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热门

阅读顺序

深色模式

字体大小|

搜索
ADVERTISEMENT
返回
  • 浏览过的版块

1
ADVERTISEMENT
Huaren
等级列兵
威望--
贴子12
魅力10
注册时间2023-09-20

望天星

只看楼主

生命信仰分享

429

2

2024-09-18 17:11:32

文章題目: “贫穷”和“富足”


谈"富足”就要谈"贫穷”,否则没有比照。


一:"穷人”和“富人”


1."贫穷”的经历


"贫穷”的一般概念,就是"缺衣少食”,收入仅够最低生活水平,或连最低生活标准也达不到。


记得儿时,最羡慕的是那些衣食无忧的"富人”家庭,这种人在当时不多,祇有高干或者军官家庭。那时觉得"富人”就是天天能吃到饺子,或天天下"饭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以前曾经写过儿时的一段经历。有一天在床下捡到两分钱硬币,和哥哥以及对面邻居的兄妹俩,四人一起到附近的饭馆喝豆浆,希望买一碗豆浆,四人分著喝。未曾想到盛豆浆的是位"善人”,不但给了我们每人一大碗热腾腾的豆浆,还告诉我们喝完可以再添,甚至分给我们每人半根油条。这恐怕是我一生最大的惊喜。我们四个孩子吃得别提有多高兴多,那种满足真的难以形容。豆浆喝饱后,每人手里拿著半根油条,在回家的路上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不舍得一下子吃掉。


那段经历至今难以忘怀。虽然故事听起来让人心酸落泪,但是,正是因为"穷”,让我懂得了人间有"爱”的美好和真实。


没有经过"贫穷”时代的人,听到类似这样的故事,会觉得不可思议。有的父母喜欢把自己过去的"辛酸史”讲给儿女们聼,说他们当年如何"贫穷”每天不得饱足。儿女听了却一脸困惑,反问道:你们怎么会那么笨啊,没有吃的,自己不会花钱买吗?


世上有人喜欢做"穷人”吗?显然没有,除非这人脑子有点问题,否则,哪有人盼望"贫穷”的呢? 


但是,翻开中国历史,真有那么一个"扭曲”或"脑子受病”的时代。人人都争做"穷人”,而且越”穷”越光荣,越"穷”地位就越高、被人"羡慕”。


记得我有个亲戚,早年的祖辈在老家省吃俭用买了几块地。后来她的祖父"解放前”因喜欢抽大烟,很快就把那点家产败光了。可是"解放后”,为了分清"敌友”,家家户户要规划"成分”,以祖辈三代的"财富”定准。


她父亲本没有享受过一天的"富人”生活,却还是跟祖父占了点"穷光”,被划分为"中下农”,否则就会被划入"富农”、归到”地、富、反、坏、右”一类。即使"中下农”也搞得她全家紧张兮兮。好在父母已经离婚,她被判给了母亲。庆幸的是,母亲不但三代,她的"祖宗八代”都是"一贫如洗”。所以,她的成分一栏标的是"赤贫”,属于真正的"无产阶级”。她说她为自己是地地道道的"穷人”而自豪,出门可以仰脸看人,说话有底气。她觉得父母离婚是一大”智慧”,没有影响后代。


其实,就人的"天性”来说,怎么会有人喜欢"贫穷”呢?那是人被愚弄却不晓得的时代,用虚无的美名压制人肉体本能的需要。


让她记忆尤深的是,进入腊月喜迎过年的那些天,家家户户飘出"走油”的香气,心情异常愉快,因为至少一个月可以饱尝美味佳肴。虽然"贫穷”的头衔很"耀眼”,但胃口不肯屈从,看到美食总是咕噜咕噜直叫。


为了鼓励人们回顾旧社会被"剥削压迫”之苦,纪念新社会之甜的得来不易,使人的记忆打上"烙印”,大年三十那天,街道派分发"忆苦饭”给各家各户。


年饭晚上八点开始。桌子上摆满了平时吃不到的”大鱼大肉”,一小盘"忆苦饭”也放在其中。那是几个黑不溜秋的小饼子,不知道用的是什么食材。母亲先试著拿起一个来,咬了一口,但立刻吐了出来。不知里面加了些什么,有些"咯牙”,像似掺进了沙子木渣一类的东西。母亲皱皱眉头,之后便悄悄端走了,然后把小饼倒进一张报纸里,包得很严实,径直到后院、扔进公厕里。


她说她当时对母亲的举动感到害怕:"妈妈不是贫农出身吗?怎么会不肯吃下,竟如此胆大,把具有政治意义的’忆苦饭’扔掉了呢?如果被人发现,岂不坐牢?” 她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性,所以,年纪虽小,懂得守口如瓶,没敢告诉任何人。


"贫穷”时代过去了,现代国人"富”得流油,个个腰包鼓鼓、"脑满肠肥”,常常还不得不花钱吃药、锻炼,把多出来的"营养”除掉。所以,按照那个时代标准,当今地上多数人已经"脱贫”,列在"富人榜”上应该绰绰有馀了。


2:初识"富人”


一般性认为,"富人”一定是"富足”的,因为"富人”主要是指经济条件优厚、钱财丰富。


第一次与"富人”打交道,还是在二十几年前。"富人”之称,按现今流行词儿,应该叫"大款”或"款爷儿”。当时受朋友委托,说有一位从国内来的私营企业"大款”,也是"大老板”,过来办公司,需要有人接送和翻译。朋友说人家是"大款”,有偿帮忙,付费可观,所以就欣然”承接”下来。


在飞机场见面的第一眼,无论从气质上还是衣著搭配上,不难判断,这是一个文化不高的"暴发户”:上身白色皮夹克,下身蓝色牛仔裤;个子矮胖,长相土气;说话满口”三字经”,几乎没有一个”文明”词儿;两脚八字,横著走路,....。”随从者”是他的亲弟弟,也是其貌不扬:个头不高,皮肤粗燥暗黑,两只小眼眯缝著,看上去"诡气”十足。有句成语说:”相由心生”,不无道理。


"带我们去好莱坞大街的名牌店,我们要买些名牌衣服。” 刚把他们带到酒店,”大款”神气活现地吩咐道。


对我一个"穷人”来说,从来就不知道名牌店的门朝哪里开。


"从来没去过,我还是先问一下别人好了。” 我说。


接著,我电话给原来教我学车的教练。我想他一定知道。不出所料,教练对此了如指掌。他很耐心告诉我怎么去,哪条街是卖男士服装的。


因天生路盲,走了好多冤枉路,最后到了目的地。好在"款爷儿”初来乍到,不熟悉地形,语言也不通,没有朝我摆架子不满意。按照教练的"指示”,找到一条商业街,都是卖高档男服装的。


我的"烂英文”算是找到了"用武之地”,陪著他们一个店一个店地"观光”。有的一进去,店员对我们上下打量了一番,觉得这三个人走错了地方,根本不搭理我们。

几个店的服装似乎都不入"大款”的”法眼”,最后总算定位了一家,开始挑选起来。我在旁边仔细看了一下服装标价,几乎不敢相信,一个领带最低价格也是上百美元,其他服装也都在五百美元以上。那时是九十年代中,国人的每月收入也就是两三百人民币而已。即使大多数美国人的工资,每月也仅仅两三千而已,怎么买得起如此昂贵的衣服?


”这些服装看上去都很普通,干嘛值那么多钱?简直是吃钱,不是穿衣服!” 我心里想。


店员看他们在认真挑选,知道不该"以貌取人”,态度由冷转热起来,满脸堆笑地给他们推荐不同产品,甚至还一个劲儿地鼓励他们多买,可以打折。


被人"仰视”的感觉是不一样。"大款”和弟弟俩人被店员的"热情”搞得晕头转向,一口气买了近万美金的服装,美美地上了路。在车里"大款”的弟弟心里还有点气不过,说:"算他们有眼无珠,开始以为我们是穷光蛋呢!其实他们哪里知道你身上穿的皮夹克是鳄鱼皮的,值五千多美元呢! ….”


我真的被吓蒙了,一件五千多美元的上衣? 按照当时兑换人民币汇率,将近四万元人民币!似乎证实了现代人的"看见”:有钱就可以"任性”?


"事情办完了,我们还会多呆几天。你帮我们找一个男的司机,这样我们比较方便些。” 设立公司文件拿到手后,"大款”说。


他们的提议正中我意。看他们的奢侈和素质,可以猜出他们想去的地方远不止餐馆、名牌店一类地方。两天后,就把他们转给了朋友介绍的一个司机,专门陪国内游客办事买东西的。"工钱”让司机自己跟他们谈。


有一天那个司机给我电话,对"大款”表示极其不满,说:"他们对我太抠门了! 我每天从早到半夜,辛苦拉他们一整天,只付我几百块钱。可他们在酒吧看脱衣舞,十几分钟,一人就甩出一千美元。” 司机对我抱怨,可能以为我跟"大款”是朋友,也许可以为他多争取点辛苦费。


其实我跟"大款”也素不相识,不知说什么好。


司机接著说:”他们还要我帮找金发女人到酒店陪他们....”


