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热门

阅读顺序

深色模式

字体大小|

搜索
ADVERTISEMENT
返回
  • 浏览过的版块

1
ADVERTISEMENT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22
贴子17028
魅力17450
注册时间@2013-08-09

friski

查看全部

王蒙:张艺谋表现的是伪风俗

821

6

2003-07-31 22:17:00

虽然张艺谋在威尼斯三次拿奖,但仍有人对其影片提
出质疑。王蒙日前在谈中外小说及电影塑造中国人形象问
题时,再次提到了“伪风俗”问题。
张艺谋是以往为评论界批评伪风俗时所引用的重要人
物,王蒙在这里所举论据也是这位大牌导演。王蒙说,他
本人对张一直极表敬意,但他认为张艺谋在《大红灯笼高
高挂》一片中所表现的“挂灯”表示“驾幸”,“捶脚”
增进性欲等情节,全都是杜撰,中国并不存在这样的风俗。
文化作品出现并不存在的所谓中国风俗,王蒙认为可
能是由于外国硬通货的吸引力,更是对西方文化的追逐。
一些急于成功的作家从开始谋篇就考虑到翻译成外文的前
景,竭力投合西方可能的读者的口味。不仅小说创作有这
样的现象,电影也是如此。
现在张艺谋正努力在导演方面转型,这或许是他也意
识到伪风俗终究不能使一部影片成为经典,回过头来再看
时只会觉得当时幼稚可笑。
(靖 取)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22
贴子17028
魅力17450
注册时间@2013-08-09

friski

查看全部

2003-07-31 22:18:00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9月15日 03:58


  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近日获得第五十六届意大利威尼斯电
影节的金狮奖。虽然张艺谋手捧奖杯露出了灿烂笑容,但该片在国内
电影市场上的“低迷”仍然是个沉重的话题。有报道说,虽然该片在
市场包装上动用了所有可以使用的手段,并且许多地方的团体包场超
过了百分之七十,但上座率还是与原来估计的有相当距离。笔者在采
访中还发现了城市的孩子因为影片所表现的内容与他们熟悉的生活相
去太远而“看不懂”或“不爱看”;而绝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孩子却因
种种条件的限制看不到该片。因此,这部原本是为孩子们拍摄的影片
,却失去了孩子观众这个巨大市场。

  不可否认,张艺谋确实是位有个性的导演。但正如某些专家指出
的那样,他这种“第五代”导演都有一个很大的“毛病”,那就是过
分看重自己的某些理念,而常常忽略大众的兴趣爱好。这与西方被称
为“贵族式”的实验性电影基本相似。国产电影目前最紧迫的问题是
什么?老实说,并不是要到国际电影节上去拿奖,而是要解决如何为
今天的广大观众服务的问题。现代社会的电影业实际上已形成一个巨
大的消费市场,为此,国家实行一系列促进国产电影发展的计划和政
策。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制作出让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好片子”。
但遗憾的是,现在又“叫好”又“叫座”的国产片还是太少太少。

  过去,“好片子”的标准与获奖的情况往往一致。现在获奖的因
素多了,因而也就出现了获奖作品并不一定受广大观众欢迎的“怪事
”。对一些著名电影人来说,如何为自己国家的广大观众拍摄让他们
喜欢的电影,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张艺谋可以说在今天的电影
界名气最大,因而人们对他寄予的希望当然也最高。可实际上,从《
红高粱》到《一个都不能少》,他的影片在国际上尽管获奖越来越多
,可广大观众却越来越感到失望。

  我们需要有导演独特个性的影片,也希望这些影片在国内外电影
节上获奖。但从广大观众的立场来看,更需要在思想性、艺术性、观
赏性方面都达到较高水平的作品,这是国家管理部门的要求,也是所
有中国电影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五十年来,在新中国的电影史上,
我们曾有过《李双双》、《红色娘子军》、《甲午风云》、《英雄儿
女》、《小兵张嘎》等众多优秀影片,这些影片大多没在国际电影节
上获过奖,但在当时却人人争看。这些影片不仅能给观众带来艺术享
受,引起对生活的思考,而且影片里的许多英雄人物都已经成为激励
一代人奋斗上进的榜样。而现在大多在海外获大奖的影片,上座率不
足当地人口的百分之一。有些影片还未公映就已经被列入某些影节获
奖的名册。这些影片只能叫“专业获奖片”,与广大观众的需求往往
没有什么关系。那么,电影人的责任和使命又何从体现呢?周力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22
贴子17028
魅力17450
注册时间@2013-08-09

friski

查看全部

2003-07-31 22:18:00

刘彦平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9月18日 12:13 新浪生活

前几天在新浪网上读到一篇署名周力的文章《不为张艺谋喝彩》(以下简称周文),
是由影片《一个也不能少》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得“金狮奖”而发的感慨。我为周力先生
的这种勇于对“当今电影界名气最大”的导演提出怀疑和批判的精神喝彩,但同时却不
得不遗憾地坦陈自己对周的感受:浅薄、荒诞。

