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奥佩特拉Cleopatra的名字用古埃及文字的写法,别说还挺有意思的,那些画画一样的文字居然是不仅表音而且可以作为拼音使用。和甲骨文的表音但基本不拼音不大一样,可以说埃及文是拼音文字的老祖宗。
当年通过罗塞塔石刻破解古埃及文字的时候,最早就是选取了托勒密和克里奥佩特拉这两个名字作为突破口,发现埃及文字其实也表音的规律
下面摘抄自知乎 https://daily.zhihu.com/story/7550830
首先从 Cleopatra 名字来分析,根据 Cleopatra 这个名字的读音,第一个三角符号应该是 k,不过这个字母在 Ptolemy 的名字中没有出现,无法得到验证。三角符号下面是一只狮子,那么这个狮子符号代表的应该是字母 l 的读音。同样的狮子符号也出现在了 Ptolemy 名字中的第四个字符上,这也与 Ptolemy 这个名字中 l 这个出现的位置相吻合。按照这个原则继续推断下去,第三和第四个符号的读音应该分别为 e 和 o,其中第四个符号也同样出现在 Ptolemy 名字中的第三个位置上,又与这位法老名字中 o 的位置相吻合。接下来第五个符号就是 Ptolemy 名字中的第一个符号,毫无疑问,这个符号的读音为 p。
没明白,文字给人读一定都是表音的吧?比如说中文不是也能够拼克里奥佩特拉的名字吗?像洋葱,突厥语过来的,在新疆西北叫皮牙子,就是音译。
没明白,文字给人读一定都是表音的吧?比如说中文不是也能够拼克里奥佩特拉的名字吗?像洋葱,突厥语过来的,在新疆西北叫皮牙子,就是音译。
.Cheers. 发表于 2024-04-18 20:04
最原始的文字可能就是纯表意的,就类似一本小人书,大家都看得懂故事是什么,但是如果用语言解释就会不同。另一个例子,同一个中文字,用不同方言发音也会不同,所以可以说汉字的表音能力并不很强,所以很难利用汉字来统一汉语发音。文字表音很可能是后来才发展出来的,而方便表音的拼音化是一个很重要的发明。
最原始的文字可能就是纯表意的,就类似一本小人书,大家都看得懂故事是什么,但是如果用语言解释就会不同。另一个例子,同一个中文字,用不同方言发音也会不同,所以可以说汉字的表音能力并不很强,所以很难利用汉字来统一汉语发音。文字表音很可能是后来才发展出来的,而方便表音的拼音化是一个很重要的发明。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4-04-18 20:37
你说的也很有道理。但是我记得那个发现商二都的考古学家说过,文字一定要是能够连成句的,要能读出来,不然和表意符号就没有区别了。
不过我完全同意你的结论,拼音文字很可能就是从原始的象形文字演变过来的。从扫盲传播的角度来说,拼音文字更容易。
你说的也很有道理。但是我记得那个发现商二都的考古学家说过,文字一定要是能够连成句的,要能读出来,不然和表意符号就没有区别了。
不过我完全同意你的结论,拼音文字很可能就是从原始的象形文字演变过来的。从扫盲传播的角度来说,拼音文字更容易。
.Cheers. 发表于 2024-04-18 22:35
甲骨文之前很可能还有文字,只是媒介保存不下来,所以已经完全遗失了。甲骨文本身是非常成熟的文字,缺乏一个发展过程,而且很可能甲骨文是当时宗教专用文字,就类似埃及的圣书体,可能还有写在其他媒介上的文字,比如用来记账,甚至写信这种日常事务使用的。所以其实商代可能中国已经有文字一段时间,而且发展出来几种不同的文字了。就类似古埃及有圣书体,僧侣体和大众体三种文字。
