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9987
安士全書-欲海回狂-法戒錄(15)
962
0
2023-12-14 19:24:28
財色名食睡,此五根沒一條好斷,但修行就是得要慢慢斷,才有實際之功效。以下為《安士全書》中的〈欲海回狂〉篇,希望大家多看看,逐漸修正自己!以下取自網路,每天花點小時間看,慢慢改變觀念、強化信心,真正斷惡吧!亦請多加流通,廣結善緣!(本系列文章經菩薩開示後流通)
文章總連節目錄: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3163381
※ ※ ※ ※ ※ ※ ※
婆羅門婦(詳雜譬喻經)
佛世有婆羅門。其妻無子。妾生一男。夫甚愛之。妻懷嫉妒。佯為憐惜。私取小針刺兒上。沒入於頂。舉家不知。兒遂哭死。妾悲悼幾絕。後微知之。問一僧曰。欲求心中所願。當修何功德。僧曰。受八關齋。所求如意。妾遂受八戒。七日命終。轉生即為其女。容貌端正。一歲而死。妻哭之哀。過於妾之哭子。復生一女。倍勝於前。未幾又死。如是七返。最後一女。生十四歲。垂嫁而死。晝夜悲慟。不能飲食。停屍棺中。不忍蓋之。日視其屍。顏色益好。經二十餘日。有一羅漢。化作沙門。詣門求見。直言示之。妻始覺悟。旋復視屍。臭不可近。遂求沙門授戒。明日欲往寺中。忽有毒蛇當道。沙門知其為妾。代之懺悔。解其怨結。蛇後命過。便生人中。薄行之夫。前既詳言之矣。妒悍之婦。其惡豈可恕哉。正法念處經云。女人之性。心多嫉妒。以是因緣。女人死後。多墮餓鬼中。故略舉內典一條。以為炯戒。
白話翻譯如下:
★婆羅門婦(詳《雜譬喻經》)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印度有一個婆羅門,他的妻子沒有小孩,妾生了一個男孩,丈夫因此很喜愛她們母子。妻子非常嫉妒,裝作疼愛孩子的樣子,把一根細針從嬰兒的囟門扎入頭頂,全家人都不知道,嬰兒就這樣哭著死去。妾因為自己孩子慘死而悲痛欲絕,後來對此事有所覺察,就問一位僧人說:「假如想實現自己心中的願望,應該修什麼功德?」僧人說:「如果能受持八關齋戒,有什麼願望都能實現。」妾就受持了八關齋戒,七日後死去。她死後轉生為婆羅門妻子的女兒,容貌端正,不過剛一歲就死了,婆羅門妻子哭得比妾死了兒子還傷心。接著又生了一個女兒,比前面的孩子更漂亮,但不久也死了。就這樣一連生了七個女兒都死了。最後生的這個女兒,長到十四歲,快出嫁的時候死了。婆羅門妻子天天傷心欲絕,不吃不喝。她女兒的屍體放在棺材裡,不忍心上蓋入殮,她就天天看著女兒的屍體,覺得容貌更加可愛,這樣過了二十多天。有一位阿羅漢,化作一個僧人的樣子,到她家中直言相告。婆羅門妻子這才有所醒悟,再看女兒的屍體,已經臭不可近。於是就請僧人給她授戒。第二天她想前往寺廟,忽然有條毒蛇擋在前面。僧人知道這條蛇是婆羅門妾的轉世,就代它懺悔,解除彼此的怨仇。蛇死之後,又再次投生為人。
[按]薄情負義的丈夫,前面已經說了很多。心狠嫉妒的妻子所犯下的罪惡,又豈能寬恕?《正法念處經》中說:「女人之性,心多嫉妒。以是因緣,女人死後,多墮餓鬼中。」因此略舉佛經中一個事例作為警示。
●勸求嗣者(共五則皆法)
子息一端。人知操之自我。而不知主之者天也。人知主之者天。而不知操之者我也。何謂主之者天。世有姬妾滿室。兒孫絕響。孑然一婦。子女盈前者。比比皆是。更有多方滋補而無效。而未沽藥餌者先得矣。百計嘗試而無功。而暫共衾裯者偏遇矣。此天也。非人也。何謂操之自我。蓋斬焉無後者。非今生所造之因。即前世所招之果。豈有明明上天。於我獨行其刻乎。然作惡既已招殃。則修善自應獲福。譬如虎項之鈴。自繫者還從自解。亦如寒潭之內。積水可以成冰。化冰還能為水。此人也。非天也。善求子者。往往於不求中得之。於方便中得之。於慈悲平等中得之。現見前人獲是報。何不依他樣子修。
白話翻譯如下:
★勸求嗣者
家中想要生出男孩,人們知道取決於自己,卻不知道其實取決於天意。人們知道取決於天意,卻不知道其實全在於自己。為什麼說是取決於天意?世上有人妻妾滿堂卻沒有兒孫,有人只有一妻卻子女眾多,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還有人多方滋補而沒有效果,有人不吃補藥卻早生貴子。有人不斷嘗試卻總不成功,有人一次同房就懷下身孕。這些都是天意,不是人所能決定的。為什麼說其實取決於自己?那些斷子絕孫的人,若不是因為今生作惡多端,就是由於前世惡行的報應。坦蕩無私的上天,決不會苛待任何人。既然作惡已招致災殃,修善自然就會獲得福佑。比如老虎頸下的金鈴,自己繫上還要自己去解。又像寒潭之中的水凍結成冰,也一樣可以融化為水。所以人的命運其實全由自己把握,並非取決於天意。善於求子的人,往往在不求之中自然得到,在勤行善事、方便助人中自然得到,在慈悲平等對待一切眾生中自然得到。既然見到前人所得的善報,何不自己也照著去做呢?
※ ※ ※ ※ ※ ※ ※
到底了
Hot Deals
All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