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热门

阅读顺序

深色模式

字体大小|

搜索
ADVERTISEMENT
返回
  • 浏览过的版块

1
ADVERTISEMENT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22
贴子17028
魅力17450
注册时间@2013-08-09

comeforya

只看楼主

复旦新研究:中国将迎人口死亡高峰

1644

0

2024-07-08 02:55:51

在快速推进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人口死亡高峰。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张震与老龄研究院教授李强通过数理人口分析,详尽阐述了人口死亡高峰的特征、演化机制以及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深远影响。


这篇题为《中国人口死亡高峰的特征与演化机制》的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人口研究》上。《人口研究》是中国人口学会会刊,是中国最早创办的综合性人口学专业杂志,国家一级人口学核心期刊。


这项研究指出,人口死亡高峰的形成受三个核心因素驱动:历史出生数的波动、存活率的提升以及死亡率的下降。历史上的出生高峰期,如上世纪60年代的婴儿潮,如今转化为老年阶段的死亡人数激增。同时,随着医疗条件改善和健康水平提升,更多人得以长寿,进一步推高了老年人口基数,增加了老年死亡数。



“虽然老年人口死亡数的增加是人口转型的自然结果,但中国死亡高峰的来临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对社会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两位作者写道。


长久以来,死亡人口并非人口研究的中心议题。尽管关于人口转变、其机制及其对经济与社会影响的研究汗牛充栋,但绝大多数研究关注的焦点在于生者,例如出生高峰、“人口红利”、人口老龄化等伴随人口转变出现的现象。作者认为,有必要开发新的方法和模型,以满足对人口死亡高峰深入研究的需求。基于此,本研究在梳理中国人口死亡高峰的发展趋势与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数理人口学的方法,对死亡人口的变化进行严谨分析,揭示其背后的演化机制,并结合分析结果探讨人口死亡高峰的社会意义和应对策略。


从理论上讲,死亡人口的规模受到出生数、死亡率和迁移率的影响。历史上出生数的波动会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影响未来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死亡数变化。同时,考察出生数与死亡数的变化趋势,有助于我们形成对人口动态的全面理解。由于中国的国际人口迁移率极低,本文在分析中忽略了迁移率的影响。


中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生数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伴随着多次波动幅度逐渐减小的趋势。建国初期,由于战乱结束、社会安定以及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出生数迅速攀升,并在1949至1958年期间出现了第一次出生高峰。这一趋势在三年饥荒时期受到冲击,随后,在灾后补偿性生育的推动下,出生数在1963年达到了2954万的高位,此后保持在2500万以上直至1972年,形成了1963至1972年的第二次出生高峰。


尽管中国的年龄别死亡率仍在持续下降,平均预期寿命也在稳步提升,但随着20世纪中叶后几波出生高峰人群逐渐步入老年,中国人口开始加速老龄化,死亡数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预计将在2061年达到峰值1900万(95%预测区间为1557万至2242万),之后将逐渐下降。从2024年到21世纪末,中国将经历总计12.3亿死亡人口(95%预测区间为10.0亿至15.0亿),年均死亡数将达到1600万(95%预测区间为1304万至1944万)。


与出生数的剧烈波动相比,死亡数的变化显得更加平缓。尽管存在1963至1972年的出生高峰以及20世纪80年代的出生小高峰,但死亡数并未像出生数那样出现千万级别的大幅波动,因此,单凭出生数不足以完全解释死亡数的变化趋势。实际上,尽管整体上平均预期寿命在持续提升,但不同出生队列的人口规模、不同年龄和时期的死亡率及其下降速度存在差异,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才构成了人口死亡高峰的完整演化机制。



从2000年至2100年中国死亡人口在年龄-时期维度的变化趋势(如上图)看,中国人口死亡高峰演化态势最显著的特征是,随着时间推移,中国人口将在老年阶段形成一座死亡高峰。

初始化编辑器...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