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热门

阅读顺序

深色模式

字体大小|

搜索
ADVERTISEMENT
返回
  • 浏览过的版块

1
ADVERTISEMENT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22
贴子17028
魅力17450
注册时间@2013-08-09

xyzz

查看全部

[影评]《尸骨无存》:清新脱俗的恐怖片

489

0

2004-01-19 00:53:00

写下这个题目,我自己都有点哑然失笑。要想老美将恐怖片拍得“脱俗”,那简直比登天还难,特别是这种以玩弄感官刺激为主的。何况还要“清新”?你丫是不是今天喝多了?

  恩,我丫今天滴酒未沾,所以还算清醒,除了电话那头红袖的娇嗔让我有些气喘。

  我说《尸骨无存》(Cabin Fever)有着清新脱俗的气质,的确是根据我的真实感受。虽然这个片名听着很恐怖,怎么着也和我的那个形容词挂不上钩,但原本的英文片名是不至于如此直白的。

  该片英文本意是“小屋热”。我不是在抱怨我现在住的屋子很热,而是说本片讲述的是发生在森林渡假小屋的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神秘病毒。国内这个行业也许还不太发达,但在美国,放长假的时候去比较原始的地方租个小屋,一家人或者朋友打打野兔,烤烤野猪什么的,也算是特小资的一种休闲方式。而这种渡假小屋在各大自然景点都很流行,预定也很方便,打个电话、汇个支票就行了;NB点的还可以直接网上订购,价钱也很公道,特别适合渴望游戏人生的大学生们。

  但是,这种小屋往往又是罪恶和恐怖的温床,多少不明血案因它而发!远的就不说了,今年的《劫梦惊魂》,去年的《美版午夜凶铃》都是发生在风景如画的度假小屋中。其实,用冷静的头脑想想就知道,在那种鸟不生蛋、驴不拉粪的地方,周围几百米见不到一点人迹,只有林海松涛象阵阵鬼叫一样包围着你,本来就有危险隐患嘛。何况那种地方多半警力很少,如果有也多半很菜,如果邪魔入侵,他丫的比你翘得还快,靠谁去呀?所以我一般是不肯去那种地方的,但如果有数十位美女同行则可以例外:霸王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不是?

  可惜老美那些荷尔蒙过剩的青少年不这么想,每年总有N多的小屁孩们成群结队地涌向度假小屋。好莱坞得感谢这帮傻蛋们,没有他们的实践,绝大部分的恐怖电影都没有了生活基础。相对而言,本片中出现的少年男女的人数算是比较少的了,才五个人。出于SEX镜头的需要,其中至少要有一对关系比较成熟的,好让同样饥不可耐的青少年观众在影片的前半段就能一睹为快。因为是五个人,所以至少得一个人是光棍。什么?3P?厄,目前好莱坞官方还不提倡这种模式。那么,剩下来两位同志,就是那种处于“初级阶段”的了,正要通过这趟旅行完成“第三类接触”或者走向另觅佳偶的道路。

  到此为止,似乎看不出什么脱俗的地方;甚至不仅不“脱俗”,反而俗套得很:交通不便的环境、孤立无援的冲动群体、神秘的入侵者、单独受害引起的相互猜忌,还有那不可或缺的裸露镜头,一切都那么有条不紊地复制着B级恐怖片的方程式,怎么能说这样的电影“清新脱俗”呢?

  Well,依我看该片“清新脱俗”的理由至少有以下几点:

  首先,该片的裸露镜头不是正面全裸。靠!这丫的也能算是清新的理由吗?是的。如果诸位了解裸体MM对于B级恐怖片的意义,就应当非常赞同我的这点理由。我已经一再强调过,老美的恐怖片和小日本恐怖片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实际上根本“吓”不了你而且也无意吓你。它所提供的只是刺激。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高中生理学教程》第三章第八节第四行第五个字开始,“性刺激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愉悦”这一条,要想提升类型片带来的刺激总和,在大作恐怖文章的同时加入性刺激是完全必要的。这一点只要是入行拍片的同志都懂,例如刚接手了《弗莱迪大战杰森》的于仁泰,就将这一点运用得炉火纯青,更胜那《Jason X》的老美导演一筹,全片到处可见“白肉与血浆齐飞,三点共长刀一色”,让银幕下的青少年们大呼过瘾。