周文开篇就指出了与“手捧奖杯”的张艺谋的“灿烂笑容”形成鲜明对照的“低迷
”乃至“沉重”的上座率问题,并且还通过采访(精神可嘉)分析出该电影失去“孩子观
众这个巨大市场”的原因;“城市的孩子因为电影所表现的内容与他们熟悉的生活相去
太远而‘看不懂’或‘不爱看’,而绝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孩子却因为种种条件的限制看
不到该片,令人头起雾水,莫名其妙。孩子们不是老鼠,也不是鸭子,却能在《米老鼠
与唐老鸭》的荧屏前深深陶醉。城市孩子对于农村孩子的生活总不至于比看老鼠和鸭子
的生活更陌生,城市孩子“不喜欢”、“看不懂”(姑且不论通过几个采访对象就得出
的这个结论是否可靠和普通)的原因,显然是周先生给强加的。至于因种种条件限制而
看不到该片的农村孩子,大概其他片子也看不到。他们原本就与“巨大的市场”无关,
也绝非“原本为孩子们拍摄的电影”的导演所能改变,这简直就是废话。

周文慷慨地承认张艺谋“确实是有个性的导演”,但“正如某些专家指出的那样,
他这种‘第五代’导演都有一个很大的‘毛病’,那就是过分看重自己的某些理念,而
常常忽略大众的兴趣爱好。这与西方被称为‘贵族式’的实验性电影基本相似的”,让
周先生痛心。用他的“老实话”话,目前国产电影最紧迫的问题“并不是要到国际电影
节上去拿奖,而是要解决如何为今天的广大观众服务的问题”。然而张艺谋的片子不为
大众“喜闻乐见”,加之“叫好不叫座”,实在有负国家“一系列促进国产电影发展的
计划和政策”,因此周先生痛心,而我却认为大无此必要。

当前观众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么多年了,大量媚俗乃至恶俗的影视作品充斥荧屏
,被“影视圈”人士所敬爱的“上帝”--观众们,在次品、劣品的包围中渐渐麻、无聊
乃至窒息。那些败坏观众正常审美情趣的“圈中人”,我看是最没有“责任感”和“使
命感”的。在这个浮躁的、物欲横流的时代里,人们最需要的就是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
;质朴、真实、夫情,进而享受其中那清澈的、真正激动人心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正如
周文中引以为自豪的《李双双》、《红色娘子军》、《甲午风云》、《英雄儿女》、《
小兵张嘎》等众多优秀影片”,就是在“八个样板戏”之后的那个时代里的新鲜空气一
样,《一个都不能少》就是我们时代的新鲜空气(顺便提一下,尽管不熟悉,城市孩子
了解一下农村孩子的生活,大概也是需要的。再顺便提一下,这么多年的中国电影史,
国际大奖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多得几个国际奖,我看也是需要的)。这是我作为一名观
众的感觉。至于周文中一再强调的“国家管理部门的要求”,“中国电影工作者的责任
和使命”,以及专家们的品味和观点等等,这些是张艺谋和有关部门、有关人员的事,
我作为普通观众是关心不过来的。

我是借同事的VCD(其时该片未获任何奖项,另,正版与否无从分辨)看的,《一个
都不能少》(不知这对纠缠“影视圈”的上座率问题有无启发),当时那种激动与振奋至
今犹存;我为真实的魅力喝彩,为简洁的艺术喝彩,为影片对观众的忠实与信任喝彩!
我甚至感到影片印证并坚定了我对生活的一些最基本的信念!现在,承蒙周文的提醒,
我也要为“专业获奖片”的导演张艺谋大声喝彩!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22
贴子17028
魅力17450
注册时间@2013-08-09

friski

查看全部

2003-07-31 22:18:00

王双泉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9月19日 10:48

近读新浪网“不为张艺谋喝彩”(周力)和“为张艺谋喝彩”(刘彦平)两篇文章,顿
感也有些话想说。并不想“唱和”刘文,也不想“商榷”周文,只想提供点滴信息,并
以此为由,说明还是要为张艺谋新作"一个也不能少"获奖喝彩。