我好像过去提到过,A是牛头的象形字,D是三角形帐篷门,的确,很多字母都是源于更早的象形文字符号。
昨天看到鲨鱼睡觉,贴着海底,很乖的样子。
不是说鲨鱼不能睡觉吗?鲨鱼没有腮盖,腮不能主动泵水呼吸,所以必须不停游动,所以才有足够水流流过腮裂,才有足够的氧气,一旦停止游动就会窒息而死。
今天看到这个系列,挺有意思记录下来
列昂尼德·伊万诺维奇.谢德涅夫(1903-1942)是莫斯科附近小城乌格里奇乡下的农民,家里很穷,主要生活来源靠种地和在京城当皇家仆人的叔叔周济。叔叔是波罗的海军的退役士官,在宫廷当男仆照顾公主和王子们。但叔叔混得不错职位略高,他的工资比普通仆人高一倍相当于年薪10万,皇后和公主们非常喜欢他。
叔叔伊万.谢德涅夫
列昂尼德的家人写信给叔叔,说家里实在困难想给孩子在京城谋个活路。叔叔就托关系让他进了御膳房做学徒,主要做帮厨工作。学徒每年只有90卢布的工资,折合每个月千把块人民币非常微薄,但是宫里吃住穿都很好还有叔叔罩着。在御膳房有顶尖的厨师和烘焙师,好好学可以考厨师资格,日后一辈子不愁吃喝。
小列昂尼德在御膳房干了两年运气不好遇到皇帝退位,所有的仆人厨师几乎都跑了。但叔叔是个忠诚的人,他依然自愿跟着皇帝一家。少年侄子就跟着叔叔一起留下来,此时他的主要工作不是帮厨而是照顾阿列克谢王子。王子身体不好需要列昂尼德用轮椅推着,两人年龄相仿,小列昂尼德也是王子的玩伴。
在流放托博尔斯克的日子皇帝一家的日子还算宽松,还有有几个忠心的副官幕僚和仆人跟随。在这里小列昂尼德留下了自己唯一的一张照片,照片里是他和叔叔还有公主,他属于蹭照。
小列昂尼德留下的唯一照片
后来苏维埃将他们迁往叶卡捷琳堡,亲随和仆人被分为两批,第一批跟随皇帝的仆人有小列昂尼德、老切莫杜罗夫、特鲁普三人,还有御医博特金、厨师哈里托诺夫皇后随从德米多娃和男仆沃尔科夫。
第二批留在托博尔斯克的人在1918年5月全部被枪毙了,包括小列昂尼德的叔叔,而在叶卡捷琳堡的人完全不知道。到了叶卡捷琳堡男仆老切莫杜罗夫和沃尔科夫被关进监狱,沃尔科夫被枪毙,老切莫杜罗夫因为名字被刽子手漏看逃得性命。
在决定处决皇帝全家前夕,契卡们讨论了对服务人员的处置,最后达成一致以沙皇走狗的罪名处死所有成年的服务人员,小列昂尼德尚未成年饶他一命强制遣送。在动手的前一天,他们以送小列昂尼德见叔叔为名把他带走关在街对面的地下室。
皇后最后一天的日记写道:“他们突然把小昂子带走了,说是要送他去见叔叔。他匆匆忙忙就被带走,我不知道是否还能再见到他.......”在皇帝灭门的那晚小列昂尼德听到了对面传来的枪声,第二天契卡给他训话:"反动头子皇帝一家和他的忠实走狗昨晚已经被处决,念你尚未成年宽大处理,你要老实改造重新做人。”当时审讯记录:“男孩一句话没说只是在哭”。
小列昂尼德被遣送回乡,他和家人一直以为叔叔还活着。关于成年后列昂尼德的结局有两种说法,一种是1929年被当成反动分子枪毙,另一种说法是1942年在莫斯科前线以开小差罪名被枪毙。
苏军二战士兵档案里有人查到这么一条:
名字:列昂尼德,
父名:伊万诺维奇
出生日期 1903年
出生地:雅罗斯拉夫尔州,乌格利奇区,斯维尔奇科沃村。
征兵日期和地点 雅罗斯拉夫乌格利奇区。
最后工作地点:布良斯克前线
军衔:红军列兵。
退伍原因:被定罪。
退伍日期:1942年7月17日。
从名字籍贯生日判断这就是小列昂尼德,当时他已经39岁。在战时前线因罪被退伍的结局只有就地枪毙一条路,罪名都是开小差,距离1918年7月16日皇帝灭门案整整24年。
PS:乌格里奇的谢德涅夫家族在苏联时代一直被要求和列昂尼德叔侄划清界限,苏联解体后叔叔被封为圣徒。
