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热门

阅读顺序

深色模式

字体大小|

搜索
ADVERTISEMENT
返回
  • 浏览过的版块

1
ADVERTISEMENT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22
贴子17028
魅力17450
注册时间@2013-08-09

dollhouse

查看全部

这是真的吗?!!看得人好心寒....

1588

5

2004-01-09 01:30:00

眼下在西方的中国留学生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当属所谓海归。在美国,欧洲一些大学
,还举办讲座,让来自大陆的一些先归者讲述他们成功的经验,以吸引更多的人材从海外
归国。这使我想到一位我所熟知的先归者大起大落的结局,写出来或许能为后归者借鉴。
他就是最近被迫害致死的哈尔滨前副市长朱胜文。就让我从朱胜文的起家谈起。
1977年,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下乡10年的老三届毕业生朱胜文以优异的成绩被破格录取
到哈尔滨商学院。根据当时的规定,30岁以上的考生只能被师范院校录取。但朱胜文在数
学外语等主要科目上的考分几乎满分,总分名列全省前茅。商学院的招生老师便千方百计
将朱胜文网罗而去。四年后,朱胜文以超优学业毕业,随即前往意大利米兰马铁国际商业
管理学院留学。他苦读一年,获得商业管理硕士学位,便回到母校,担任商业系主任。可
以说,朱胜文是改革开放之后,最早在西方获得商业管理学位,回国效力的海归派成员。
朱胜文在学成回国后,立刻受到重用,被提拔为商业系主任。在他的经营下,商业系很快
成为全国同类院校中的佼佼者,他个人也成为最早利用西方理论阐述商业发展的知名人物
。就在他踌躇满志,要在家乡也创办出一所哈佛管理学院之时,他的命运出现转机,也为
最终的毁灭埋下祸根。

1986年,朱胜文参加了一个振兴哈尔滨商业的研讨会。他在会上的演讲中,大胆提出东北
人必须消除懒惰,从根本上改变经商态度,加速引进外资,彻底改变计划经济时期那种重
工业老大的心态。这些话在今天听起来没有人会感到新鲜。但要知道,在当年,往往跑遍
整个哈尔滨,也找不到一家卖早餐的铺子,这足以说明当时东北人的经商之道。朱胜文的
观点使与会者的为之一振,而听众中包括了哈尔滨市委书记宫本言和市长李根申。这两人
当时铁心要改变哈尔滨在商业上大大落后于全国同等城市的局面,发誓要恢复20世纪初哈
尔滨是“东方小巴黎”的美称。当时哈尔滨的民众都戏言,如今是领导哈尔滨的一个是日
本的宫本,另一个是美国的里根,都是大能人,哈尔滨有望了。他们两人当时正苦于没有
一个领导商业的开创性人物。朱胜文的突然出现,让他们不亦乐乎。在经过反复审核调查
研究之后,市政府决定破格提拔朱胜文为市商委主任兼市政府秘书长。据说,当时朱胜文
一心一意要建设哈尔滨的“哈佛管院,”不想介入官场,开始并没有立即同意。最终是市
长李根申三顾茅庐,说服他出山。这些都是传闻,但有一点是确实的,朱胜文出身贫寒,
祖祖辈辈没有当官的,没有受到过人何干部子弟都会得到的熏陶。他父亲是木匠,大字不
识一个,但从小对子女管教严格,六个孩子中培养出了五个大学生。最终当官的只有朱胜
文一人。

就这样,这位最早的海归派便走上仕途,一时间雄心勃勃,执意要为改变家乡面貌尽力。
朱胜文的才干很快得到体现。在几年时间里,哈尔滨的商店数量剧增,餐饮服务业则跃居
东北前列。他也很快升任副市长,主管计划,商业和外贸等。在他的领导下,哈尔滨每年
引进的外资都创下纪录。了解朱胜文的人都评论说,此人最了不起的一点是他的创意和前
瞻思维。比如,是他最早提出要开发东北的冰雪资源,将原来只是小打小闹的冰灯展览重
新包装,使哈尔滨一举成为世界冰灯之都。他还提出,哈尔滨必须发展为新型国际贸易都
市,以及建成“中国第一内陆港”的设想。如今中央政府提出振兴东北的计划,朱胜文的
上述设想仍然具有相当大的意义。

对于绝大多数海归派来说,朱胜文的业绩都相当令人羡慕。但是此人最大的弱点是根本不
懂为官之道。接近朱胜文的人都说,他一向近君子,远小人,仗义而鄙财,恃才傲物。这
使得他在民众中口碑高耸。比如,他担任副市长六年之久,四口之家一直住在不满七十平
米的三间公寓,多次拒绝了分配给他的豪华市长楼。在后来他遭暗算,成为所谓腐败典型
时,专案组成员根本不相信这是他唯一的住房。这都是后话。更重要的是, 朱胜文从不巴
结后台, 认为要靠本事和业绩讲话。例如, 在朱胜文任副市长期间, 黑龙江省新来了省委
书记岳岐峰。当时各级领导都纷纷前去拜见, 但朱胜文竟然是市委领导中唯一没有去的。