听到这里,一阵说不出来的"恶心”,欲吐不出。....



二:如何界定"穷人”和"富人”?


1.世人对”穷人”和"富人”的评价


如果在谷歌上查找,会发现,人们对"富人”都是些正面的溢美之词,说"富人”之所以"富足”,是因为他们:进取心强,追求目标清楚,敢于冒险投资;不甘落人之后;知道自己要什么,懂得结交事业成功的朋友....;而对"穷人”充满鄙夷的描述,认为"穷人”之所以"贫穷”,是因为他们:懒惰、不进取、满足于现状、喜欢串门闲聊、逃避现实、等....。无疑,如果从物质层面定义"穷”与"富”,这些说法不无道理。


对"属世”的人来讲,"穷”与"富”的区别主要在物质层面上。就如本人所述的"贫穷”和"富人”的经历,无非一个是要得到"口腹之欲”,而另一个是要满足"肉体刺激”,两者都局限在物质的层面上。


2..真正的"贫穷”


有时不得不思想,本人初识的那个腰缠万贯、一掷千金、生活极其奢侈糜烂的"大款”,他是"富足”的呢?还是"贫穷”的呢?如果人以物质定义"穷人”和"富人”,那么,钱财多的人一定是"富足”的。如果这样定义,是不是把人的"属性”搞混了?


人之所以称为"人”,是因为人最重要的部分是"灵”,而非肉体。神在造人时,人被赋予了祂的”形象”:有自由、有良知、有公义、有理性、会创造、会思考,并且有"永恒”意识。这是神赐给人的恩典,是动物所没有的。所以,人活著,不是只为肉体满足,人有灵里的需求,而动物活著只为肉体的饱足。


神造人赐人"灵”,目的要人与祂沟通;祂又把永恒放在人的心里,使人不衹是活在机械的物质世界里,而是享受与神同在的福乐。然而,人犯了罪,污染了神所赋予的美好"形象”,反映不出神的荣耀;罪也将人与神隔绝,人的"灵”死掉,切断了从神汲取"美善”的源头。


这就是为什么人衹能拼命追求眼见而短暂东西结果,而不晓得”叫人活著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约翰福音6:63a) ;也不明白为什么 ”贪爱银子的,不因有银子满足;贪爱财富的,也不因得利知足。” (传道书5:10) 


这是人犯罪的结局,也是"罪人”拒绝接受神拯救的悲哀。


数十年过去,随著国门开放、经济"飞跃”,从物质上几乎人人都"脱贫”成为"富人”,不但衣食饱足,可以天天享用美味佳肴,银行户头上的存款也逐渐加增。而奇怪的是,内心感到"空荡荡”、不满足的人却是越来越多,即使享尽天下美食,或"家财万贯”....仍然觉得人生虚空,没有意义。甚至钱财越多,地位越高,知识越丰富,人就越像一个"贫穷”的饿鬼,拼命再寻找一些其他外在的东西填补:吸毒、乱性、酗酒、赌博、等。而这些东西充斥得越多,人就越愚昧无知、看不清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此恶性循环,导致人的结局,不但肉体死亡,灵魂也永远在地狱的火湖里。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生,虽被人看作是"富足”,但不是真"富足”。如果人仅仅得到眼见的或肉体上的满足,灵魂却失去了与神永远同在的福分,就是"贫穷”。

所以,内心的"贫穷”,才是真正的"贫穷”。


3.看重钱财物质的"富人”


在圣经里,主耶稣举了两个"财主”的比喻。


1).愚昧的”财主”


圣经记载,耶稣用比喻对门徒说:“有一个财主,田产丰盛。自己心里思想说,我的出产没有地方收藏,怎么办呢? 又说,我要这么办,要把我的仓房拆了,另盖更大的,在那里好收藏我一切的粮食和财物。然后要对我的灵魂说:’灵魂哪,你有许多财物积存,可作多年的费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乐吧。’ 神却对他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路加福音12:16-20)


如果人享受辛苦所得来的,而不是浪费奢侈,无可厚非。主耶稣不是责备财主"吃喝”,而是他因为他无尽的贪心和无知的"自信”,导致他"眼瞎”:看不见永恒;不知道赚钱的能力是神所赐的;生命可以存活都掌握在神的手中。这是所有不信主耶稣人的光景。


"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甚么益处呢?人还能拿甚么换生命呢? "(马太福音16:26)


2) 地狱里的”财主”


在路加福音中,耶稣也讲了一个比喻,说:”有一个财主,穿著紫色袍和细麻布衣服,天天奢华宴乐。又有一个讨饭的,名叫拉撒路,浑身生疮,被人放在财主门口,要得财主桌子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饥,并且狗来餂他的疮。后来那讨饭的死了,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财主也死了,并且埋葬了。他在阴间受痛苦,举目远远的望见亚伯拉罕,又望见拉撒路在他怀里,就喊著说:’我祖亚伯拉罕哪,可怜我吧,打发拉撒路来,用指头尖蘸点水,凉凉我的舌头,因为我在这火焰里极其痛苦。’ 亚伯拉罕说:’儿阿,你该回想你生前享过福,拉撒路也受过苦。如今他在这里得安慰,你倒受痛苦。不但这样,并且在你我之间有深渊限定,以致人要从这边过到你们那边是不能的,要从那边过到我们这边也是不能的。’ 财主说:’我祖阿,既是这样,求你打发拉撒路到我父家去,因为我还有五个弟兄,他可以对他们作见证,免得他们也来到这痛苦的地方。’,亚伯拉罕说:’他们有摩西和先知的话可以听从。’ 他说:’我祖亚伯拉罕哪,不是的。若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到他们那里去的,他们必要悔改。’ 亚伯拉罕说:’若不听从摩西和先知的话,就是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他们也是不听劝。’”(路加福音16:20-31)


经文讲到拉撒路和财主死后的不同结局:一个在"天堂”,一个在"地狱”,并非因前者"贫穷”,后者"富有”,因为从物质层面的肉体上讲,拉撒路死了,财主也死了,而是因为他们俩生前对永恒的认知不同。前者活在地上时,虽然缺衣少食、生活困苦,但他相信神,在永恒里他是"富足”的,神与他同在;而后者在世时,虽然拥有天下荣华富贵,但他相信自己、靠钱财,不需要神,因此,他衹能落在"虫不死、火不灭”的"地狱”里,失去进天国的永远福分。


3). 被钱财牵制的”财主”


前面两个财主,他们都不信神。而现在要讲的"财主”,他不但信神,也严谨遵行神的"诫命”。这是真实发生的事。


一次主耶稣正行在路上,有一个拥有很多产业的年青人跑来,跪在主耶稣面前,询问他怎样做才能得"永生”。主耶稣知道他了解"十诫”,也竭力遵守,所以,主耶稣只对他提到"十诫”中后面几条,涉及到跟人的关系。这个年青人很自信地说:”我都遵守了。”(马可福音10:17-20)


”耶稣看著他, 就爱他,对他说:’你还缺少一件,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 他听见这话,脸上就变了色,忧忧愁愁的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马可福音10:21-22)


这个年青的"财主”想靠好行为得"永生”,因为他自认为神的"诫命”他都遵守了,应该够"资格”进天堂。而主耶稣并非真正要他变卖财产,而是借此显明他的问题所在:


其一,他做不到真正爱神爱人,因为他舍不得变卖财产救济穷人,达不到神所要的"爱人如己”的标准。所以,他无法靠行为"得救”;


其二,因为他的眼目衹盯在自己的财产上,阻挡了他对神的真正认识,以致于不愿意全心地跟随主。



三. 为什么"富人”进天国难?


1."富人”为什么进天国难?


