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返回
  • 浏览过的版块

12
Huaren
等级上校
威望5
贴子4071
魅力4522
注册时间2022-12-03

TEMUPDD

只看他

2024-08-13 16:34:08

浸出油是指用浸出制油工艺制成的植物油。浸出法制油工艺的理论依据是萃取原理,它于1843年起源于法国,是一种安全卫生、科学先进的制油工艺。工业发达国家用浸出法生产的油酯总产量的90%以上。浸出法制油的优点是粕饼中含残油少、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经济效益高,而且粕的质量高,饲养效果好。


浸出油-制作工艺: 浸出法是采用溶剂油(六号轻汽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经过“六脱”工艺(即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加工而成,最大的特点是出油率高、生产成本低,这也是大豆色拉油的价格一般要低于压榨油的原因之一。浸出过程中,食用油中的残留不可避免,国家标准规定,即使合格的浸出大豆油每公斤也允许含有十毫克的溶剂残留。


达不到一级、二级压榨标准的花生油,加上部分通过浸出后再精炼的油,使其达到原标准一、二级或新标准浸出油三、四级,由于经过多道化学处理,油脂中的部分天然成分被破坏,且有溶剂残留。

Huaren
等级上校
威望5
贴子4071
魅力4522
注册时间2022-12-03

TEMUPDD

只看他

2024-08-13 16:50:19

sioc 发表于 2024-08-13 16:26

打开看了2分多钟 节目组请的这个专家或者节目组的剪辑有哗众取宠之嫌 突出的两点:1、苯并芘在350度以上大量生成 低于此温度生成量很小 油脂精炼的温度一般240-260度;2、 六号轻汽油和汽油是两码事 完全不解释 利用汽油两字误导他人。觉得没有必要看完了。


大众对浸出油的误解主要在于浸出过程中的“溶剂残留”。常用的浸出溶剂是6号轻汽油,大众很可能是把这种溶剂和我们日常见到的汽油混为一谈了。实际上,6号轻汽油是以正己烷为主的食品级有机溶剂,沸点在70℃左右,提取油之后通过加热很容易去除。


还有,“无化学添加”跟“安全、卫生、无污染”是两码事。压榨油需要加热到较高温度,在压榨时温度还会进一步升高,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苯并芘等多环芳烃。为了提高出油率,很多榨油厂会对油料作物进行反复烘炒,形成的苯并芘就更多。而浸出工艺中,提取油时的温度很低,基本上不形成苯并芘,不过在精炼过程中会形成一些。也就是说,不管是压榨还是浸出,都可能产生苯并芘,产生的量跟具体的工艺条件密切相关。浸出油必然经过精炼,苯并芘的含量能够降低到限量标准之内;压榨油如果经过精炼,也可以降下来,不过压榨油可以不精炼而直接食用(即“土榨油”“自榨油”),苯并芘含量就可能高到大大超过国家标准。至于“浸出油还残留黄曲霉毒素B1”,则完全是谣言。不管是压榨还是浸取,加工过程中都不会产生黄曲霉毒素,油中的黄曲霉毒素都是来自于榨油原料本身。不管是浸出油还是压榨油,在精炼的时候黄曲霉毒素都会被高效地除去,而那些没有经过精炼的压榨油(即“土榨油”“自榨油”),黄曲霉毒素就会被保留到油中。实际上,新闻中有过大量“自榨油”“土榨油”黄曲霉毒素超标的报道,基本上没有见到过浸出油中黄曲霉毒素超标的报道。

初始化编辑器...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