在一个物欲横流, 官场为赌场的时代 , 朱胜文的想法,作法显然是可笑的,更遭人嫉恨。
但他的厄运始于1995年的某一偶然事件。在一次例常的上级财务审核中,审计人员发现哈
尔滨社会劳动保险基金中有一千六百万元巨款不翼而飞。经查证,这笔巨款是被借给了一
家私人房地产开发公司。这是严重违法国家政策的犯罪行为。朱胜文奉上级指示追查过程
中,发现批准这笔贷款的人是主管公检法的副市长岳玉泉。更为严重的是,名为聚兴公司的
这家房地产开发商濒临倒闭, 根本无法偿还这上千万贷款。但朱胜文蒙在鼓里的是,其实
市政府的其他主要领导都知道这件事, 只不过没有人愿意得罪这位后台强硬的警察头子。
在当时的哈尔滨, 岳玉泉被公认为头号地头蛇, 黑道白道都玩得转, 得罪他的人都没有好
下场。他的两个儿子在当地更是黑社会老大,罪恶昭彰,民众们都敢怒不敢言。有一次他的
二儿子犯事,被当地一家公安派出所抓获,结果他开枪把所长一条腿打断, 扬长而去。该所
长反而被降职调离。这在哈尔滨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事件,但岳玉泉的地位没有受到丝毫影
响。岳玉泉向来不把朱胜文放在眼里,非常嫉恨这类突然受到重用的知识分子,这在市政
府是人人皆知的事实。如今朱胜文胆敢调查他非法挪用据巨额公款,这简直是太岁头上动
土。朱胜文的调查还没有开始,另一张罗网已经在自己头上张开。

1996年,中纪委根据揭发检举,下令哈尔滨调查国贸城总经理张庭蒲腐败案,并成立了以
岳玉泉为首的专案组。张庭蒲在被捕后,受尽酷刑折磨,处于崩溃边缘,到了专案组说有
什么罪,就认账,让咬谁,就咬谁的地步。据接近专案组人士透露,张庭蒲当时是咬遍了
所有省市主要官员。但令专案组最感兴趣的,只有朱胜文。在诱逼之下,张庭蒲编造出自
己曾经给朱胜文受贿七万元的弥天大谎。
很快,朱胜文被秘密逮捕了。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包括家人在内的外界无人知道他被
关押在何处,是死是活。从第一天起,专案组便使用各种各样的精神和肉体折磨,来逼供
诱供,旁敲侧击,让他“坦白”同张庭蒲的关系。不明真相的朱胜文开始努力解释自己的
清白,结果随之而来的便是电击,坐老虎凳,蒙头暴打,上绳(用麻绳捆吊)。最终竟然
被秘密押解到北安监狱死牢中,并警告他,不承认,就是死路一条。专案组成员还提醒他
,如果他死了,那便是畏罪自杀。

朱胜文选择了招供。根据专案组的提示,他承认两次在办公室接受张庭蒲共七万元的贿赂
。但是朱胜文却设计好一个圈套,以备在法庭上彻底揭露专案组的暴行。因为是编造,张
庭蒲和朱胜文在所谓受贿问题上的口供根本驴唇不对马嘴,尤其是在具体的受贿时间和地
点上。朱胜文在被迫编造自己的罪行时,有意选择了两个日期,并被专案组接受。实际上
,这两个日子,朱胜文根本在外地办公务,不在市政府上班。这是市政府日志上明确记载
的,有案可查。这后来给了专案组致命的一击。

1997年11月21日,法庭开始审理朱胜文一案。专案组根本没有料想到的是,朱胜文抛开律
师,慷慨陈词为自己辩护,逐条驳斥对他提出的指控,并详细揭露了专案组酷刑逼供的暴
行。在张庭蒲受贿指控上,他明确指出,这是彻头彻尾的栽赃陷害。朱胜文说,专案组需
要的只是认罪,因此对受贿日期时间这样的重要内容都根本不屑核实。他还提出让岳玉泉
回避此案的要求,揭露此人是为了掩盖自己非法挪用公款,而打击报复。旁听的许多人回
忆说,朱胜文当天在法庭的表现,令人肃然起敬,多次博得掌声。他的陈诉,使得专案组
和法庭乱作一团,不得不宣布休庭。朱胜文后来将法庭的陈诉写成近万言的申诉书。这份
申诉书后来广泛流传,引起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和国际特设组织的高度重视。1998年,联合
国人权委员会将朱胜文一案写入年度报告,要求中国政府进行调查。

国际司法界专家后来评论说,在一个法制国家,朱胜文的法庭的陈诉足以使自己被当庭宣
布无罪释放。但在一个专案组说了算的国度里,他无疑是自取灭亡。
休庭后的法庭没再开庭。1998年3月对朱胜文作出无期徒刑判决。据报,专案组提出判处
他死刑,但未获最高当局批准。经上诉,朱胜文后被改判17年徒刑。就在他刑期过半,申
请病保之时,传来他于12月29日在狱中突然死亡的消息。官方的解释是,他跳楼自杀。但
是这其中却充满了疑点。有人甚至说,这是政治谋杀。无论朱胜文死因如何,都可以断定
,他是被逼迫致死。专案组的人都清楚,如果朱胜文最终冤案得到伸张,那就意味着他们
政治生命的结束。因此,让他永远闭嘴,可能会延迟那一天的到来。

一个先归者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我想说的是,现在有人把朱胜文的死因仅仅归咎于某些
个人的恩怨上。但是在更深层次上,则是在一个司法腐败的国度里,任何人的权利,甚至
连高官的权利,都无法得到最基本的保障。《河殇》中有句名言,在一个保护不了老百姓
权利的国家,最终也保护不了它的主席。作为一个海归派,朱胜文仅仅想到的是振兴经济
,实现个人才干。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他没有预料到的是,这蓬勃发展的经济大潮并没
有丝毫提高个人的权利和安全感。据说,另一位先归者老舍在跳湖自尽前,曾问天:为何
如此不公!朱胜文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但是可以猜测,他九泉之下,正在千百遍重复老舍
的发问。
初始化编辑器...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