主耶稣看到那个年青"财主”的反应,转过来对门徒说:”有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的难哪! ‘ 门徒希奇祂的话。耶稣又对他们说:’小子,倚靠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的难哪! 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马可福音10:23-25)


主耶稣的话似乎让人误会,”富人”进天国难,那么,祇有"穷人”就容易进天国了? 神是偏待"穷人”,而痛恶有钱人? 祂从来不偏待人。但是,”耶和华看人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神是看内心。”(撒母耳记上16:7b)


"富人”进天国难的原因,主要是他们把"财富”置于神之上,无法从神得到祝福,以致其"富足”成了他们的"网罗”和"咒诅”。


第一:他们依靠”财富”


"富人”依靠"财富”,认为金钱万能,”有钱能使鬼推磨”。


圣经说:”看哪,这就是那不以神为他力量的人,只倚仗他丰富的财物,在邪恶上坚立自己。”(诗篇52:7) 而且”倚靠财富的,自己必跌倒;”(箴言11:28a)

“那些倚仗财货自夸钱财多的人,一个也无法赎自己的弟兄,也不能替他将赎价给神”(诗篇49:6-7)


人无论拥有多厚"财富”,都不能向神买赎生命,既不能救别人,不能救自己的兄弟,哪怕自己也救不了。面对"死亡”,世上再多"财富”都毫无价值、毫无意义。所以,依靠钱财的人,阻挡了进天国的路。


第二:他们依靠”自己”


以色列民在旷野四十年,将要进入迦南地时,摩西对他们第二代百姓重申神的律法典章,并警戒他们进入迦南美地后,会享受那地的一切丰富,一无所缺,但要纪念神,谨守遵守神的话。神藉摩西对百姓说:


”你要谨慎,免得忘记耶和华你的神,不守祂的诫命、典章、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恐怕你吃得饱足,建造美好的房屋居住;你的牛羊加多,你的金银增添,并你所有的全都加增,你就心高气傲,忘记耶和华你的神,.....恐怕你心里说,这货财是我力量我能力得来的。你要记念耶和华你的神,因为得货财的力量是祂给你的,.....。(申命记8:6-18)


一般来说,大多"富人”都"自恃聪明”,认为能力比别人强,心里充满骄傲。他们不但在神的面前夸口,藐视神,也不把神所造的人放在眼里。岂不知人得"钱财”的能力,是神给的。


圣经说:”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箴言3:5-6)

”耶和华啊,认识你名的人要倚靠你,因你没有离弃寻求你的人。”(诗篇9:1)


保罗吩咐提摩太,说:"你要嘱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无定的钱财,只要倚靠那厚赐百物给我们享受的神。"(提摩太前书6:17)


第三:他们贪心不足


神说:”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提摩太前书6:8-9)

”不要劳碌求富,休仗自己的聪明。你岂要定睛在虚无的钱财上么? 因钱财必长翅膀,如鹰向天飞去。”(箴言23:4-5)


”满了一把得享安静,强如满了两把劳碌捕风。”(传道书4:6) ”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路加福音12:15b)


"撒旦”利用人的贪欲之心,用财富遮住人心灵的眼睛,使人衹为肉体和短暂的今生而活,把人的灵魂引入”地狱”。"财富”遮挡了人心里的眼睛,使人看不到得到"永生”是人生最大一件事。


圣经提醒说:“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传道书7:2)


有一个同学对我说,她的一个亲戚做了一辈子生意,进出口生意做得很大,经营额每年几千万美元;赚了钱又投资买公寓出租,再让钱生钱。因为平时太忙,老两口几乎没有时间享受"劳碌所得来的”,每天朝九晚五地拼命赚钱。三个孩子读书出来都有自己的事业,不要他们的财产。而钱的诱惑使他们到了七十多岁还马不停蹄地奔跑。直到有一天太太突然中风死去,老先生也力不从心,不得不把生意转卖出去。


"她去世的时候很可怜,仍然穿著十几年没有换过的旧鞋。” 同学告诉我。


由此看到,主耶稣所比喻的前两个"财主”,非常真实。愚昧无知的人,不知道生命掌管在神的手里,就如神说的:”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 (路加福音12:20) 也不知道死后的结局是非常可怕,在地狱里永远”哀哭切齿”。


2.神斥责"富人”


神说:”你们富有的人哪,应当为那将要临到你们的灾祸哭泣哀号。你们的财物朽坏了,你们的衣服给蛀了,你们的金银生锈,这锈要成为控告你们的铁证,又要像火一样吞吃你们的肉。你们竟然在这末后的日子积聚财宝。看哪,工人为你们收割庄稼,你们竟然克扣他们的工资;那工资必为他们呼冤;收割者的呼声,已经达到万军之主的耳中了。你们在世上穷奢极侈,养肥了自己,竟不知屠宰的日子到了。”(雅各书5:1-5)


神为什么斥责"富人”? 难道神希望人穷,不要富有吗?当然不是。圣经中有很多敬畏神的"富人”,如亚伯拉罕、约伯、约瑟、大卫、哥尼流、腓利门、吕底亚等,神看重的是人对"财富”的态度,而非人是否有"财富”。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如果把"财富”看得高于神,那么"财富”就是他"偶像”,而且对人无情。拜偶像并没有怜悯之心,是神极其痛恶的。



四:真正的"富足”是什么?


通常人对"贫穷”和"富足”的定位是根据财富的多寡。因此,人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就容易"错位”:把看得见的、死后带不走的财富作为人生首选、当做终极目标。其实,在永恒里,"穷人”和”富人”一样,祇有越过可见的物质层面,看见永存的属灵价值,归向神,人才是最"富足”的。因为世上任何东西,无论是钱财、地位、学识、权力、爱情...都买不到、换不来"永生”和神的同在,以及在世时心灵上的平安、喜乐和满足。


”其实敬虔而又知足,就是得大利的途径,因为我们没有带甚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甚么去。只要有衣有食,就应当知足。” (提摩太前书6:6-8) 


圣经说,看到别人发财时,不要嫉妒、心怀不平:“因为他死的时候,甚么也不能带走;他的荣华也不能随他下去。他在世的时候,虽然自称是有福的,并且说:''只要你丰足,人就称赞你。'' 他还要归到他历代的祖宗那里去,永不再见光明。人享富贵而不聪明,就像要灭亡的牲畜一样。”(诗篇49:16-20)


所以,真正的"富足”是:


1.与神的生命连接


圣经说:”耶和华所赐的福,使人富足,并不加上愁烦。” (箴言10:22) 


神赐的富,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哥林多前书2:9) 就是神因著祂的大爱,把自己儿子的生命赐给世人,使人"贫穷”的”灵”得到饱足。


圣经记载了主耶稣跟一个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的故事。这个妇人为了寻找"爱情”来填补自己的空虚,所以,找一个男人又一个,一共找过五个。主耶稣知道她内心的需要,就用水比喻,对她说了下面的话:“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面成为涌流的泉源,直涌到永生。”(约翰福音4:13-14)


主耶稣道出了一个"真理”,就是世上的一切,如财富、权力、学问、名利、地位、爱情等,都是短暂的,衹能给人肉体上一时的满足,像人喝水一样,还会再渴,而无法解决人心灵深处的饥渴。


”口渴的人哪!你们都就近水来吧。没有银钱的,你们也要来,买了就吃。你们要来,买酒和奶,不用银子,也不用付代价。你们为甚么用银子去买那不是食物的呢?为甚么用你们劳碌得来的去买那不能使人饱足的呢?....你们要侧耳而听,要到我这里来;你们要听,就可以存活;”(以赛亚书55:1-3a)

”人的一切劳碌都为口腹,他的心却还是填不满。”(传道书6:7)


祇有把主耶稣的生命接到心里,人的心灵才会得到满足,并在我们里面成为泉源,一直涌流到永远。这种"满足”是很多重生基督徒经历过的,是实实在在的。

耶稣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约翰福音7:37-38)


“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约6:35)


“这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叫人吃了就不死。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生命的粮。人若吃这粮,就必永远活著。”(约6:50-51)


一个有主耶稣生命、有圣灵引导和帮助并遵行神话语的人,他的生命是"富足”而有活力的,一定充满了”正能量”,可以活出荣耀神的见证来。


2. 敬虔加上知足的心


保罗提醒信徒,说:“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摩太前书6:9-10节)


基督徒虽然是神从世界分别出来的,但仍然活在世上,周围很多诱惑,尤其是钱财,很容易使基督徒被迷惑而追求世界、忽略跟随神。


并非神不要人赚钱糊口,而是人对钱财的态度,神不要人"本末倒置”。主耶稣说:”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马太福音6:21)


保罗对信徒说:”所以,你们若真与基督一同复活,就当求在上面的事,那里有基督坐在 神的右边。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歌罗西书3:1-2)


保罗还说:”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为我们没有带甚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甚么去。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提摩太前书6:6-8) 否则,当你拼命在物质上变得"富有”而离开神时,其结果一定令你失望。问问那些"富人”就知道了。


亲爱的朋友,你若是神的儿女,生活上比较"贫穷”,还是要尽好本分,努力工作,不要闲懒不做工。因为圣经说:”懒惰人冬天不耕种;到收割的时候,出去求食,必一无所得。”(箴言20:4)


保罗对信徒说:”从前偷窃的,不要再偷,却要作工,亲手作正当的事,使自己可以把所得到的,分给缺乏的人。(以弗所书4:28) 

但是,勿要拼其一生追求"富有”以致远离神。


如果你已经是"富人”,第一,切勿依靠它们,因为它们靠不住,说没就没,反而会遮住你的灵眼,阻挡你来到神的面前;第二,切勿纵容自己贪欲的心,因为它会使你耗尽一生,死后双手空空,徒劳无益,却把你带向与神隔绝的”深渊”。


如果你是非基督徒,觉得自己里面很"贫乏”,你有福了,因为一个人感到心灵饥渴的人,必会放下自我、自傲、自义、自信,全心投靠神。

主耶稣说:”心灵贫乏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马太福音5:3)


”因祂使心里渴慕的人,得以知足;使心里饥饿的人,得饱美物。(诗篇107:9)


如果你希望得到主耶稣的"活水”,不要犹豫,谦卑来到神的面前,承认自己的罪,转向祂,一生一世跟随祂、顺从祂的带领。





文章題目:基督徒當盡”本分”!


