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先生
四百年,人丁兴旺富贵迭出的朱氏祖地(多图)
2015
0
2021-08-11 05:55:15
文365,风_水地理6。
朱氏祖地,乃一高山窝穴。迄今四百年左右,后人人丁兴旺,富贵也不少。先看图。文末总结。
先看卫—星_图。说明:为便于观看,一律调整为自上而下显示。并不代表本身方向。
图1:卫星图1,行龙图。图上标点处皆为考察过之案例。此穴在图右下侧两标记点上一点出。下为朱氏祠_堂。
龙从图左标点处起。标点处为山顶,有一神_庙。我也去考察过。车行到山脚,再爬山两三个小时就到了。风水考察,有时候是很辛苦的。不是随便说几句再画画图就行了。有大路可车行,无大路只能腿着去。
此地,祖山气势磅礴,弯回十余里,自粗莽雄壮,蜿蜒前行。跌断起伏,虽雄壮而煞气已脱。左右开枝护卫。临结穴,更是曲绕如线,生机重重。有大小三重护卫。虽不甚标准。但穴生巧妙。非一般小枝小龙能比。
祖山图后面再看。
图2:卫星图2。
龙行千里,只看到头一节。是说到头一节最重要。最后一节行得差,有煞,则少有结穴。纵有也难脱煞,非常头疼。最后一节行得好,温和秀丽,端庄大方,则易结好地。实际上,也不止要看最后一节,最后几节都在考虑中。此地,行龙最后几节,蜿蜒曲行,此为生机勃勃,山上石深土厚,林木茂密。这一点看卫星图就可知。
图3:卫星图3。
临结穴,数十米后再起伏过脉。起一小圆顶。金星,前行近山顶处开窝结穴。虽高,而左右弦棱清晰明白。穴在近山顶之处(后图再看)。处穴场,则不见前方跌宕,不知其高。开窝结穴。高而藏风聚气。穴情真。
图上未标记水路,实为右水倒左。
图4:祖山图1。此为自回转之腰上看祖山。
图5:祖山图2。山脚下视之。
图6:祖山图3。此山脚下视之。
祖山巍峨雄壮,龙楼宝殿。此等祖山,自然是有大地的。此山脚下村里出过一军__长,也有亿万富翁。以后有空再更。可以更一个军-长寻祖的故事。和此山有关。
图7:朱氏祖墓,葬于明末。迄今四百年左右。后道光五年岁次乙酉重修过一次。
当地人讲,每年祭祖时,要排队。香火鼎盛。
图8:前朝全景图。
图9:前朝1。标红点处为朝向。
前山层峦叠翠。如排云,如玉阶。中起一山,雄壮端正。此等前朝,并不常见。
图10:前朝2。略近。
图11:前朝3。更近。可见前朝之层峦叠翠,并非虚言美化。层层起伏,温和文雅,美如画中之景。形如排云,如玉阶,如玉屏。排云有神仙之意,玉阶、玉屏有富贵之意。中起一山,雄壮端正。此正气有力之意。
图12:青龙方1(其实是左前方)。青龙乃贴身之护。不必拍摄。
穴虽居山顶,但开窝结穴,弦棱清晰。左右护卫周密。
穴虽高而不露风,此为高处结穴之自然条件。既是共性,也是必要条件。
高怕露风,低怕水割。结穴高,必然要藏风才能成,否则不能成穴。凡高处露风,皆为假地,煞气极重。不必论气运。往往多见灾祸,甚至不久绝灭。故而高处寻穴尤需慎重。必要明确确认之穴方才可用。点穴,首重其真,再论其余。如若不真,不必论其余。论也无用。
图13:青龙方2(其实是左前方)。
图14:白虎方(其实是右前方)。右边贴身护卫,不必拍摄。
图15:后山重重护卫。
说明:大部分图片为本人拍摄,因为当初考察没想更,重现场,拍摄随意,所以不全。图15和图16是后来让当地友人拍摄的。
图16:山顶圆近平坦。此为友人拍摄。
图17:山下朱氏祠_堂。
