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dewater
唐诗宋词里的旖旎情事 (完结)分享
92605
189
2021-12-30 00:04:53
西方雕塑,尤其是宗教类,用一瞬间来表达完整故事,还要突出英雄表达作者自己,其实很多时候也难意会。
Wiki里面有没有提到Teresa有癫痫?有没有去查查癫痫电波在脑部的作用?有没有稍微看看Bernini之放荡不羁前半生和遵纪守法的后半生,转折点就在Teresa完成阶段?
珞珈 发表于 2021-12-29 23:28
好像有研究说,性高潮时大脑 neuron activation 的 pattern,跟癫痫有类似之处。
不是,重生还魂非夺舍文。我们好像在用晋江行话对暗号,哈哈哈哈。
非常早期的文章了。早期网文,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算得上读书人。当年我的理想是写“人民日报”,现在我再怎么放开写,朋友却说:“你的小黄文太turn off了,不黄!”
这次我非涉黄不可,Period!
珞珈 发表于 2022-01-02 23:27
感觉你的人设,写不出小黄文的细节描述。
楼主文字功底深厚,故事引人入胜。还记得楼主曾在一个故事里描述过将厨房改装成一个道具的情节
情到深处是沧桑 发表于 2022-01-03 22:31
楼主这个文青的小黄文还是缺少细节描写,,,
潮水哥,假如你去看博物馆的雕塑,你最关心的什么呢
是回味故事,考虑雕塑家的心境,还是在研究用什么样的砂纸能把大理石磨得那么光滑?
changheruhailiu 发表于 2022-01-03 23:02
雕塑是艺术品而不是小黄文啊。
楼主文青写的是艺术作品。
你这个问题,其实是哲学终极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你要去哪?
如果把人生意义定义为“赚钱,赚大钱,满足一切生理需要”,那“美育”的确没有什么产出。但如果人生的意义,至少是对于个人来说,是“体验”,是“真真切切的活一场”,那“美育”必不可少。
参考欧洲教育历史,和宗教分不开关系。学校的建立和Church服务目的其实一样:启蒙大众。300年以前,没有几个人明白啥是物理啥是数学;但不能说:他们不如我们懂得人生。用“美”来启蒙大众,就是告诉他们,除了满足生理需要,我们还可以体会到宇宙世界的美。
天地有大美,四时有明法,万物有成理
中国的教育历史也反映了这一点。蔡元培办教育的时候,提出类似的美育启蒙的观念。北平艺专,杭州美专都是在当时食物极度贫乏的情况下成立的。要是用“这玩意有没有用”的标准来衡量一切,人生,何苦呢!
“美育”对于under-represented class来说,更加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与其在街头释放愤怒,不如画在墙上。这一点,在很多城市的贫民区都有具体例子。比如说开罗,比如说迈阿密。就不详细说了。
=====================================
不过你这个问题,倒是很好的segway,给Sargent的第二个故事,也就是前几天的一个议题:美育如果重要,谁来定义什么是美?谁可以执行美的权力?
珞珈 发表于 2022-01-21 22:57
在现代社会里,这个不是哲学问题。这个是宪法问题:你有没有权力去定义别人的快乐。(当然,基本层是健康的可持续的快乐)。
你无权去定义别人,是应该喜欢米开朗基罗,还是应该喜欢 rap。你可以去 influence,但原则上不应该花纳税人的钱去 influence。
也就是说,现代三权分立的基石:界限(boundary)。
因为公立教育是用纳税人的钱。那么,如果我们允许少数人,花多数人的钱,去定义多数人的快乐,其本身是危险的。
或者换一个角度,如果交响乐不是多数人的快乐的话,那么,少数人就不应该用纳税人(多数人)的钱,去支持交响乐。
古人云:“沉舟侧畔千帆竞,枯木枝头万树春”。如果交响乐会死,那么,让它死!(除了作为文物古迹保留一部分)。
到底了
HOT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