經文:


所羅門在傳道書最後一章的兩節經文中説道:”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祂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因為人所作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傳道書12:13-14)


一:如何理解下面的經文?


在教會團契上,小組曾有一次討論過主耶穌對門徒講的話。主耶穌説:


”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馬太福音10:37)


”人到我這裏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路加福音14:26)


”…..你們無論甚麽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門徒。”(路加福音14:33)


當時小組長鼓勵大家踴躍發言,可場上一片靜默不語,因為這是很多基督徒不知道該怎樣分享的經節。無人敢開口的原因是,如果不同意主耶穌説的話,顯然是不相信聖經,恐於別人質疑自己的"信仰”有問題、是否是真基督徒,同時也怕得罪神;而如果贊同的話,用很"屬靈”的話、"高談闊論”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又太”虛偽”,神也不喜悅。


大家沉默了好一會兒,小組長只好帶頭發言。她講了有一邪教給一姐妹親戚帶來的傷害。她説那個姐妹的親戚加入了一個所謂的”教會”後,被鼓勵"撇下一切,做主的門徒”,不但放棄了工作,還離開配偶和孩子,從此不見蹤影,給家人帶來極大的傷害。


小組長的"抛磚引玉”,不由地讓我想到以往在教會裡耳聞目睹的一些事,有正面積極的,也有負面消極的。


1.正面積極的榜樣


在我的人生經歷中,有兩位牧者和一些弟兄姐妹給我帶來巨大的正面影響。


在我未信主時,教會的兩對夫妻對我一個陌生人的關愛和幫助,讓我不得不去思考:"為什麼他們竟有如此大的愛心? 他們圖什麼? 他們講的神是怎樣一位神?.....那時是在我無知又驕傲時,神把我"貶到”人生的"低谷”,卻又將這兩對愛神愛人的夫妻放在我身邊,預備我的心。.....


後來,又在我"信仰”低谷的時候,神讓我遇到兩位真正為神擺上的牧者,使我看到神的憐憫和信實。


一位牧者,他讀大學時是一個"信仰被逼迫”的年代。他為此坐監、被鞭打、忍受屈辱和饑餓,但神保守了他從一而終的信仰,對神沒有失去信心。出獄後,他來到美國,做了全職牧師,盡心竭力牧養教會信徒。將近八十才退休。退休後,他賣掉房子,和妻子一起到國外艱苦偏遠地區、牧養培訓傳道人。那時他已知身患晚期肝癌。他沒有專心在自己的病上,而是一邊治療一邊服事,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這個期間他回美兩次,有幸見到他都是在他的床榻前。每每想起這位牧者,都被他對神的忠心、一生奉獻而感動。


另外一位牧者,五十年代來美留學讀研,畢業後在一家頗有規模的公司工作。据他自己説,那時他非常驕傲,對妻子所講的神非常抵拒反感。後來因著神的憐憫,他得救信主了,生命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心裡異常火熱,常常和教會的一些同工奔波於中西部的大學校園傳福音、帶領查經、拼命地服事主。他説後來他被神的靈大大感動,決定放下舒服且有顯赫職位的工作、全職事奉。當時他有兩個未成年的孩子,心裡非常掙扎。經過和妻子多次禱告,最後順服神的呼召。當時教會的奉獻根本無法提供給他一家足夠的生活費用。他説那時他和妻子在神面前立下心志,一生一世為神忠心、絕不回頭,不管環境如何,即使有一天他和家人沒有米下鍋、不得溫飽,他也絕不向人”討要”,他會跪在"米缸”前,向神祈求,因為他相信神是他家一切的供應者,神會負責他們的生活。他説他們夫妻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專心服事神,認真講解神的話,按照神的心意牧養神的羊群。起初他在一個人數不多的小教會服事,後來因著神的恩典,聚會人數擴大到幾百人。就在教會最興旺時期,南加州一小教會需要牧者、邀請他來牧養這邊的信徒。他沒有選擇留在已經穩定且興旺的教會,而選擇到了不為人知的小教會。


幾年後,他和同工有感動在另一城市再開闢教會,使更多華人可以聽到福音。他上午在原來教會講道,下午帶領二十幾個同工到新開闢的教會服事。為了不使同工感到困乏,他通常每週預備兩篇講道內容。就這樣他在兩個教會拼命奔跑:講道、查經、主日學、禱告會,甚至探訪關懷,有時還到其他福音廣播機構分享聖經。二三十年,風雨不誤。從來沒有聽過他有任何抱怨,不管教會人多人少;從來不以人的喜好講道;從來不為教會奉獻少而焦慮;....他和師母就是一門心思地傳講神的話,使人信主,建立弟兄姐妹的信心,....他到八十幾歲,仍然拖著患多年腿痛疾病、奔跑服事,直到神讓他歇了世上的"勞苦”、安息主懷。


這兩位牧者真是做到了主耶穌所說的:愛神愛人;撇下一切跟隨神。每當想起這樣的牧者和那些有愛心的弟兄姐妹,我都無法止住淚水。不得不説,神實在是愛我,知道我的愚昧無知和信心的軟弱,把一些有如此美好見證的牧者和弟兄姐妹放在我身邊,使我從他們身上真實地看到,我們所信的神,是憐憫信實的神!


2.負面消極的傷害


不得不承認,在教會裡像這樣的弟兄姐妹和這兩位真正被神"呼召”出來、一生忠心事奉神的牧者,至今仍然還有,但並不多。但很多是一些見證不良的信徒和牧者。有的牧者或傳道人似乎也是放下工作在教會服事。但是,由於他們對神的話並不清楚,甚至有些是曲解,或憑著人的熱心,沒有經過生活中的操練,就棄掉"一切”,包括工作、家人、事業、以血氣事奉神;有的本身動機不純,衹是換了不同職業、帶著私欲出來”事奉”。


1)曲解神的心意


有的基督徒,誤以為"以神為大”、神最喜悅的,就是人放棄在世上該盡的本分,全職傳道。


例一:有一次跟一個姐妹閒聊,偶然問起她女兒婚後怎樣,因為聽說她女婿是基督徒,據說女兒也在教會長大,衹是後來忙於讀書,就不固定聚會了。


"咳,結婚後兩年就離了。” 姐妹口氣很沮喪。


"怎麼會呢?” 我嚇了一跳,很意外。因為在我認知裡,基督徒不可以隨便離婚的。


"女婿工作好好的,非要放棄、出去傳道。女兒堅決不同意。他們就離婚了。”姐妹説。


"倆人好好商量嘛,婚姻怎麼可以隨便説离就离了呢?” 我説。


"女兒跟女婿説了,如果他為傳道辭掉工作,她就離婚。女婿沒有商量的餘地,立刻就同意辦理離婚手續。可是,就是因為這件事,我女兒再也不去教會了。” 姐妹有些傷感。


我聽完,心裡非常難過,心想:出去宣教不應該是夫妻同心、一起去的嗎?如果太太信心小、還沒有預備好,是不是神的時間未到、應該等等? 為什麼不好好禱告? 為什麼寧可離婚也要傳道?這是神喜悅、神要的事奉麽?