幸运的小人物
特伦蒂·伊万诺维奇. 切莫杜罗夫(1849-1919)是库尔斯克的农民,年轻时被征兵服役,由于长得高大端正被选入近卫军服役。退役后被选为皇室仆人,长期为尼古拉二世的叔叔阿列克谢大公服务。
中年的切莫杜罗夫
后来因为性格好做事勤快被皇叔推荐为尼古拉二世的贴身男仆,皇家仆人的薪金不高只有360卢布每年(大约相当于不到5万人民币),但是吃穿住行都不用自己花钱,切莫杜罗夫为皇家服务了40多年攒下了一些钱在老家买了个小农场,准备退休后回乡养老。按他的服务年限,他会得到一个荣誉公民的贵族头衔,作为皇帝身边的人受到尊敬安度晚年。
在他给末代皇帝做贴身男仆的第10个年头,皇帝退位无法发出工资来,几乎所有的仆人都离开了,只有切莫杜罗夫等几个忠心耿耿的仆人自愿留了下来,他当时已经年近70身体也不好,完全可以回家养老,但他一直陪着皇帝到了叶卡捷琳堡,他也签了那份自愿陪伴皇帝一家的催命文件。
晚年的切莫杜罗夫,确实仪表堂堂
在1918年5月老头子生病了无法服务皇帝,皇帝就让他先去住院治病。尼古拉二世在日记里写道:“我给老爷子切莫杜罗夫放了假,我让他去养病,由特鲁普接替他的工作”。可是契卡们并没有释放切莫杜罗夫,他们把他关到监狱医院养病,病好后直接关了起来。
和切莫杜罗夫关在一起的狱友是皇后的男仆,他们的罪名是沙皇的走狗。在被关押期间皇帝全家和所有身边的服务人员都被杀,他们俩逃过一劫。但契卡也没忘记关在监狱里的沙皇走狗,命令把他们处理掉。由于他们只是小人物只能和其他反动派一起枪毙,处决的人太多名单写满了整张纸。
切莫杜罗夫很幸运,他的名字写在纸背面,粗心的看守没看到,所以逃过第二劫,皇后的男仆就没那么幸运挨了枪子。当时契卡杀人极其草率粗放,是死是活全凭运气。即使躲过第一次,在下次查监狱犯人名录时切莫杜罗夫还是会被查出来枪毙,能从契卡监狱活着出来的人不多。
但是老切莫杜罗夫又一次交了好运,白军打过来了。在被关了几个月后白军打跑了红军解放了所有囚犯,老头子终于逃出生天,皇帝身边的人只有两个人有这么好的运气。
白军占领叶卡捷琳堡后开始调查不久前的皇帝全家被杀事件,得益于这次案发后不久就进行的调查,皇帝灭门案的一些细节被记录下来。契卡们作案时得意洋洋说没有人会知道这个事情,结果没过几个月灭门案和所有凶手的名字就上了全世界的报纸。
1919年现场调查皇帝灭门案的场景
老切莫杜罗夫作为重要证人全程配合了调查,他的证言被记录下来成为今天了解末代皇帝最后一段日子的重要史料。在配合调查过程中逃过3次劫难的老头子因病去世,享年70岁。
据老头子回忆尼古拉二世是个温和顾家的人,作为普通人他对家人和身边的人很好。但在囚禁期间皇帝仿佛被石化了变得逆来顺受,而皇后替他承担了很多责任并每天祈祷。
最后的御医
叶夫根尼·谢尔盖耶维奇·博特金博士(1865-1918)出身显赫,他的家族是莫斯科赫赫有名的富商博特金家族,从18世纪起就做和中国的茶叶贸易,家中豪富。爷爷是茶叶商人有荣誉市民的贵族头衔,他的父亲是著名病理学家,医学院的教授和枢密院的议员,同时也是亚历山大二世和三世两任皇帝的御医。他是担任皇帝御医的第一个本国人,以前这个职位都是西欧人担任。俄国的军事医学院就以他父亲的名字命名,博特金和父亲一样学医,没有做家族的茶叶生意。
少年博特金
老博特金是非常严厉的父亲,对子女要求很严,绝对服从的军事化管理让小博特金很难受。但是老博特金夫妇的社交圈子非常广泛,每周一次的文化沙龙“博特金星期六”在他家的豪宅里举行。科学家、音乐家、诗人、作家和艺术家聚集在一起侃大山,不谈医学和政治,博特金的哥哥就坐在屠格涅夫腿上听过他侃大山。
军医院学习的博特金
