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慕忘机
在美国的疏离感和在国内的亲切感
11662
75
2024-11-13 15:07:57
在美国,我总感到一种疏离感,难以言表,仿佛有一层雾,把我与周围的环境隔绝开来。在国内,我总能轻松地和身边的人搭上话,不管是银行工作人员、纹眉师,还是滴滴司机,大家常常可以彼此吐槽生活,分享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彼此之间有一种“乡里乡亲”的感觉,我也总能遇见有趣的人。
比如,有一次打车时遇到一位带着浓重乡音的“粉红”司机,他对我说如果国家有需要,一定保卫祖国。一句傻话,我却有点小感动。另一次,另一位滴滴司机在我感慨“咱们这真好”时,竟笑着反问我:“咱们这好吗?”得到肯定答复后,小得意地笑了笑。还有住在我家门口的银行工作人员,知道我在美国后,自嘲说“只有像我这样没本事的才会一直留在父母身边。” 我说其实我很羡慕她,我们心照不宣笑了笑。甚至在旅行时和店小二开玩笑吐槽当地食物太甜,他也只能尴尬地笑笑回应。还有酒店里做煎饼果子的厨师,我说我要试试这邪教煎饼果子,他对我说,邪教的也好吃哈哈。这些互动虽平常,却带着一种亲近和理解。
而在美国,总感觉难以和他人建立这样的交流,仿佛有某种无形的隔阂,让我与周遭始终保持一种疏远。
在美国,我总感到一种疏离感,难以言表,仿佛有一层雾,把我与周围的环境隔绝开来。在国内,我总能轻松地和身边的人搭上话,不管是银行工作人员、纹眉师,还是滴滴司机,大家常常可以彼此吐槽生活,分享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彼此之间有一种“乡里乡亲”的感觉,我也总能遇见有趣的人。
比如,有一次打车时遇到一位带着浓重乡音的“粉红”司机,他对我说如果国家有需要,一定保卫祖国。一句傻话,我却有点小感动。另一次,另一位滴滴司机在我感慨“咱们这真好”时,竟笑着反问我:“咱们这好吗?”得到肯定答复后,小得意地笑了笑。还有住在我家门口的银行工作人员,知道我在美国后,自嘲说“只有像我这样没本事的才会一直留在父母身边。” 我说其实我很羡慕她,我们心照不宣笑了笑。甚至在旅行时和店小二开玩笑吐槽当地食物太甜,他也只能尴尬地笑笑回应。还有酒店里做煎饼果子的厨师,我说我要试试这邪教煎饼果子,他对我说,邪教的也好吃哈哈。这些互动虽平常,却带着一种亲近和理解。
而在美国,总感觉难以和他人建立这样的交流,仿佛有某种无形的隔阂,让我与周遭始终保持一种疏远。
我以前就这样,一度很想海龟。可惜娃不喜欢国内,做罢。
我慢慢开始研究心理学,学习向内探求,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每天做。瑜伽冥想,写感恩日记,有心流,挺愈疗的。我还加入了我们附近中国邻居们的牌局,每周打一次牌,也每周去soup kitchen 做一次义工,再加上一些看秀讲座啥的,开心很多。当然最大的变化是换工作和空巢了🤣
认同一部分。
对于回国时候打交道过的中国人,确实基本上都还是比较有亲和感的。
在美国,和部分美国人也会有这种感觉。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给我的感觉就是完全相反的。
远香近臭,适合于各种人群的结交及生存的环境。
可能是语言和文化的隔阂导致。你和在美国的华人交流呢?
很多美国人的幽默感还是挺强的,我比较喜欢。
有时在越热闹的地方反而有越孤独的感觉。偶尔去旅游另当别论
我觉得是你圈子问题吧,可能都是高学历留学生圈子,那大部分人说话都不这风格
我婚前圈子也都是同学,婚后要为了娃社交,要修补房子,要团购菜等等认识了一堆各种背景的人,那很多说话风格都是你列举的那样
我在美国和美甲的小姑娘还有优步司机也聊,也还挺有意思的。在这儿爱和我聊的很多比较了解亚洲或者中国。有一个优步司机说他想去泰国养老,还打听大陆的消费水平,说他在泰国的见闻,也蛮有意思。有一个多米尼克小姑娘爱看国产偶像剧,跟我讨论她男朋友和学业的觉醒,也有意思。
回国最近我都不愿意跟出租司机说我是美国回来的了,不是大骂美国的就是大骂中国政府的,都很激动,头疼。不过最近美国优步司机也爱讨论政治,头疼。我已经开始冷漠脸了,很自在。
我在美国和美甲的小姑娘还有优步司机也聊,也还挺有意思的。在这儿爱和我聊的很多比较了解亚洲或者中国。有一个优步司机说他想去泰国养老,还打听大陆的消费水平,说他在泰国的见闻,也蛮有意思。有一个多米尼克小姑娘爱看国产偶像剧,跟我讨论她男朋友和学业的觉醒,也有意思。
回国最近我都不愿意跟出租司机说我是美国回来的了,不是大骂美国的就是大骂中国政府的,都很激动,头疼。不过最近美国优步司机也爱讨论政治,头疼。我已经冷漠脸了,很自在。
回国为什么要说是美国回的呀?所谓国内的亲切感不就是没有语言文化的隔阂和看不出哪里来的外表么?
到底了
Hot Deals
All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