聖經不是説得很清楚麽?”.....妻子不可離開丈夫……丈夫也不可离離棄妻子。" (哥林多前書7:10b;11b) 

顯然神的心意,夫妻是不可离婚的。


例二:曾在教會認識一位弟兄,撇下家庭、常年在國外"宣教”,實際是培養基督徒特殊"才能”。弟兄一年衹回來兩三次,在家也僅待個十天半個月而已。所以,妻子一人在家既當爹又當娘,每天還要上班。好在妻子信主,信心也很好,沒有對此怨言。後來妻子得了重病,需要常看醫生吃藥,但因為工作太忙,治療不及時,病沒有得到及時控制,迅速惡化,以致病入膏肓,身邊需要有人照顧。可是,那位弟兄回來看望了一下,過了些日子還是執意要離開。後來神親自干預阻止,才使弟兄不得不留在妻子身邊。


看到這種情形,我內心不禁對那位弟兄的"宣教”產生懷疑:真是為了神的國度麽?還是逃避家庭的責任?因為神明明講過:

”人若不看顧親屬,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還不好;不看顧自己家裏的人,更是如此。”(提摩太前書5:8)



神怎麼會悅納一個不管家人死活的人的"事奉”呢?每週都有不信的人來到教會,如果真的有心傳道"事奉”,不也可以在家附近的教會傳道麽?這樣既可以傳道,又可以照顧太太,不是很好麽?為什麼一定要棄太太的健康而不顧,非要漂洋過海才可以傳道呢?實際上,這種行為是完全與神的心意背道而馳的。

然而,在此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看顧自己家裡的人”的意思,指的是要承擔對家人該盡的責任:家人的日常所需以及生病時需要照顧,而不是以"事奉神”為藉口而推卸在世上的責任。但是另一方面不要誤解”看顧自己家裡的人”的意思,並不是指著在我們家人相安無事,衹是因為想賺更多錢,或為兒女可以進入名牌大學、帶孩子參加各種才藝班(如孩子打球、琴棋書畫等),而不傳道,也不參加教會的敬拜、團契、查經等。


有的教會牧者以”看顧自己家裡的人”為藉口,竟然為兒女的各種才藝班不參加教會的禱告會,也不探訪關懷。這豈是神的心意麽?如果牧者都是如此看重世上短暫的事情,不去瞭解教會弟兄姐妹的靈命狀況和他們生活上的難處,也不和弟兄姐妹同心禱告,如何在臺上用神的話教導信徒呢?豈不是太"虛偽”了麽?


例三:最初信主,在教會經歷過一個傳道人。他在講道中常常標榜自己如何全然為神擺上,如何愛神超過愛父母,説自己不到二十歲就奉獻做傳道人。當時他的父母非常反對,希望他完成學業,甚至以死相逼。他自豪地説,他當時就告訴母親,即使母親真的躺在地上阻攔,他會跨過母親的身體,也要去傳道,.....以此表示他完全做到了主耶穌的要求:愛神超過愛父母。


他的這種所謂的"信心”值得佩服麽?神喜悅的麽?為什麼不先給近處的父母傳福音,非要去遠處呢? 難道完成學業就不愛神了嗎?他的父母并沒有反對他信神,為什麼不盡人當盡的本分呢? 一個沒有經過生活歷練的人,衹是參加了幾次神學培訓;沒有經歷信心操練,單憑知識傳道,沒有生命見證,就可以傳道了嗎?怎麼會是神的心意呢?


正因他對神話語的斷章取義、按私意解經,常常鼓動教會年青信徒像他一樣,"放棄世上一切”,離開父母,做全職傳道人。


教會一個正在讀社區大學的年青人,剛信主不久,還是個"嬰兒”,就被傳道人鼓動放棄學業。這個弟兄認為傳道人的話就是神的話,對其"唯命是從”。因此他頂著父母的反對,忽視母親的眼淚,放棄了學業,進了神學院。傳道人也把這位弟兄當作年青人的標杆,在教會大肆宣揚。然而,由於弟兄的英語有限,學費壓力很大,心情非常鬱悶,最終衹堅持了幾個月,便退學回了家。未曾想到的是,這位傳道人大為不悅,説弟兄是"臨陣逃兵”,羞辱了神的名,甚至公開在教會用聖經"鞭笞”他,説他是一個假基督徒,是一個極壞的榜樣,並提醒其他年青人遠離他,以致將這個年青人的"信心”逼到”崩潰”。他開始懷疑自己的"信仰”,認為神因他的"半路逃脫”而離開他。....


聖經對牧者怎麼説的呢?”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群羊,按著神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也不是轄製所托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彼得前書5:2-3)


2) 把傳道當工作


多年前曾在一間教會,牧師公開告訴對同工說:當他讀完神學院申請服事的教會時,他很有遠見,知道在某個宗派當牧師神是"鉄飯碗”。因為他把牧師當作一份職業,所以,平時他和太太也額外"兼職”,在教會公開做房地產生意;有些"事工”需要收費;他對講道次數是”討價還價”。為此被弟兄姐妹投票"請走”。之後"教區”派人過來處理。的確如他所言,教區把他安排到同一宗派的其他教會,還在繼續當牧師。


有的牧者看似放下工作、回應神的"呼召”,其實祇是"轉行”、換了一份"輕鬆”而穩定的工作而已。想讀神學院做牧師的人,有的是因為失業、遇到挫折;有的是因為朝晚九五的工作太辛苦。所以為了取得做牧師的資格,他們就去神學院"裝備”。頭腦是有了些聖經知識,但實際生活中沒有好的見證:能說不能行,在教會的事奉上"斤斤計較”,不肯多付出一點,不盡牧者該盡的責任,卻讓信徒去做。有的把在前一主日剛講完的道,接著下一個主日到其他教會還是那篇道,等於兩個星期衹講一篇道。平時也不不探訪關懷,也不給團契組長聖經預查,更不在乎信徒的靈命狀況,竟然在講臺上還能開口、"振振有詞”地分享上面的三段經文?


最近讀了中國著名傳道人王明道的一篇文章,寫得非常好。在此摘錄部分。他的文章題目是:不作工吃福利? 看聖經如何教導!


他説:”今日的教會中還有一種常見的現象,就是信徒們一熱起心來,就想放下自己的本分去為主傳道。學生退了學,商人收了市,職員辭了工,主婦放下了家務,大家都設法入神學校,學傳道。及至一作了傳道的人,便認為自己已經成了神的仆人,只能作神的’聖工’,以’祈禱傳道為事’。不問有沒有神的差遣,有沒有神的恩賜,有沒有那樣多自己能作當作的工,反正作了傳道的人,便不能再作’世界的事’。


他們雖然自以為不能再作’世界的事’,但他們仍然需要吃世上的飯,穿世上的衣服,住世上的房屋,用世上的東西,那便只有等候別人為他們勞力,供給他們的需要了。


當然他們如果真是從早到晚,殷勤作工,勸勉人,警戒人,扶助人,安慰人,把屬靈的食物分給許多人,那些人自然應當供給他們這些屬物質的需要,他們也有權柄享受這些。但事實上許多傳道的人並沒有這樣多的工作,有些人也不能作這些工,不配作這些工;還有些人根本就不願意受這種勞累,但他們仍然以傳道的人自居,仍然享受聖徒的供給。


在教會中作領袖的人尚且如此,許多信徒懶惰不肯作工,自然更不足奇了。同時許多懶惰不願意作工的信徒,看見有這樣一條容易走的道路,便也都爭先恐後的走上去。在這種情形之下,教會又焉能走上正軌呢?


在教會中實在需要有一些拋棄一切,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的聖徒。但這種聖徒必須是謙卑,忠心,殷勤勞力,樂意作工的人。如果一個信徒不肯殷勤勞力,作那些擺在他面前的小本分,這個人絕不配去作神的工。一個人不肯作工,若不是因為他懶惰成性,便是因為他驕傲自大。懶惰和驕傲的人都不配站在神面前,更不配被神使用。看古時被神重用的人,有幾個不是先作過各樣卑微勞苦的事工,被神磨煉成為尊貴的器皿,然後才被神重用呢?約瑟經過十幾年為奴作監的生活,作過了各種卑微勞苦的事工,然後被神提拔,作了法老的宰相,保守了埃及全國和他父親全家的性命。摩西在米甸的曠野過了四十年牧羊的生活,然後才能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大衛多日受掃羅的追逐謀害,東逃西奔,歷盡了千辛萬苦,然後方能作以色列全國的賢王,治理國家四十年。我們的主更是在木匠家中長大,而且自己作過卑微的木匠,至少經過十幾年的辛苦勤勞,到三十歲的時候,才蒙神差遣出來傳道。


我們是誰?竟敢希望不經過苦痛的磨煉,不學會勤勞作工,便能一躍而為神所重用的器皿呢?


許多信徒以為只要入幾年神學,讀幾遍聖經,學幾冊宣道法,教牧學,再念幾年希伯來文和希臘文,便可以作一個好傳道人,這豈不是一個大笑話!如果神的大器皿都是這樣造就成功的,上文我們所提的那些人,所受的多年多日的訓練,豈不都是徒然了麽?神不會作錯事的。祂知道祂所要重用的器皿必須具有謙卑、勤勞、恒心、忍耐、慈愛、憐憫、溫柔、善良、體恤、同情,種種的美德,但這種種美德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神造就我們,增加我們這種種美德,所用的方法有兩個:一個是使我們經過種種苦難和試煉,另一個就是使我們去作各種勞苦艱辛的事工。


許多高尚的美德是從勞苦的工作裏養成的。許多成功的要素是從勞苦的工作裏產生的。許多有品德有成就的人物是作過世上最卑微最勞苦的工作的。沒有一個不肯作卑微勞苦的工作的人能在神的手中成為大器。他們認為受別人服事的人是尊貴的人,服事別人的是卑賤的人。在神的眼中看來,服事人的人是尊貴的人,受人服事的人是卑賤的人。那一位舍棄天上的尊榮,成為人的樣子,甘心作眾人的奴仆,不但服事人,而且舍了自己的性命作多人的贖價的耶穌,被神升為至高,而且得了超乎萬名之上的名,這件事就充分的證明了這個真理。只有殷勤奮勉勞力作工的人是神所喜悅的,是神所尊重的,是主耶穌的好門徒,是值得我們效法的。那些懶惰不肯作工,只求安逸享受,等候別人服事的人,不但是社會中的寄生蟲,而且是教會中的害群之馬,因為他們會造成許多是非和禍患。


自然我不是說所有的聖徒都必須去作一樣的工作,我也不是說所有的聖徒都必須去作勞力的工作。我們不但不能都作一樣的事工,也不可都作一樣的事工。有人耕田,有人作工,有人經商,有人執教,有人行醫,有人傳道,有人縫紉,有人烹調,有人看護病人,有人撫育兒童,有人治外,有人治內,有人勞力,有人勞心。但每一個人都必須作工。除了衰老患病殘廢的人,和還不能作工的兒童以外,任何人沒有權柄不作工。.........”