博特金有12个兄弟姐妹,母亲讲流利的德语和法语,家族在欧洲各地都有产业,父亲是科学家,往来都是名流,不做花花公子可惜了。但博特金却是个乖孩子兼学霸,他从小性格平和听话,在最严厉的中学毕业时是罕见的没被扣过一次分的模范学生。
留学时的博特金
博特金是列宁和普京的校友,他大学在圣彼得堡大学物理系,但是只学了一年就他就又去考了军事医学院,以全校第3名的成绩毕业做了名普通医生。他在给穷人看病的福利医院工作了一段时间又自费去欧洲进修(家里不差钱,实现留学自由),在欧洲主要是德国待了7年。
中年博特金
在留学期间他回国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论文题目是《蛋白酶和蛋白胨对动物有机体某些功能的影响》,考官是大名鼎鼎的巴普洛夫,28岁就成了医学博士。他参加了日俄战争负责红十字会的工作,战后回到圣彼得堡教书,他是当时著名的军事医学家和红十字会员。
中年博特金
43岁时皇后亚历珊德拉邀请他做皇帝御医,接替他年事已高的父亲,医二代博特金就成了御医二代。博特金是少将军医和国务委员,地位尊崇被称为阁下。博特金会讲流利的英法德语,在皇帝的高级亲随里是外语最好的。
博特金和公主们
皇室一共有42名御医,包括内科外科产科眼科还有牙医,博特金负责内科,轮到当值的时候检查皇帝和家人的健康,他和有心脏病和风湿病的皇后还有患有血友病的小王子打交道比较多。
博特金和幼年的公主
1917年皇帝退位,只有3名御医还坚持免费给皇家看病,到了被流放的时候只有博特金一人跟随。以博特金家在欧洲的人脉和财富(他大部分兄弟姐妹都跑欧洲去了,哥哥就是驻葡萄牙大使),他可以轻松跑欧洲去大学当教授,但是他选择跟随皇帝一家流放。在软禁初期博特金除了做皇帝一家的健康医生外,还每天义务替当地人看病。
博特金和尼古拉二世
1918年4月所有人都被带到叶卡捷琳堡,所有随从人员再次被通知可以自行离开,这是博特金最后一次活命的机会,他拒绝并签署了那份自愿陪伴皇帝的文件。此时的监禁条件明显变严厉了,生活条件也差了很多。博特金负责和看守的人打交道,每天都要被各种盘问和搜身。
晚年博特金
博特金患有肾病发病时甚至要靠皇后亲自动手给他打止疼针,其实就算皇帝全家无恙,作为有海外关系的大资本主义官僚和沙皇的走狗,博特金死定了,他的很多同僚已经被枪毙了。1918年7月16日晚,博特金也被乱枪打死,枪击结束时契卡们看到博特金还没死,半躺在地上,行动策划者尤洛夫斯基照他头上开了一枪结束了他的生命。
博特金一家
打死博特金后杀手们发现他写给兄弟的一封没写完的信:
“至少现在我得说点真话,我在这里的自愿囚禁就像尘世的禁锢一样没有尽头。从本质上来讲我已经死了,对于我的孩子朋友事业而死而言我已经死了,只是还没被埋罢了,或者我已经算是被活埋了,反正都一样......
我不会沉迷于希望和幻想,我会直面残酷的现实,我坚信忍耐必得救,我仍然忠于我的原则。我毫不犹豫履行了我的医生职责,但我的孩子却可能成为孤儿,像亚伯拉罕献祭了自己的孩子一样……”
尼古拉二世全家被打死的场景,抱着公主的是博特金
医生是绝顶聪明的人,见多识广经历丰富,可能早就看出了结局只是为了原则殉道罢了。
博特金封圣图
博特金的大儿子在近卫骑兵团服役,在一战中阵亡。二儿子是近卫步兵连长流亡法国,小儿子是插画家小说家和灵异学家流亡美国,女儿流亡法国著有《王室回忆录》,他的外孙是著名的法国情报官员,克格勃的死对头。1998年参加了外祖父在圣彼得堡的葬礼。
到底了
Hot Deals
All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