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热门

阅读顺序

深色模式

字体大小|

搜索
ADVERTISEMENT
返回
  • 浏览过的版块

1
ADVERTISEMENT
Huaren
等级三等兵
威望--
贴子67
魅力287
注册时间2023-11-21

appletea2345

只看楼主

金剛經第七說:無私利眾,去障成佛

975

0

2023-12-03 17:04:53

  金剛心是慈悲心。

金剛行是應無所住。

可知覺悟關鍵繫乎一「心」。


 「真」心無礙,轉迷為悟,明心見性,佛果可期;

「妄」心成障,執迷難悟,煩惱重重,苦轉不已。

 

當代高僧 淨空法師將妄心略分「妄想」、「分別」、「執著」三類。《金剛經》的大義即在掃除妄心,去障成佛: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

 

 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

 

 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就是教導我們不要有妄想;「無我、我人、無壽者、無眾生」就是教導我們不要有分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教導我們不要有執著。少一分妄心,多一分真心,這也是修行路上最重要也最不簡單的功課。

 

要長持去妄存真的信念,最好的方法就是發下──無私利眾──的大心。如果心心念念都是為了大眾的利益,沒有半絲半毫謀求一己的好處,哪裡會有妄想、分別、執著?

 

昔時,佛陀還是修忍辱的修行者,歌利王故意施以凌遲,考驗 佛陀的修行功夫。雖然一片肉一片肉被割下了,佛陀還是沒有一絲怨念,甚至還發願「如果成佛,第一個先度歌利王。」如此忍辱!如此慈悲!教人十足讚嘆!

 

佛陀怎麼做到的?如果稍生一點點妄心,不只壞了自己的修行,更別說有機會渡化歌利王了。原因無他,就是因為 佛陀真真切切做到了「無私利眾」!

 

一心利眾,就能無私;無私就能化解分別;沒有分別就能放下執著;沒有分別、執著,就能泯除妄想。妄心消除了,真心湧現了,真心就無礙,無礙便成佛。

 

「無私利眾,去障成佛」──這是《金剛經》的大義,也是所有修行者恆久堅持的精進資糧。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初始化编辑器...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