二:如何從其他經文明白神的心意?


所以,基督徒不可不盡責任,為自己的懶惰找藉口,卻説是為了愛主、撇棄一切:作兒女的對父母不盡孝;作父母的不盡心養育兒女;作丈夫的不體恤妻子;作妻子的不尊重丈夫;不關心主內弟兄姐妹;看見有需要的,塞住憐憫之心等。


主耶穌是説:”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 


神要祂的兒女先愛祂、後愛家人。那麼,怎樣才是"愛神”呢? 是固定到教會參加敬拜、查經、主日學、禱告會,甚至在教會忙前忙後地”做事”麽?主耶穌怎樣定義愛神的呢?


祂説:”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約翰福音14:21a)


所以,前面講的三段經文,如果從字面上解釋,又不瞭解其他經文,理解就會偏差,認為主耶穌沒有憐憫之心,為什麼要人推卸責任、放棄關心自己的家人,甚至連父母都不要愛? 為什麼撇下一切來跟隨祂? 難道人不需要工作掙錢、養家餬口麽? 


到底這些經文的真正意思是什麼?是字面上的意思麽?主耶穌説的是我們不要愛家人,甚至要恨他們麽?要我們不孝敬父母,捨棄家人去傳道嗎?或者神要我們把家裡所有財產都賣掉、賙濟窮人? 或者學生不必讀書,父母不必照顧兒女,也不必工作養家,衹是傳道做牧師嗎?


聖經都是神的話。如果是這樣,為什麼聖經其他地方神所講的話又不一樣呢?假如神的心意是要所有屬於祂的兒女放棄家庭和世上的一切,為什麼祂還要人在世上要盡那麼多的責任? 為什麼要求基督徒在教會扮演不同"肢體”的角色?豈不是跟主耶穌説的那三段話有矛盾麽?


神是智慧的本體,祂說話絕不會自相矛盾。從聖經裡我們會看到,神給我們這些還活在世上的基督徒兩方面責任:


第一:在世上盡本分


1).兒女如何對父母


舊約時代神藉摩西給以色列百姓頒佈律法十誡,其中前四誡關乎人與神的關係;後六誡講到人與人之間關係,而且六誡中最重要的首條,就是吩咐人要"孝敬父母”。

甚至在百姓進迦南地前,摩西對第二代以色列百姓重申神的律法典章和誡命,再一次提到:”當照耶和華你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並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申命記5:16)


神又藉著保羅提醒新約時代的信徒:”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裏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以弗所書6:1-2)


”你們作兒女的,要凡事聽從父母,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歌羅西書3:20) 


但是,若有不信主的父母以各種方式強逼我們放棄信仰,我們如果為此退讓妥協,那便是愛父母過於愛主了。


2) 如何對待孤寡的長輩


”若寡婦有兒女、或有孫子孫女,便叫他們先在自己家中學著行孝、報答親恩,因為這在神面前是可悅納的。”(提摩太前書5:4)

3) 做妻子的應該如何


要”......用善道教訓人,指教少年婦人愛丈夫、愛兒女、謹守、貞潔、料理家務、待人有恩、順服自己的丈夫,免得神的道理被毀謗。”(提多書2:3-5)

”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這在主裏面是相宜的。”(歌羅西書3:18)


4) 做丈夫的應該如何


”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不可苦待她們。”(歌羅西書3:19)


”你們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因她比你軟弱,與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這樣便叫你們的禱告沒有阻礙。”(彼得前書3:7)


5) 父母如何教養兒女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22:6)


”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以弗所書6:4)


”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兒女凡事端莊順服。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會呢?”(提摩太前書3:4-5)


6) 做雇工的該如何行


”你們作仆人的,要凡事聽從你們肉身的主人,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討人喜歡的,總要存心誠實敬畏主。無論作甚麽,都要從心裏作,像是給主作的,不是給人作的。”(歌羅西書3:22)


7) 人要做工,不可懶惰


”從前偷竊的,不要再偷,總要勞力、親手作正經事,就可有余、分給那缺少的人。”(以弗所書4:28)


保羅和其他使徒的見證:


保羅説:”我未曾貪圖一個人的金、銀、衣服。我這兩只手常供給我和同人的需用,這是你們自己知道的。我凡事給你們作榜樣,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扶助軟弱的人,又當記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使徒行傳20:33-35)


”我們在你們中間並沒有遊手好閒,也沒有白吃過誰的飯,反而辛苦勞碌,晝夜作工,免得加重你們任何一人的負擔。我們在你們那裡的時候,曾經吩咐過你們,如果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飯。因為我們聽說,你們中間有人遊手好閒,甚麼工也不作,反倒專管閒事。我們靠著主耶穌基督,吩咐勸戒這樣的人,要安靜作工,自食其力。”(貼撒羅尼迦後書3:8-12)


所以,主耶穌對門徒講的那三段經文,強調的是優先次序,即,神的原則要放在家人及所有事情之先,因為神是生命的源頭,是智慧的源頭。人若"先追求神的國和神的義”,生活中的一切,都以神的原則為標準,人的生命才有方向、有意義、有價值。


什麼是”先追求神的國和神的義”呢?不就是順從神的命令、行神眼中看為"善”的事麽?什麼是"愛神”呢? 遵行神的話,不就是愛神麽?生活中處處以神的話為標準,不就是愛神超過一切麽?不就意味著"撇下一切”麽?


神要求祂的兒女在世上要盡本分。主耶穌説:”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鹹呢? 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鬥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馬太福音5:13-15)


”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叫那些毀謗你們是作惡的,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在鑒察的日子,歸榮耀給神。”(彼得前書2:12)


第二:在教會盡本分


不可否認,的確有人蒙神"呼召”、聖靈賦予他特別"恩賜”,使他放下工作、事業,專心傳道,就如前面講的那兩位牧者。但是,神並沒有要求所有信祂的兒女都做牧師或傳道人,否則,如何建立主的身體?


保羅説:”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祂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以弗所書4:7;11-12)


聖經把教會,就是被神從世界分別出來的基督徒,比作基督的身體,説:”就如身子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而且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子。基督也是這樣。.....身子原不是一個肢體,乃是許多肢體。設若腳說,我不是手,所以不屬乎身子,他不能因此就不屬乎身子;設若耳說,我不是眼,所以不屬乎身子,他也不能因此就不屬乎身子。若全身是眼,從那裏聽聲呢? 若全身是耳,從那裏聞味呢?但如今神隨自己的意思,把肢體俱各安排在身上了。若都是一個肢體,身子在哪裏呢? 但如今肢體是多的,身子卻是一個。眼不能對手說,我用不著你;頭也不能對腳說,我用不著你。不但如此,身上肢體人以為軟弱的,更是不可少的。身上肢體我們看為不體面的,越發給他加上體面;不俊美的,越發得著俊美。”(哥林多前書12:12-23)


保羅還説:”神在教會所設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師,其次是行異能的,再次是得恩賜醫病的、幫助人的、治理事的、說方言的。豈都是使徒麽? 豈都是先知麽? 豈都是教師麽?豈都是行異能的麽?豈都是得恩賜醫病的麽?豈都是說方言的麽?豈都是翻方言的麽?你們要切切的求那更大的恩賜,我現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們。”(哥林多前書12:28-31)


保羅說得再清楚不過了。神沒有要求所有信徒都要放下工作去做傳道人,但神要求所有兒女生命要成長,追求神所看重的最大"恩賜”,就是"愛”。


保羅繼續説:”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甚麽;我若將所有的赒濟窮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哥林多前書13:1-3)


接著保羅告訴信徒什麼是"愛”:”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哥林多前書13:4-8)


三:神的心意是什麼?


那麼,如何理解這三段經文的"精意”呢,就是神的心意是什麼呢?


其實,主耶穌強調的是那些想跟隨祂的人,首先要理清人心中的"優先次序”。神並非看重人外面的"宗教”儀式。如若不是,那麼神到底最看重人什麼呢? 


