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s
看了隔壁讨论关于中国爱情神话的帖子,想讨论一下如何跟小孩子们讲中国故事。
2429
11
2016-06-26 16:29:21
隔壁楼主的问题提得好,中国的才子佳人故事确实大多都是由穷书生执笔,脉络都离不了穷酸秀才傍上金枝玉叶的窠臼。但单从男女性别强弱这点来看,中国也有女娲补天(还是“孤雌纯坤”的代表)、花木兰,白娘子,甚至《红楼梦》里的女性也个个强于男性。大家都在反思某些爱情故事会给女孩子们带来价值观、交友观、择偶观等方方面面的影响,说明大家都是很负责人的父母。但是单凭男女角色失衡这一点就否定这些故事,剔除大部分的中国传说和典故,这也许将是咱们孩子巨大的损失了。
首先,古代的社会体系和婚配制度和今天大不一样,这个大家都知道,而此类才子佳人的故事原本就是在当时的社会里离经叛道的,是不得志的文人意淫的产物,以此来攻击中国传统婚姻观似乎有些不妥。再者,故事只是一个材料,我们作为家长大可不必跟随故事本身的思想内涵,倒是可以以此来对孩子的critical thinking 加以训练。我自己是名老师,有时候我的中国学生会说孔子歧视女性因为他说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时,我就会借机跟他们说明当时的历史背景,说明当时社会资源有限,只有贵族才能受教育,也才能知书达理,而女性和平民是无法获得相同的教育机会的;如果孔子活在当今社会,看到那么多优秀的女孩子他就会说“唯小人为难养也”了,所以孔子区分的不是“男子”和“女子”而是“君子”和“小人”,而后文说明了“难养”的原因“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这完全是对处世方式的描述,也没有丝毫的性别歧视。这样一来,孩子们不但消除了一个对原典的误解,了解了以前的社会形态,也更懂得了一个人受教育的重要性,更明白了一个做人处事的道理。现在男生女生在家庭和社会应当受到一样的重视,所以中国所有讲“君子”的故事其实都可以用来鼓舞现在的女孩子,因为现在几乎人人都有机会成为“君子”。所以,有“缺陷”的故事也是可以成为“机会教育”的材料的,而就性别差异来对号入座就有些不妥了。
再说说中国故事的的问题吧。中国的神话传说和才子佳人故事的受众并不是孩子,而是在传统戏曲、评书、小说杂记里取悦广大成人群体,所以家长有责任在丰富的文本资源中择拣最适合自己孩子的篇章。中国故事里好像原本就在“童话”这块儿有所缺失,贵族的孩子从小念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经典里有圣人之言,也有很多典故;像“五十步笑百步”(《孟子》)、“结草衔环”(《左传》)、“同袍同泽”(《诗经》,可以和周杰伦《最后的战役》一起讲给大点的孩子听)都可以是很好的小故事;私以为儒家思想虽然对于当下社会有种种的不合时宜,但其中“中庸”、“慎独”等思想还是能帮助孩子们在这个各种冲突纷起的社会找到安乐幸福的生活方式的。再有就是“诸子”,特别要说说庄子,“庖丁解牛”、“邯郸学步”、“井底之蛙”、“无用之用”这些都是很适合儿童的寓言故事,对于孩子早期形成一个乐观、通达、变通的世界观是很有帮助的。另外还有好多史籍、诗词、成语的典故也都是又有意思又有意义的,所以作为中国孩子的家长我们应该好好发掘自己文化里可取的瑰宝,也能更增强孩子对于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
至于西方的童话,其实格林童话中的王子公主和中国才子佳人一样不能免俗。以前大都被讨论过了,比如“live happily ever after”就是一个myth, 如果孩子从小就认为在婚姻的当口选择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很适合的人就能从此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那也太把生活扁平化了。家长们自己应该深有体会,不去努力经营和付出的婚姻很难有质量,这点毋庸赘言。格林童话大都有这样脱离现实的毛病,就连不涉及爱情的《小红帽》也是经不起推敲的。为什么森林这么复杂妈妈会让小红帽一个人去给奶奶送点心?如果没有猎人的出现,小红帽就既害死了自己的奶奶也害死了自己,可是生活里真的会有“猎人”出现吗?我们是要孩子们去期待万能的救世主,还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去经营好自己的生活?正像另一个回帖所说,我觉得《安徒生童话》是更美更真实也更包罗万象的。《海的女儿》至少让孩子看到人生会面临很多重大的抉择,每个抉择都伴随着一定的牺牲,做出了抉择就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而不是懊悔和抱怨。《丑小鸭》可以让孩子们去思考怎么去看待个体和群体的不同,这对于咱们华人孩子更是意义重大。小时候一直对《十一只野天鹅》念念不忘,算是比较长的一篇故事了,里面有仇恨与苦难,也有恩情与拯救,当时妈妈就告诉我坚守情谊(无论是亲情还是爱情)是需要智慧和毅力的。细心挑选的话,王尔德也有很多细腻感人的童话故事,不过其中同性恋倾向的问题就见仁见智了。
