离麦加前往麦地那,在那里他获得了更多的支持者。穆罕默德带领他的支持者袭击麦加的商队并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后来通过军事手段取得了越来越多的胜利,穆罕默德亲自参加战斗,挥刀杀敌。并一手持剑,一手持经,以军事和宗教相辅相成,基本统一了阿拉伯。成功后的穆罕默德后来还娶了十几个妻子,除阿伊莎外都是寡妇,有些是被他杀死的敌人的寡妇。他的妻子中最著名的是阿伊莎,穆罕默德五十二岁时与她结婚,当时她才九岁。穆罕默德六十二岁时因病去世。伊斯兰教的基本信条是要相信除真主安拉之外别无神灵,伊斯兰教还信仰“前定”,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由安拉预先安排好的,任何人都不能变更,唯有顺从和忍耐才符合真主的意愿。另外,伊斯兰教提倡教徒要行善止恶、施舍济贫等。伊斯兰教的传播基本上与伊斯兰国家的政治军事扩张紧密相连。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29
贴子23347
魅力17190
注册时间2010-03-11

xte1930

只看楼主

2010-06-01 22:51:00

      对这个娑婆世界,虽然有佛菩萨在化度,但是,正如地藏经所说:“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业重,不生敬仰。”因此。由于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佛菩萨也不可能改变世界的一切。



      佛教既要关心政治、扶持正义,又不要过于执着要去改变世间的一切,对于社会尤其是世俗政治应有清醒的认识,否则,往往招来魔业。 

      我发贴的动机,主要也只是想从普通网友能够理解的通俗的角度让诸位网友了解一点宗教史实而已。当然,如果有心理解,可能会从中了解一些各宗教的个别特点。

      世界很复杂,我发此贴,并非简单地“赞美一些,贬损一些,”,如果这么看,说明理解的倾向、角度不同,也说明可能作为读者的理解与我作为作者的理解不完全一致,这是正常的。

      我主要希望网上的一部分有眼光的人,想想当今世界三大宗教的现状与特点,与其创始人的生活经历特点,有没有某种联系?注意:我侧重的只是特点。

      比如:耶稣的被处死,与基督教的历史特点及命运,基督教与政治的关系的特点。穆罕默德在当今世人眼里,属于惊世骇俗的人生轨迹和特点,能否让世人深入思考一下?比如,思考一下个人乃至民族的人性特点与社会、历史、宗教的关系。

      这个贴子,由于涉及到三个宗教,以及一些容易起争议的史实,确实有可能会带来一些人我之见。

      我发此贴,主要目的,请大家通过三位教祖的人生经历,以及三大宗教本身的一些特点,想想:当今世界,宗教该向社会发扬传播其什么样的核心价值?宗教该以什么特点、什么方式传播?宗教与政治到底应该是个什么关系?宗教对人性与佛性、神性该怎么看?对三大教祖的世俗经历是否应该神圣化?怎么具体看待三位教祖的世俗经历?

      我自己来说说:



      从释迦牟尼的一生特别是其出家,说明佛教出世间的色彩是最浓的。这也带来很多教外人士的误解与批评,认为佛教的消极、悲观色彩较多。当然,从佛教内部来看,对这个问题可能有自己的宗教认识,因为佛教作为东方的宗教,对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有一套见解,其对于宇宙万物的探究比较深。某种意义上类比,相对而言,佛教与哲学、人生修养的关系更密切些。所以,佛教从没有过真正的政教合一。历史上总是绵绵延续地发展,受到现实政治的冲击相对要小得多。

      耶稣的被处死,原因和结果都意味着基督教与世俗政治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按佛教的观点,其出世间的教义还不是主要的。其对世间事物的执着,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从佛教来说,属于人天乘。某种意义上类比,相对而言,基督教与政治的关系更密切些。不过,经过近代的改革和世俗科学、政治的激烈冲击,其政教合一的倾向已经不是主流。 