聖經三本福音書都記載了一個有錢的官,來找耶穌詢問有關永生的事。這件事分別記載在馬太福音19:16-22;馬可福音10:17-22和路加福音18:18-23裡。


經文的內容講的是一個有錢的官,有一天”來見耶穌說:’夫子,我該作甚麽善事才能得永生?’ 耶穌對他說:’你為甚麽以善事問我呢? 你為甚麽稱我是良善的? 除了神以外沒有一個良善的。你若要進入永生,就當遵守誡命。’他說:’甚麽誡命? ‘ 耶穌說:’就是不可殺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當孝敬父母、又當愛人如己。’ 那少年人說:’這一切我都遵守了,還缺少甚麽呢? ‘ 耶穌說:’你若願意作完全人,可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 那少年人聽見這話,就憂憂愁愁地走了,因為他的產業很多。耶穌對門徒說:’我實在告訴你們,財主進天國是難的。我又告訴你們,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 ‘”(馬太福音19:16-24)


少年財主的故事在講什麼?是主耶穌告訴這個財主守誡命得永生嗎?肯定不是。那麼主耶穌是要他把所有財產變賣、賙濟窮人嗎?變賣財產就意味著"心”歸向神麽?還是主耶穌讓他查看到他的”心”注重在什麼地方?


實際一方面主耶穌讓他看到,靠律法做完全人得永生,是不可能的事;另一方面,讓他看到,如果一個人的”心”沒有跟隨神,仍然在世界的錢財和事情上,就不可能專心跟隨祂。即使放下工作做了牧師或做傳道人,如果其"心”不存,就不會有真正的"事奉”,神根本也不悅納。


當年主耶穌斥責法利賽人的原因是什麼? 是他們不讀經、不禱告、不禁食、不按時敬拜麽?還是他們嘴巴親近神、”心”卻遠離神呢?


聖經説:”那時,耶穌對眾人和門徒講論,說:’文士和法利賽人,坐在摩西的位上,凡他們所吩咐你們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因為他們能說不能行。他們把難擔的重擔,捆起來擱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個指頭也不肯動。他們一切所作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見:所以將佩戴的經文做寬了、衣裳的繸子做長了;喜愛筵席上的首座、會堂裏的高位;又喜愛人在街市上問他安、稱呼他拉比。’”(馬太福音23:1-7)


然後,主耶穌嚴厲地斥責他們,説:”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正當人前把天國的門關了,自己不進去,正要進去的人,你們也不容他們進去。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侵吞寡婦的家產,假意作很長的禱告。所以要受更重的刑罰。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走遍洋海陸地、勾引一個人入教。既入了教,卻使他作地獄之子,比你們還加倍。你們這瞎眼領路的有禍了,你們說:凡指著殿起誓的,這算不得甚麽,只是凡指著殿中金子起誓的,他就該謹守。你們這無知瞎眼的人哪,甚麽是大的? 是金子呢,還是叫金子成聖的殿?.....你們這瞎眼的人哪,甚麽是大的? 是禮物呢,還是叫禮物成聖的壇呢?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薄荷、茴香、芹菜,獻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義、憐憫、信實,反倒不行了。這更重的是你們當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洗凈杯盤的外面,裏面卻盛滿了勒索和放蕩。.....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好象粉飾的墳墓,外面好看,裏面卻裝滿了死人的骨頭和一切的汙穢。你們也是如此,在人前,外面顯出公義來,裏面卻裝滿了假善和不法的事。.....(馬太福音23:13-28)


聖經記載最初神對該隱和亞伯的獻祭,祂對人的要求是什麼? 為什麼神看不中該隱祭物,是因為他的祭物是農產品、太廉價了嗎?還是他的人不對? 而神看中亞伯的,是因為他的祭物價值高,或者神喜歡吃"葷”? 還是神喜悅他的人,就是他對神的”心”:相信神、敬畏神?


聖經説:”有一日,該隱拿地裏的出產為供物獻給耶和華,亞伯也將他羊群中頭生的和羊的脂油獻上。耶和華看中了亞伯和他的供物,只是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該隱就大大地發怒、變了臉色。”(創世紀4:3-5)


顯然神把”人”放在"祭物”的前面。他們的區別是兩人對神的”心”不同,因此態度和行出來的也就不同。從該隱對神的話反應就可以曉得。神知道人的一切,不會錯怪該隱的。


對該隱和亞伯的區別,聖經説得很清楚:”亞伯因著信獻祭與神,比該隱所獻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稱義的見證,就是神指他禮物作的見證。他雖然死了,卻因這信仍舊說話。”(希伯來書11:4)


所以,使徒約翰特別提醒信徒説:”不可像該隱,他是屬那惡者、殺了他的兄弟。為甚麽殺了他呢?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兄弟的行為是善的。”(約翰一書3:12)

聖經裡有很多實例,看到神到底看重人什麼。如大衛和掃羅。


當神吩咐先知撒母耳到伯利恒耶西家尋找王的人選時,撒母耳把那家的幾個兒子都招來。”撒母耳看見以利押,就心裏說:''耶和華的受膏者必定在他面前。'' 耶和華卻對撒母耳說:''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揀選他,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耶西叫他七個兒子都從撒母耳面前經過,撒母耳說:''這都不是耶和華所揀選的’。”(撒母耳記上16:6-7;10) 


最後神揀選的卻是耶西家最小的兒子、被哥哥們看不起的牧羊童,大偉。


大偉作王後,雖然他是"合神心意的王”,但他卻犯過罪。從人的角度,他犯的是姦淫罪,其罪過遠遠大於以色列的第一位君王掃羅。而且大偉為了掩飾罪行,竟然借刀殺了人家的丈夫。但為什麼神説他是"合神心意的人”呢?掃羅不是什麼大罪啊,不就是沒有聼神的話,僭越獻祭,有些貪婪和嫉妒心而已嘛,為什麼竟遭到神的棄絕?


神公平嗎?他們倆有什麼區別? 區別就是:當大偉被人指出他的罪時,他的反應不是狡辯或推卸責任,而是立刻悔改,在神面前為自己的行為痛哭懊悔,之後痛改前非。但掃羅並非如此。神幾次藉著先知撒母耳警告他,他不但繼續違背神的命令,還拜巫交鬼,最後死在戰場。他直到死都不肯悔改。

所以,神看重的是人的"心”,就是對祂的話順服且遵行。


當掃羅僭越獻祭後,神藉撒母耳對掃羅説:”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他的話呢? 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悖逆的罪與行邪術的罪相等;頑梗的罪與拜虛神和偶像的罪相同。你既厭棄耶和華的命令,耶和華也厭棄你作王。”(撒母耳記上15:22-23)


一個人是否真正敬畏神,不是他從來不會犯罪,因為沒有完人,基督徒也是如此。重點是人知道自己犯罪後所作出的反應和態度如何。


同樣,放棄工作或事業做傳道人或牧師,"心”一定要對,才是符合神的心意,否則就是出於私心或血氣的衝動。如果"心”對,撇下工作做牧者或傳道人的,一定會謹守神的真理、盡心竭力地傳福音、按照神的心意牧養信徒、一生忠心為神擺上。因此,從他們的言行舉止可以看到聖靈所結的果子:”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參見加拉太書5:22-23a)


相反,如果起初動機不純、"心”不對而做牧者或傳道人,一定混擾神的真理,隨私意解經,在講道或分享時,"故弄玄虛”、用深奧知識使人聽不懂;或"偷工減料”、亂解神的話,把神的道講得"鬆鬆垮垮”、"稀釋”得失去了福音的本質;而且從他們的言行舉止上會發現,他們不但在教會講臺上"假冒偽善”地宣講"愛神愛人”,而且在實際生活中,他們極其懶惰,既不肯在神的話語上下功夫,也不肯為神的事工付出辛勞。這樣的榜樣和見證,其實大大傷害教會弟兄姐妹的信心。


有的牧者或傳道人,為他們放下工作全職"服事神”為驕傲,覺得自己比其他信徒犧牲得多,比別人"屬靈”,所以,他們可以理直氣壯、心安理得地收取聖徒的奉獻,也有理由懶惰、把自己該盡的責任讓別人承擔。


記得有一次跟一個弟兄交談,講到教會某個牧者總是跟人抱怨自己為神付出如此如此之多,很累。這個弟兄說,實在不知道這個牧者在講什麼,他的事工幾乎都"承包”給別人了,留給自己大把休息時間,他竟然還説累? 那我們這些同工每天既要上班、養家餬口,甚至有時加班,平時還承擔教會的各項事工,豈不更累麽?