  其实,裸露镜头少更多的是证明编导对于剧情本身的自信,即根本不需要那些不必要的噱头来吸引没脑子的观众。如果一部电影没脑子,那很难说它清新脱俗,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过分裸露镜头的减少,同时也附带地减少了那些过分愚蠢的行为。最受不了青少年B级恐怖片中那些愚蠢到可笑的幼稚行为,虽然我希望现实中他们真的是那样、好让我中华花朵们永远超越他们,可惜现实并不完全是那样。一味地表现少年愚蠢的冲动只会让人腻歪。本片的编导许是意识到了这点,因而代之以清新的纯恋。当一对模样周正的新人走在深秋的林间小道上,他们甚至连手都没牵,彼此隔着一尺的距离,只有热切而羞涩的眼神在暗示着心底的温柔……此情此景,不觉得比赫然一个“老树盘根”的特写更清新百倍么?这种眼角眉梢的纯恋场景,即使在东方也已经很少见了。放在一部以恐怖为题材的好莱坞电影中,不亚于当头砸你一个哈根达斯。

  影片的清新某种程度上还来自于怀旧的题材。最近的B级恐怖片都是怪物当道,人类面对的恐惧都是一个活生生的实体,特技倒是有用途了,可在恐怖气氛上不及那种无法捉摸的惊悚。曾经有段时间,好莱坞是比较中意那种就发生在家门四周的恐怖事件,很亲切,很乡土。本片把这个传统拣了回来,重新打扮了一番,给人以怀旧与新奇的双重体验。此外,在一些细节上,影片也加重了生活化描写,不像大多数恐怖片一样迫不及待地要置人于死地。影片中那琳琅满目的乡村小店,好色多舌的乡警,泼辣热情的大婶等众多乡土人情的描写,给影片披上了一层难得的生活化外衣,显得并没有特意捏造恐怖情节。

  但是,更让我大叫新奇有趣的,是编导对于一些小意外场景的描写。一般来说,老美此种恐怖片已经很难让人意外了。但本片有两处安排使我觉得编导有着其他恐怖片小导演们所没有的“玩”的心态。这个“玩”不是指玩恶心,而是指玩“有趣”。有趣就意味着打破常规,意味着即兴创作。片中那段小女孩与那个单身男生之间的对抗就有种即兴的风格,只见在一种类似京剧的吟唱声中,看起来像跟豆芽的小女孩居然做起了高难度的键子侧空翻,在导演的慢镜头中,这个场景看起来是如此的诡异,却又并没有脱离情节控制之外,而且更衬托了神秘气氛,实在让人惊喜。而影片的最后,虽然和其他恐怖片一样暗示着有更大的危险,但却安排了一大帮子人祥和地在小店门口庆祝,秋天落日懒洋洋地照在吹拉弹唱的村民身上,视觉上的暖和感觉与影像背后暗涌的恐怖形成鲜明的反差,还有那么一点让人回味的价值。对于B级片来说,做到这样的意境已经很值得鼓励了。

  事实上,我最想称赞的是本片的导演,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叫艾里·罗斯(Eli Roth)的家伙,同时也是本片的编剧之一,而整个故事的创意也来自于他。面对一派靡烂气息的B级恐怖片世界,罗斯同学没有选择用阴暗的色调来烘托恐怖气氛。相反,整部影片的基调是金黄色的、灿烂的,很爽快干净的画面。在这种情况下还能让我有限地心跳加速,不能不说罗斯同学还有点功力。也许,我对影片干爽画面的喜爱超越了对其恐怖的感悟,但当我回想起那小屋中发生的一切时,为什么我还心有余悸呢?紧凑而不失活泼的剧情,加上导演熟练地调度,使得影片难得地没有做作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在同类影片中却是屡见不鲜的。另外值得奖朵小红花的,是本片的配乐,非常有灵性,处处闪耀着可贵的创意。后来仔细一查,原来这两位作曲也非泛泛之辈,一个是大卫·林奇的长期合作伙伴,《穆赫兰道》、《妖夜荒踪》、《双峰》等惊悚极品中的音乐都来自于他;另一个曾经是汉斯·季默的助手(参与过《尽善尽美》和《埃及王子》),同时也是恐怖片配乐的常客,作品有小昆他们制作的《杀出个黎明3》等。正好我看本片是在音响效果最好的那个影厅,影片一开始就以不拘一格的字幕背景和诡异的音乐震住了我,此后时不时将我的心脏拿出来挤一挤,再挤一挤,捏得我怪舒服的。

  就这样,一部在基本构架上巨俗无比的类型片,因为在细节上的勇于突破而变得清新脱俗起来。这就好比同样是一盘红烧肘子,一大坨放在一个大陶钵里,看起来是很腻人的;而你如果将那一坨切割成一小块一小块,在一个点缀着生菜叶和胡萝卜雕花的清瓷小盘里放那么几小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这样的肘子怎能不吃起来妙趣横生?
初始化编辑器...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