笔者在巴黎任国内某报常驻记者,出于职业好奇,也是出于对张艺谋创作的“业余
关注”,很注意法国媒体的反应。此次张艺谋获奖后,法国传媒反应相当冷淡。对以欧
洲电影大国自居的法国来说,这似乎显得不大正常。究其原因,有一点可以肯定,张艺
谋的这部影片在意大利获奖,事实上是给法国人,更准确地说,是法国“嘎纳国际电影
节”一个“打击”。法国某大报在报道威尼斯电影节奖榜时,虽然对张艺谋获奖轻描淡
写,但有一个事实并没有忘记,那就是今年早些时候,“嘎纳电影节”总干事曾以该片
进行“政治说教”为由,拒绝其以“正式入选”影片参赛,角逐“金棕榈”大奖。当时
,张艺谋曾公开致信方式表态,并将该片撤出电影节。此事,倒是被法国传媒炒了一把
。大概由于这个原因,这次张艺谋获奖后,法国媒体说,这部影片“在嘎纳被拒绝,在
威尼斯获奖”。是冷嘲,漠视,还是惋惜、后悔,天晓得!

几个月前,当张艺谋决定撤片时,笔者虽曾为影片不能参赛嘎纳感到几分遗憾,但
在心里却为他喝彩。因为他不仅知道如何捍卫自己的作品,更知道如何捍卫自己的人格
、国格。如今,这部受到嘎纳“冷遇”的影片在威尼斯获奖,不仅说明天外有天,而且
还有“知音”。这难得还不值得为其喝彩?

其实,倒不是仅仅因为获了奖,才值得我们拍手叫好的。有的时候,即便不获奖,
也应该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用通俗的话说,要讨个“说法”。笔者曾经在1990年
目睹过张艺谋在嘎纳电影节的另一次“遭遇”。那年,他携片“菊豆”参赛,放映后反
响很强烈,专家“打分”测评很高,被公认是争夺“金棕榈”的最强候选片之一。但评
奖揭晓后,张艺谋跟奖榜一点不沾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嘎纳电影节同样玩了一
次“政治牌”。当时,正是1989年政治风波转年之后,西方人格外“关注”中国的民主
、自由。在电影节期间张艺谋的新闻发布会上,不少外国记者提问时,从不同角度纠缠
一个问题,“中国电影还有创作自由吗?”张艺谋以他个人创作和获准参赛的事实说明
,中国的情况并不象西方媒体说得那样。他的回答实在、坦然,但显然不是西方所期待
的东西。后来,“菊豆”在“意外”中落选,也就不足为奇了。正如一位法国记者当时
所说,中国影片获奖恐怕“不合时宜”。对张艺谋此次境遇,法国不少评论鸣不平。为
了表示自己一个中国同胞的心境,在张艺谋、巩俐途径巴黎停留时,笔者特意在他们下
榻的酒店送了一束全黄色(影片“菊豆”的主色调的鲜花,并附了一个纸条,上面写了
一句话,“因为影片没获奖,所以更要为你们鼓掌、喝彩!”

应该喝彩的是,张艺谋不仅是“有个性”的导演,而且也非常有头脑。他敢于对嘎
纳电影节说“不”,将“一个也不能少”撤下来,又是很好的例证。说明他真的没有忘
记,自己作为一个中国电影人的“责任和使命”。艺术头脑和政治头脑二者兼有,对一
个象张艺谋这样的“聚焦”导演来说,是尤其重要的。

还应该为张艺谋喝彩的是,多年来他辛勤耕耘,而且依然“苦恋”嘎纳,几年前终
于获奖。好比中国足球,奋斗数年终于出线,国人理应欣喜若狂。同样,中国人,中国
影片,参加国际影坛重大“赛事”获奖,总是中国人的光彩,我们中国人自己总应该为
之高兴吧!(顺便一提,笔者倒再没有送花,也没有喝彩。)坦率地讲,中国电影要走向
世界,恐怕还是应该多几位张艺谋、陈凯歌才行。

当然,应该为他们喝彩!
初始化编辑器...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