相反,如果牧者不按照神的心意教導和牧養信徒,衹是一味地強調放下工作、家庭,到神學院裝備、做傳道或牧師;或告訴信徒愛神的"表徵”,就是專心服事教會,固定參加聚會,查經、禱告,而忽略教訓信徒如何在生活中遵行神的話,即在家裡、社會、工作等場合,那麽,教會就會產生出很多”假冒偽善”的基督徒。


所以,如果一個基督徒説自己願意愛神勝過愛家人,固定參加教會敬拜,查經和服事等,遵守一些"宗教”形式,甚至為神放棄工作、學業、地位、事業等,卻在生活中不遵行神的話、不盡自己當盡的本分:孝敬父母、養育兒女、順服丈夫、愛護妻子、關心弟兄姐妹、幫助有需要的人、好好讀書工作、做好公民等,那怎麽叫愛神呢?怎么能符合神的心意呢?


有一個姐妹信主比我晚兩年,而她信主後對神"追求”的熱情一直是我的榜樣:不但主日固定參加教會聚會、每天讀經禱告,而且平時不管遇到什麼人,不管什麼樣場合,她都隨時傳福音,既不怕別人拒絕,也不恐於冷眼相待;甚至她在家裡帶領一個查經班,給別人講解聖經,可在私下對別人的嫉妒之心卻難以掩飾,無論人家經濟條件比她好,還是個人才能比她強。可她竟然違心地告訴別人:這些都是世上東西,人不要追求,而她卻無比地看重。後來又因為教會沒有給她安排一個較"體面”的事奉崗位,乾脆離開走人。


所以,人的"心”對了,所做的事就是對的。無論是牧者、傳道人,或是普通信徒,如果要跟隨神、做主的門徒,首先要有愛神的心,也就是,願意遵行神的話,行事為人都以神的話為原則,順服聖靈的帶領。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以神的話作標準。當家人、工作或事業與神的原則有衝突時,任何時候都以神的原則為前提。例如,會計工作,老闆要求做假賬,如果不做,就會失去工作。這時,基督徒要持守神的原則,寧可丟掉工作,也不要得罪神;如果家裡父母或配偶反對信耶穌,甚至威脅,那就要堅定信心,不要妥協。聖經説:殺身體的不用怕,唯有怕那既能殺身體又能滅靈魂的神;或者做生意碰到"取巧走捷徑”的機會,就要守住神的原則,按規矩做生意;或者尋找配偶,不要找不信的,因為聖經説:信與不信的,不能同負一軛;教養兒女,要按照神的心意等等,就是愛主了。


四:如何瞭解神的話?


當我們重生得救,神會隨著我們生命的成長,逐漸讓我們瞭解祂的心意。就如聖經比喻的,我們初信主,就是一個剛出生的嬰孩,衹能吃奶,消化不了固體的食物。也就是,我們需要多聼牧者的查經、講道,以及主日學。牧者要以信徒的狀況”按時分糧”、牧養信徒的靈命,建立信徒的信心。當信徒的生命逐漸長大,牧者要訓練信徒如何自己"吃乾糧”,就是自己讀神的話。如何避免"斷章取義”、曲解神的話? 至少應該從這三方面來瞭解:第一:要看聖經的上下文; 第二:要有其他經文參照; 第三:要從舊約經文中瞭解.


除此之外,牧者還有責任藉著講道、查經,教訓信徒如何在生活各個方面應用神的話,言語行為有美好的"德行”,榮耀神的名。這就是”牧養”。就如父母在兒女會"走路、吃固體食物”後,要不斷引導兒女走在正路上一樣,修正他們的品格,而不是讓他們自己任由發展。


隨著信徒生命的成長,牧者還要用神的話教導信徒如何以神的眼光看待人生。關於短暫和永恆,聖經給了信徒很多教導。


在以色列百姓進迦南地前,摩西對他們説:”你也要記念耶和華你的神,在曠野引導你這四十年,是要苦煉你、試驗你、要知道你心內如何、肯守他的誡命不肯? 祂苦煉你、任你饑餓、將你和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吃,使你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裏所出的一切話。”(申命記8:2-3)


當主耶穌受洗後禁食四十晝夜、餓了的時候,撒旦便引誘主耶穌説:”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 而主耶穌就引用了這段經文回答撒旦,説: ”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參見馬太福音4:3-4)


保羅説:”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摩太前書4:8)


主耶穌沒有説人"不需要吃飯”;保羅也沒有否定"鍛煉身體不好,那麼經文重點在強調什麼? 不就是神要我們的眼光從地上的"短暫”轉向天上的"永恆”麽?因為地上的一切都是暫時,人的肉體生命更是有限。神要我們注重神的事情,就是關乎到人的屬靈生命,因為那是存到永遠的生命。所以,肉體生命是需要食物,但是人更需要的是屬靈的食物,就是神的話。


這就是為什麼主耶穌對門徒説:”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那從天上來的糧,不是摩西賜給你們的,乃是我父將天上來的真糧賜給你們。因為神的糧就是那從天上降下來賜生命給世界的。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裏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翰福音6:32-35)


又說:”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人若吃這糧,就必永遠活著。”(約翰福音6:51a)


所以,神既顧念人肉體的需要,祂在地上傳道時,出於對人的憐憫,祂醫病趕鬼;用五餅二魚餵飽五千多人;使人起死回生等,但是那不是祂來地上的真正目的。祂的目的是使人罪得赦免、靈魂得拯救、有永生。


保羅説:”只是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腓利比書3:7-8)


保羅説這話,是他丟棄一切,不吃不喝、不工作麽?他説把一切視為糞土,其實是他把以前自認為有價值的東西,不再看重,如,知識、地位,自義,等。因為保羅的靈眼被打開,他從短暫看到永恆,認識到得到主耶穌才是"至寶”。


親愛的弟兄姐妹,我們有時對聖經產生疑問,不是聖經有錯誤或神說話不合理,而是有時我們內心存著私欲、喜歡按照符合自己的心願去解釋聖經,或者我們的生命還很”幼稚”,理解不了祂的話。所以,神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藉著牧者不斷用祂的話教導我們,藉著聖靈開啟我們的"靈眼”,使我們漸漸明白,也懂得如何去遵行。


然而,即使我們瞭解了一些神的話,生命也漸漸老練成熟,但聖經裡仍有一些地方是神沒有讓我們懂的,因為神知道我們的理解能力有限,切忌強解自己還不明白的經文。衹是神讓我們懂的部分,我們順服遵行就好了。有些部分,也許將來見神面時才會明白。


聖經説:”隱秘的事,是屬耶和華我們神的,惟有明顯的事,是永遠屬我們和我們子孫的,好叫我們遵行這律法上的一切話。”(申命記29:29)


保羅説:”我們如今仿佛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哥林多前書13:12)


然而,親愛的弟兄姐妹,希望你我對神的話懂多少,就行多少;不要不懂裝懂;也不要懂了不去做。聖經説:”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雅各書4:17) 


但懂了去"行”,卻要發自內心、心甘情願,不是出於勉強。因為聖經也説:”凡不出於信心的都是罪。”(羅馬書14:23b) 任何勉強而行的,都不是出於信心的,在神眼中都是罪,因為神所看重的是人的內心而並非外表, 重視的是人的動機而非過程。


總之,你我雖然沒有放下工作做全職傳道,但我們的人生目標已經不是在這地上,而是在天上。讓我們在平凡的生活中遵行神的道,就是神所喜悅的。

————————————————————————


親愛的朋友,當你還沒有信主,當在教會聼到一些講道與你成長所接受的文化、知識、倫理道德有衝突時,不要妄言斷定聖經有問題,衹能説你無法明白,不但是因為你不瞭解聖經,而且更重要的是你裡面沒有聖靈,就是神的生命。沒有神的靈開啟,人是絕對讀不懂神的話的。因為聖經是神的話,唯有裡面有祂生命的人,才能明白。


朋友,你希望從聖經認識這位神、得到祂的生命嗎?很簡單,一,不需要你先讀懂聖經;二,不需要你行善積德、造橋補路、做好人。唯一你要做的就是,到神的面前、承認自己是個罪人,誠實地認罪悔改、接受耶穌做你的救主和生命的主,神的靈就進到你的裡面,你便開始漸漸明白神的話,瞭解祂在你身上的心意,....。

朋友,你願意嗎?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8
贴子7259
魅力7992
注册时间2005-05-14

sleepykittie

只看他

2024-09-18 20:30:06

谢谢分享。

Huaren
等级版主
威望5
贴子521
魅力1587
注册时间2018-11-07

一笑生花

只看他

2024-09-25 18:39:48

因为本版人气不够活跃,如果你每天发个贴子,两个礼拜后,整个版面就全是你一个人的东西,这个是不被允许的,因为这是公共版面。给你选择就是,你只能在目前这个贴子里继续更新你想要的发表的内容,如果你时常更新,你的这个贴子就会一直在靠前排的位置,能看见的读者一样很多。 你不能因为你想发表的内容主题不同就另开新贴。这条规则适应所有版友,无任何例外。

初始化编辑器...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