山顶窝穴就在此祠_堂背后之山顶。此山其实较为陡峻。
此祠堂和此墓乃同一家。也是同一个大-_师手笔。此祠_堂大门侧开(图右侧)。此处开门也有讲究,不属本文范围,不细述。
祠_堂前面所挂横幅都是庆祝此祠-堂后人当年考上大学的横幅。风吹雨打,多数已经掉落。每年更新当年的庆祝。
总结:
此地,祖山气势磅礴,弯回十余里,自粗莽雄壮,蜿蜒前行。跌断起伏,虽雄壮而煞气已脱。左右开枝护卫。临结穴,更是曲行如生蛇,生机重重。有大小三重护卫。虽不甚标准。但穴生巧妙。非一般小枝小龙可比。
此地乃高山窝穴,名燕窠穴,也可名鸡窠穴。窠为鸟巢之意。燕窠,鸡窠,总归一意,鸟窝之意。此乃以形分类。之前更过三百五十年后人一万余的吴氏大地,和三十年后人从农民工做到千万级老板的王氏祖地。这两例都是乳穴。而本文朱氏祖地乃窝穴。
无论窝钳乳突之分类,只要真,都有富贵。如若假,都无富贵可言。
朱氏祖墓,穴近山顶。虽居高山,开窝结穴,弦棱明白,前吐唇毡,近身龙虎贴身护卫。虽居山顶,穴场不见前面跌宕。高而不露风,藏风聚气。真穴无疑。
至于做法和时运,不在本文范围内。
穴虽高而不露风。此为高处结穴之自然条件。是高处结穴的共性,也是必然条件。
高怕露风,低怕水割。此处结穴高,必然要藏风才能成,否则不能成穴。凡高处露风之假地,极差。不必论气运。往往多见灾祸,甚至不久绝灭。
严格说,高处露风也可以结穴。……我曾见一例, MG,以后再说。
后人情况。因为时间匆忙,未向当地人询问。信息不全。以后有机会再考证。
后人人丁情况:村里及附近村里后人男丁两千人左右。女性外嫁未知其数。外迁搬迁者未知其数。
以我的经验而看,此地穴情甚真,人丁、富贵皆有。四百年,后人当不止两千。一万以上未必,但三四千是没问题的,五六千也是可以的。但是数据缺失,以后有机会再考证。
此地有一个特征,后人富贵不还乡。所以可能很多富贵者搬迁外出,时间久远,则外人不知了。不止人丁,富贵也不止了。
以前文章讲过,明末人口1.4-1.9亿。现在是14亿。人口增长比例是7-10倍。当时的一个家庭,对应现在7-10个家庭。此公后人就算两千男丁。也是两千个家庭。增长倍数是2000。远超平均水平。实际上还不止。
富贵,未细查。听当地的外地人说过两例。都是最近二十年的,一例是某>>厅副_厅__长,经查询,退休之前已经到正_厅..级,现已退休。另有一现任..处>级。处>级的阳宅在祠堂前行一两百米附近。未在村里打听,也许还有。
以我所见,此地以前早就出过富贵了。五品应该是有的,四品也有可能。只是此地富贵不还乡,时间久远久了外人不知。
大家不要以为富贵不还乡常见。在现在,富贵不还乡常见。在古代,古人有叶落归根的观念,富贵不还乡比现在要少。
分房,此公有三子。我的看法,此地,长房平平,但是不差。中房大旺。三房也旺。富贵中房三房要多些。虽然中房大旺,但是最贵者容易出在三房。外出不还乡的主要在长房和三房。其中富贵不还乡的主要在三房。
实际情况,当地,长房三房不旺。二房在当地最多。长房不旺正常,但实际上应该比表面上的好,因为长房我看外出不还乡的特点比较明显。二房旺正常。三房不旺,不像。三房我看可能是富贵人丁都易在外地。而且哦最富贵容易出在三房。只是时间久远,富贵不还乡,外人不知了。以后有机会再考证。
河西先生
2021.05.18
到底了
Hot Deals
All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