      穆罕默德的人生过程及军事历程,一则,说明不同的民族历史在个人伦理上价值观上的差异和冲突;二者,对于伊斯兰教的扩张及其教徒(穆斯林)后来多少具有的一些暴力倾向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某种意义上类比,相对而言,伊斯兰教则与政治、军事的关系更密切些,几乎是天生的政教合一。而这一点,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的冲突也是最严重的。这就是当代伊斯兰教是人类文明冲突的焦点的原因所在。


      现代社会,作为宗教,真正要传播的主要价值,就是佛教倡导的教化人心。既要关心政治、扶持正义,又不要过于执着要去改变世间的一切(这本身就是冲突乃至暴力的原因)。所以,作为宗教,应当以平和的心态处理文化与政治的关系,而与现实政治保持一点距离,以起到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力量)真正的独特的作用。

      关于宗教与政治的关系,本人倾向于政教分离的观点。借用古罗马的一句话说:恺撒的归恺撒,上帝的归上帝。或者换成古印度的话:刹帝利的归刹帝利,婆罗门的归婆罗门;或者换成中国人的语言:儒家的归儒家,佛教的归佛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1 22:51:38编辑过]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29
贴子23347
魅力17190
注册时间2010-03-11

xte1930

只看楼主

2010-06-01 22:59:00

      几百年前,基督教政教分离的过程,也曾是一个历史大趋势,在近代的那个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社会的剧烈动荡。



      伊斯兰教政教分离的过程,是一个历史大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社会的某种动荡。



      相对来说,佛教历史上没有这种来自自身宗教特征的原因而出现的剧烈动荡。当然,佛教历史上有几次法难,但那只是统治者对佛教的迫害。另外,历史上佛教最严重的法难,是伊斯兰教国家的入侵对印度佛教的毁灭。
我的意思是,佛教历史上从未因政教合一或政教分离的原因而出现过大的动荡。这方面特征比较突出。

释迦牟尼,80岁,最终作为一个修行人辛劳在教化群众中度过其一生,在奔波途中,在弟子护拥中去世。

耶稣,33岁,最终作为一个反抗当局的布道者被统治者作为罪犯(这里的罪犯不是贬义),被残酷处死。

穆罕默德,62岁,最终作为一个统治者(国王兼教主)在他的宫殿里和大臣、妻儿群里去世。

说明,上述只是叙述事实,只想间接得出各种宗教的某些特征。

1,释迦牟尼关心的根本问题是出世间,他关心的根本问题是生老病死烦恼,你可以说他的基本教义离世间政治远一些。


 
2,但他不是敢不敢与恶势力对抗这个问题,只是对统治者的做恶,也提倡非暴力不合作罢了。

3,他更不是躲避和寻求自我解脱。他明明深入群众,不辞辛劳,传教了40多年,最后在奔波途中去世,怎么是躲避和寻求自我解脱呢。

      解释一下:一神教的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都相信有超自然的神灵存在;佛教不相信有超自然的神灵存在,但是认为广阔的宇宙自然以及在超出人类感官所知的范围,还是有其他神灵(或称生灵更准确,因为与人类没有本质的区别)存在的。



      简单地说佛教是无神论,或不是无神论。佛陀不相信婆罗门教即后来的印度教的神具有万能的能力,也就是基督教、伊斯兰教意义上的创造世界的全能的神(上帝、真主)。但是,佛陀并不否认婆罗门教所说的一些神灵的存在。因此,稍微准确一点说,佛教不是无神论,而是无主宰论,无万能神论,无上帝论。

      真正的文化意义上的佛教,站得高、看得远。历史上2500多年,总体上,总是与政权保持一定距离。其组织性也一样,比较松散,就象今天的美国政党与中国政党之间的差异。从长远看,这不仅不是其短,反而是其长。佛教历史上,总体是依靠民间和文化界的松散的传承来延续的,基本上没有动用和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这使得佛教一部分染上了民间的迷信色彩,但是在文化界的努力下,又不断限制其迷信色彩,佛教就是在这种互动中发展的。如果中国人的素质整体提高,佛教文化界的影响也将提高,迷信色彩的影响就缩小,佛教未来的发展是比较好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1 23:01:43编辑过]

初始化编辑器...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