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热门

阅读顺序

深色模式

字体大小|

搜索
ADVERTISEMENT
返回
  • 浏览过的版块

1
ADVERTISEMENT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22
贴子17028
魅力17450
注册时间@2013-08-09

lg0624

只看楼主

看电影 ZT

474

0

2003-09-09 19:31:00

看电影 柯林

最早一部让我有记忆的电影是个阿尔巴尼亚的(?),火鸡(?)。老妈用自行车驮了我去五道口看的。过铁路的时候偏巧一列货车堵在那儿,过了好久才被一个拿小旗儿的家伙从中间给分开,我们得以从俩个大罐子中间过去。

这火鸡是个救火专家。话说一个运化肥的大轮船起了火,要抢在爆炸之前把化肥弄下来。我当时还太小(3,4岁?),受不了那紧张的情节,据老妈说我是头埋在下面,手堵着耳朵,屁股翘老高。总之是很丢人地。

不过我还是记住了一些情节。一个是好象有男女穿很少抱在一块儿,不知道在干什么。还一个是火鸡问一个家伙,你会不会游泳。那家伙说不会。火鸡就说下去你就会了,然后把那家伙扔下水(有朋友说我一定记错了,是别的电影里的)。最后火鸡拼了老命得跑啊,船还是炸了,他从一个泥塘里爬出来,和一个不知是他妈还是他老婆的人张开双臂作拥抱状,全片完。我的喜悦的泪水当时就流了下来:火鸡没死!

还有一次是去上海看娘舅。小资娘舅居然用电烙铁套了纸筒给我烫了一个狮子头!四人帮还都没倒啊!张春桥的花园洋房就在几条马路外。之后,娘舅带小赤佬去看春苗还是红雨(可见没别的可看)。看了什么我全没记住,因为可恶的娘舅一路上吓我说带红袖章的要给我剃鸳鸯头!

还一个记得深的是大浪淘沙。以当时我的悟力,这片子实在是--另类。男主人公金公寿同志完全不象个英雄。一会三民主义,一会儿CP,加一个北伐什么的,我的小脑壳都想痛了。

小学和中学大部分电影是在中关村的大操场看的。5分钱的门票,带个小马扎。没什么别的娱乐,家家都没电视,看电影是最过瘾得了,尽管有的片子看过N遍了。

什么小兵张嘎了,闪闪红星了,上甘岭,渡江侦察记,英雄儿女,红色娘子军,野火春风斗古城。嗯,现在想想还看过不少。

小点儿的时候喜欢小嘎子,潘冬子,红孩儿这类,稍大点儿就爱看柳堡的故事和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青春之歌,还有王心刚的电影,一面心里很有罪恶感:-)。后来又有了小街,卢山恋和好多外国电影。

有一次是去看画皮,三个小朋友一起回家。天是乌漆麻黑的。树的枯枝在风中嘎嘎作响。后面好象总有脚步声。我们三个人大声地讲话,越走越快,进了单元房的门洞,楼道里各家的自行车,旧藤椅,在黑暗中象一个个怪兽,没有灯光。我们三个一个住二楼,我住三楼,还一个是四楼。

当我冲进家的时候,心跳可能有200下,靠在关上的门上,看见老爸老妈正坐在昏黄的灯下看书,突然觉得好安全。不知道住四楼的小朋友进家门时心跳出来没有。

看完佐罗以后,就在作业本后面画了个很酷的Z,几个男生用邮票作交换求我也帮他们花一个,结果被班主任叫去说我老大了还象个男生。

上中学。有一次全校去海店影剧院看电影,男主人公全是我们学校体育班的。把我们笑坏了。那时候还不兴追星,不知道有没有全国各地的小美妹给他们写信的。

上大学后马上去军训了一个月。和北京电影学院在一个营地。这下热闹了。几个薄有姿色的表演系MM每天穿了便服(倒也不是什么奇装异服)招摇过营,搞得大兵们军心动摇。北电还带了一堆电影来,尽是实验片。看电影我们爱啊。不过晚上息灯号一吹过,我们就偷偷穿衣服,打背包了--十之八九有紧急集合。

在军营手电是不可少的,起夜啊,换岗啊,还有就是看电影啦。每次有男女相亲相爱的镜头,无数的光柱就飞上去了。班长,排长,连长就压了嗓子喊:把手电掐了!把手电掐了!

最搞笑的是成吉思汗。里面一个活人下油锅的情节,大伙儿正看得难过,一个没穿衣服的家伙从左面偷偷往右爬过去。霎时嘘声四起。

回校后,常有片子在我们的大礼堂首映。导演和演员也会来露一脸。比较戏剧性的一次是一个中学同学拿了一封信给我说寄到她们系了。拆开一看,是张电影票。借口是有学术问题求教。一看表,还有五分钟开演。同宿舍的人都是唯恐天下不乱的,马上把我推出门。进了理堂一看几个演员导演在台上发言呐。赶快找到位子,左右两男生都正襟威坐 ,没人理我,于是我没看好电影(好像叫个什么红格子,黑格子)一直捉摸写信的是那一个。直到电影结束,正欲开溜,右边的男生用诗朗诵般的声音问:是某某某吗?:-(

说到白灵我看过她演的弧光.。演个精神病患。挺有特色的。不知是她的演技太好还是太糟,但是她确实与众不同。当时就感慨:电影也可以这么演呀。肖雄演个医生。那会儿,男大学生们的荷尔蒙没处发泄,看电影时声音就特多。肖大夫和一男医生上床,画面却是医用的人头内脏模型之类的,拌着他们的哼哼,男生们大为不满,起哄声一片!

到了姜文的黑的雪和劳伦斯的查太莱夫人的情人,大家好像见过世面了。尤其这后一部一票难求。英文的片子,德文的字幕(也可能是反着),再加上一个不死不活的中文女同声翻译,大家的嘴巴就老实多了。

好像不少记忆是和电影联系在一起的。后来电影看多了,而且一般一个片子就看一遍,反而没记住太多。

写完看了一下,给人的印象是中国演员为艺术牺牲的太少! :-)
初始化编辑器...

到底了