就像好些回复所说,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有所谓的“糟粕”,或者不适宜孩子吸纳的文化因子,就像很多人说中国故事里总突破不了阶级、门第、男尊女卑的限制,外国故事里也不难见种群歧视、宗教桎梏、人神乱伦这些disturbing的元素(至今仍然觉得《红舞鞋》对于一个小女孩来讲过于残忍)。我觉得与其偏要一较长短,不如能博采众长,特别是现在每个家庭都有这个条件和资源的情况下。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白,一个孩子要是对于自己的根源文化疏于了解,在美国也很难得到其他种群的尊重,更别说要在否定自己的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建立个体自信了。所以,当家长们批评中国文化的同时,请一定要注意考虑华人孩子的自我文化认同和身份认知的形成问题也就是了。
用“君子”的事迹来鼓励女孩子也太无厘头了,现在社会女性role model这么多,何必去找中国古代男人行为标准来鼓励女孩
很高兴您说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个古文明”,孔子和老子作为人类思想史里“轴心时代”(Axial Age)的代表先哲,这也是西方学者提出的,我们作为中国人都不去了解岂不可惜了,也就不要提其他文明了。我们的父辈是经历文革“打倒孔家店”“除四旧”过来的,这已经是很让人惋惜的了,对于中国传统思想,如果我们连了解的机会都不给就摒弃掉了,这应该也太武断了些吧。拿儒家思想来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已经没有当时的社会构架来支撑了,自然是不合时宜了;但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却很一直符合民主思想的价值观,如果后人一竿子打死,也算不得明智。
既然是“故事”就是一个孤例而已,原本就不该成为标准,能都使人受到启发就好。现在女性“role model”固然多,但也并不影响我用孔子“学无常师”庄子“君子三剑”去启发孩子们看待学习和认识世界。对于教育孩子,多一个资源又何乐而不为呢?
很高兴您说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个古文明”,孔子和老子作为人类思想史里“轴心时代”(Axial Age)的代表先哲,这也是西方学者提出的,我们作为中国人都不去了解岂不可惜了,也就不要提其他文明了。我们的父辈是经历文革“打倒孔家店”“除四旧”过来的,这已经是很让人惋惜的了,对于中国传统思想,如果我们连了解的机会都不给就摒弃掉了,这应该也太武断了些吧。拿儒家思想来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已经没有当时的社会构架来支撑了,自然是不合时宜了;但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却很一直符合民主思想的价值观,如果后人一竿子打死,也算不得明智。
既然是“故事”就是一个孤例而已,原本就不该成为标准,能都使人受到启发就好。现在女性“role model”固然多,但也并不影响我用孔子“学无常师”庄子“君子三剑”去启发孩子们看待学习和认识世界。对于教育孩子,多一个资源又何乐而不为呢?
1011s 发表于 6/26/2016 5:12:25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32175&postid=72031263#72031263][/url]
就拿你的例子来说,“君”“民”之分,已经是不经意间引入了阶级思想,和真民主人生而平等完全相悖
我不会用来当启发小孩学习的材料,不过别人喜欢用,也无所谓
比如你提出的“君”“民”之分,这可能就过于苛刻一些。如果2400+年前的孟子能说出“总统”和“选民”当然就成“神人”了,可是人都有时代的局限性,在那个年代能提出以民为重的思想要义已是不易了。雅典的民主可是在奴隶制时代的民主,而孔孟的“民”可是指的大众平民。这些给孩子讲倒是信息量略大,但让孩子知道人类文明在进步也是件好事。要说中国从早期的分封制到后来的中央集权,现在看来当然有诸多的不是,但这是统治阶级“阳儒阴法”的伎俩,并不是实践儒家精神的结果。退一万步说,即使在阳儒阴法的统治下中国历史上也是和平年代大大多于战乱年代,比起西方城邦帝国间互相侵吞、宗教势力彼此迫害诛伐也未必更糟。这些都是题外话了,我只是觉得要想孩子能保有对中国文化的好感和兴趣,我们做家长的态度应该努力更客观中肯些。
到底了
Hot Deals
All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